吳友良
摘要:本文針對N40-42型汽輪機上、下缸汽封座在運行中產(chǎn)生裂紋的原因進行分析;對母材的可焊性、焊接方法及材料的選擇、焊接變形與殘余應力控制進行分析;對在現(xiàn)場進行的焊接工藝進行了詳細敘述,此工藝對現(xiàn)場修復大型珠光體耐熱鋼具有修復效率高,成本低,焊工勞動條件好,對減少汽輪機上、下缸汽封座的應力和變形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關(guān)鍵詞:焊條電弧焊冷焊法;裂紋;錘擊
前言
我廠#1汽輪機工作壓力為4.2Mpa,蒸汽溫度為460℃,機組在運行中發(fā)出金屬磨擦聲和震動,停機檢查發(fā)現(xiàn)汽輪機上、下缸汽封座有27處深淺不一,長短不等的縱向裂紋,最長的裂紋約300mm、深36mm。為盡快恢復機組運行,采用現(xiàn)場挖補處理。
1.裂紋產(chǎn)生原因
我們針對汽封座產(chǎn)生裂紋原因進行綜合分析:一是汽輪機在運行過程中汽轉(zhuǎn)子發(fā)生前竄與汽封座產(chǎn)生摩擦溫度劇升,致使汽封局部半溶化狀態(tài),造成汽封座局部材料強度降低產(chǎn)生裂紋;二是汽封座表面受到汽室溫度與摩擦形成溫差,使局部產(chǎn)生較大應力,同時受汽轉(zhuǎn)子前后竄動撞擊,形成裂紋。
2.可焊性分析
2.1母材的分析
2.1.1母材的可焊性差
汽封座材質(zhì)為ZG20GrMo,屬珠光體耐熱鋼,運行溫度460℃,工作壓力為4.2Mpa。碳當量在0.41~0.66﹪之間,厚度為800mm,拘束度大。因而,補焊區(qū)不僅需要足夠的強度,還要一定的高溫性能和疲勞強度。
2.1.2焊接變形
因汽封座和汽缸是一個整體,焊后變形最大撓度不得超過0.5mm,徑向和軸向的線變形不超過1.0mm。因而,如何降低焊后殘余應力,防止焊縫產(chǎn)生淬硬組織,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2.1.3焊縫綜合性能
機組需經(jīng)常停機、啟動或瞬間增減負荷,補焊區(qū)不僅處于高溫條件下工作,而且處在交變熱應力作用下工作。因此,要求焊縫必須具有一定的抗熱疲勞性能和高溫穩(wěn)定等性能。
2.2焊接方法選擇
汽封座補焊的困難是如何防止產(chǎn)生裂紋、夾渣、未熔合和應力變形等缺陷,選擇正確的焊接方法尤為重要。由于汽封座體積大,剛性強,若用熱焊法則焊前預熱、焊后熱處理困難,施焊環(huán)境差。若用冷焊法,焊前不需預熱,焊后變形小,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施焊條件好,只要焊材選擇得當,選擇工藝措施有效,所得焊縫金屬與母材具有相當?shù)臋C械性能。
2.3焊條的選擇
采用冷焊工藝焊接汽封座裂紋,如果焊條選擇不當則易產(chǎn)生裂紋、未熔合、白口等缺陷。為此,過渡層選用純鎳鑄鐵焊條(Z308),填充層選用(A507)不銹鋼焊條進行補焊。過渡層Z308焊條,焊芯是純鎳,鎳是強度較高的石墨化元素,藥皮中加入了大量強還原性石墨,有利于消除熔合區(qū)的白口,降低碳化物穩(wěn)定性,削弱碳化物形成元素對碳的親和力,可以減弱擴散層。填充層采用A507不銹鋼焊條,焊縫組織是奧氏體加少量鐵素體,具有較好的抗裂性能。鉻可提高鋼的淬透性和強度,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蝕能力。過渡層Z308焊條與填充層A507焊條配合使用可提高鋼的強度、韌性及高溫性能。
