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昭旭
【摘要】工程項目代建制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它能夠有效克服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中的各種問題,能夠提高政府投資效益、防范風險和節(jié)約成本,繼而有效分離工程管理職能、政府投資職能和投資管理職能三者之間的關系。在本文中,筆者從自身工作入手,首先分析了基于代建制政府建筑工程投資項目存在的風險,并就如何加強風險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希望給建筑工程風險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建筑工程;代建制;風險管理
引言
項目管理承包方式(PMC)是目前國際上政府投資項目常見的委托管理方式,而我國推行的"代建制"在本質上與項目管理承包方式一樣。即在投資項目建設初期,政府采取招投標方式尋找最佳的代建單位,然后整個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全權由代建單位管理與負責。代建制的實行促使政府投資項目逐步走上專業(yè)化建設管理道路,提高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然而,工程項目代建制的運作機制并不成熟,還存在多處問題,代建風險缺乏系統(tǒng)、全面的防范機制與措施,為此,深入探究代建制的管理模式與風險,以專業(yè)化、市場化和社會化的工程項目組織發(fā)展模式指導代建制有效運轉模式,從而不斷提高政府建筑工程項目投資效益和水平。
一、 當前代建制模式下建筑工程存在的風險分析
(一)委托代建委托不了風險
在代建制下的建筑工程實施期間,經常會發(fā)生建設單位與代建單位扯皮、糾紛和責任推卸等情況,而這主要是因為代建單位與建設單位之間民事關系不清,法律責任不明,責任風險沒有轉移。國家為了保障工程質量,在法律上賦予了建設單位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重大責任與義務,同時國家為了建設單位從非專業(yè)領域中解放出來而設置了代建制,使其不必去承擔一些專業(yè)責任與義務。但這并不意味著建設單位的重大責任與義務就可以隨著代建制產生轉移。建設單位可以通過委托代建轉移民事責任風險,而自身的行政甚至是刑事責任并不會發(fā)生轉移,即國家法律對建設單位的責任與義務、違法責任追究等不會隨著民事性質而發(fā)生轉移。在這種情況下,建設單位對代建單位因風險沒有轉移而持疑慮狀態(tài),同時代建單位也因為有限的代建費不愿承擔過多的風險。則在建筑工程項目實施中,雙方的期望目標不一致,這會對工程項目的建設產生很不利的影響。
(二) 投資失控風險
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個別不法代建單位為了獲取私利,與供應、材料、施工單位、監(jiān)理等相互串通,借用不法合同偷工減料、虛報數量與價格等方式竊取政府工程項目投資資金,造成政府工程項目投資失控風險,投資成本加大。
(三)建筑工程質量存在風險
政府投資建設的建筑工程有時是政績工程、獻禮工程,而這種工程一般在工程進度方面要求高,對于工程質量和控制方面放松,以致于在工程竣工后各種質量問題不斷發(fā)生。此外,代建單位對于工程建設的負責也只是從建設初期到工程竣工、合同完結,導致工程后期的質量風險形式嚴峻。
(四) 代建單位尋租,導致工程腐敗風險增加
政府投資建筑工程項目在很多情況下存在投資決策不科學,控制管理不嚴現象,而這必然成為很多代建單位的主要尋租主體。在代建制實行后,如果政府對投資項目的管理不進行改革,以適應市場發(fā)展需求,必然會導致代建單位的尋租空間增大,使其會更加傾向于和承包商私自串通,減小合某成本,獲取非法利潤。結果必然大大增加建筑工程項目的腐敗風險。
二、 基于代建制建筑工程存在風險的防范措施分析
(一)制定完善的代建制法規(guī)政策
目前,代建制在我國并不是一個法定制度,而且針對各地政府的投資項目代建管理,我國也沒有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指導規(guī)范,基本上都是各地政府自行出臺,適用于自身項目建設的管理規(guī)范。為了進一步控制代建工程存在的風險,筆者認為國家急需制定統(tǒng)一、完善代建制的法規(guī)政策。針對全國的政府投項目代建管理與建設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并且在內容上應該涉及到以下內容:代建工作內容、代建項目類型、代建項目終止與中止、代建項目的移交與驗收、代建項目執(zhí)行標準、代建項目報告制度、代建單位的責任與權利、代建項目執(zhí)行標準、代建項目報告制度、代建項目工作程序、防止腐敗條款、項目代建單位條件等諸多內容,同時加大代建制的宣傳力度,擴大其影響范圍,從而為代建制的未來發(fā)展提供方向。