3.焊接工藝
ZG20GrMo鋼焊接性較差,必須采取嚴格的工藝措施。我們在對母材、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選擇進行充分分析后,采用異質(zhì)焊縫冷焊法工藝,焊縫金屬具有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
3.1焊前準備
3.1.1檢查缺陷
利用肉眼和著色探傷法確定所有裂紋的位置和形狀。
3.1.2清除裂紋、開坡口
用角向砂輪機將裂紋挖干凈,開成V形坡口。坡口表面平整,過度圓滑。坡口兩側(cè)20~30mm內(nèi)油污、鐵渣清理干凈,并打磨出金屬光澤。
3.1.3焊條選擇
為把應力與變形控制在最小范圍內(nèi),用直徑∮3.2的焊條。焊前將兩種焊條加熱200~250℃,烘培1~2小時,使用時放置在80℃恒溫的焊條保溫筒里,隨用隨取。
3.2焊接
過渡層焊縫采用Z308焊條,填充層采用A507不銹鋼焊條進行焊接。焊接時,由坡口底部開始,先焊兩側(cè)后焊中間,沿坡口面逐步向上施焊,厚度控制在3~4mm,則可使焊縫金屬橫向收縮量控制在最小值。焊接時應注意,后一道焊縫要覆蓋先一道焊縫的1/2~1/3處。每層盡量選用較小的焊接電流,焊條不擺動,以減小母材對焊縫的稀釋。收弧時,要填滿弧坑,避免弧裂紋。
焊接過程中采用多層多道、分段、分散焊法,短弧操作,每段焊縫長度不超過50mm,并待溫度降低到不燙手為止,再進行下一段焊縫的焊接。
3.2.1焊接變形與應力控制
焊接時,為降低焊接應力與變形,每層盡量選用較小的焊接線能量;每焊完一道必須等到紅熱狀態(tài)消失,再用尖頭小錘錘擊焊縫周圍,至不燙手為止(60℃左右),再焊下道焊縫。因焊接應力是在600℃以下開始產(chǎn)生的,而600℃以下的錘擊才能起到松馳應力的作用,故錘擊應在600℃以下開始實施。這樣交替作業(yè)可細化晶粒,降低應力,防止產(chǎn)生裂紋。
3.2.2檢查、清理
焊接時,每焊完一層,應檢查焊縫有無裂紋或其它缺陷,若發(fā)現(xiàn)立即進行處理,不致使缺陷帶至最終。每焊完一段錘擊好后,將表面的藥渣、飛濺等清刷干凈,可防止焊接時產(chǎn)生氣孔、夾渣等缺陷。在焊接過程中,應時刻注意熔合線開裂,若發(fā)現(xiàn)應清理后再焊下道焊縫。焊接時應避風,尤其不可用電風扇吹。
3.2.3蓋面層焊接
為便于焊縫表面機械加工,在距蓋面層坡口面2mm左右用Z308焊條堆焊,余高1~2mm,表面不允許咬邊。
4.焊后檢驗
補焊24小時后,對汽封座進行修磨,用著色探傷進行全面檢查,未發(fā)現(xiàn)裂紋和剝離現(xiàn)象。
汽輪機運行至今,每次大修開缸做超聲波檢查和著色探傷檢查,補焊處都未發(fā)現(xiàn)任何異?,F(xiàn)象。這表明,用Z308鑄鐵焊條和A507不銹鋼焊條對汽封座裂紋修復是可靠的,所采用的補焊工藝是合理的,為今后補焊大型耐熱鋼提供了借鑒的經(jīng)驗。
5.結(jié)論
采用Z308和A507焊條對焊縫裂紋補焊的工藝,可改善焊縫金屬結(jié)合性能,減小焊接應力,阻止碳擴散,提高焊縫綜合機械性能。
參考文獻:
[1]中國機械工程焊接學會編.焊接手冊.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2.
[2]葛兆祥主編.焊接工藝及原理.北京電力工藝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