(二) 進一步完善代建市場準入機制
代建單位的建立必須具備嚴格標準,其應嚴格按照工程項目法人需求,具有較強的建設管理能力和足夠、專業(yè)化的工程建設隊伍。但就目前中國代建市場來說,整體呈現出混亂局面,尤其是建筑市場的代建單位,魚龍混雜,存在很多不符合政策規(guī)定的代建機構。因此,進一步完善代建市場準入機制是當前政府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嚴格、全面檢查各大小代建機構,只有達到有關的資質條件,才能夠承接代建業(yè)務,而一旦發(fā)現那些不具備資質、資格的代建機構, 要立即取消其代建資格,同時,針對代建市場的招標代理、造價咨詢以及工程監(jiān)理企業(yè)等進行及時、有效整合。此外,政府部門應該制定出代建單位從業(yè)人員數量、專業(yè)技能、注冊資金等方面的具體標準,以有效規(guī)范代建單位的從業(yè)行為,從而提高建筑工程質量與效益。
(三)建立代建行業(yè)的誠信機制
為了選拔出更多優(yōu)秀的代建機構,減少建筑工程代建的風險,政府部門務必要重視代建行業(yè)的誠信機制的建立問題,即嚴格遵循誠信體系建設的總體布局,建立代建行業(yè)誠信機制,內容主要涉及政府部門對市場主體的守法誠信行為進行評價、社會中介信用機構開展的綜合信用評價兩大內容。針對市場主體違反的各類行政法律規(guī)定而被強制執(zhí)行行政處罰情況,政府部門對市場主體的守法誠信行為評價便會進行記錄或者是記錄其他不良失信行為,社會中介信用機構開展的綜合信用評價是建立在誠實、守法、守信、綜合實力等基礎上。誠信機制的有效建立能夠整體提升代建行業(yè)的素質。
(四)推進代建制運作中的市場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社會化、
及時、有效改革政府投資代建項目的建設方式,是進一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項目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重要措施。而代建制改革的關鍵點則是建立起市場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社會化的代建制運作機制,明確職權、制約有效、組織實施方式具有針對性。首先推進代建制運作市場化。即政府在建筑工程項目建設初期,嚴格按照市場經濟的方法,通過科學、合理的市場競爭招投標方式來選擇代建單位,并且在工程項目實施中,政府部門要積極摒棄過去泛行政化的項目管理方式,有效深化政府部門與代建單位之間的契約機制,進一步有效提高代建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其次推進代建制運作的職業(yè)化,在代建單位職業(yè)資格審查時,政府有關部門應該深入調查與分析,務必保證所選擇的代建單位具備多種職業(yè)化人才,具備相應的職業(yè)資格。再次推進代建制運作的專業(yè)化。專業(yè)化的代建機構不僅僅是建筑工程的代建人員,同時還必須具備較強的招標代理、投資控制、造價咨詢、施工監(jiān)理等專業(yè)能力。最后是推進代建制運作的社會化。推進社會化的代建制運作模式要積極拋棄傳統(tǒng)的機構內部循環(huán)模式,,進一步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建筑工程項目運作模式,積極汲取國外先進代建運作理論與經驗,以不斷促使我國代建單位走向社會化發(fā)展道路。
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帶動了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工程項目代建制的建立為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指明了發(fā)展方向,為此政府部門針對代建制下的項目建設分先,必須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認真分析代建制模式存在的風險,從而建立科學、符合國情的代建制的風險管理制度,以有效確保我國工程項目代建制的運轉。
參考文獻:
[1]李慧子.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模式風險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1(23):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