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善葆
為什么看電視的時候我們總會覺得眼睛不舒服,甚至是頭暈目眩?為什么在廚房操作臺上沒有工作多久我們就會腰酸背痛?為什么即使是睡在自己熟悉的床上我們也會翻來覆去睡不好?想知道答案嗎?趕快準備一把尺子吧,它能回答你。
茶幾距離沙發(fā)多遠,你最自在?
答案是:40~45厘米
茶幾當然要出彩,款式多新潮都不過分,但基本功能不能變,坐在沙發(fā)上,隨時要拿的東西:咖啡杯、水果、雜志、煙灰缸……不用你頻繁起身,也不用彎腰,一伸胳膊輕松到手。這個距離要多遠?40~45厘米最好。這樣的間隙,還能滿足你在沙發(fā)與茶幾間來回走動,方便卻不擁擠。順便友情提示一句:茶幾應該比沙發(fā)扶手低2.5~5厘米左右,這樣才是最和諧的搭配。
畫框要掛多高,伸懶腰時才足夠安全?
答案是:沙發(fā)靠背向上 20~25厘米
給背景墻上掛上畫框,本是高雅之舉,若是因為高度沒把握好,在伸懶腰時,不小心給碰了下來,就不太浪漫了。何必讓自己為它提心吊膽呢?用尺子量一下,沙發(fā)靠背向上20~25厘米就是畫框底邊的位置。這個高度不光安全,還符合美學的講究,因為只有這樣的間隔,沙發(fā)和畫框看起來才有整體感,背景墻也才能體現出最佳效果。
沙發(fā)靠背有多高,坐著才最舒服?
答案是:80~90厘米
如果讓你去想象,一款最舒服的沙發(fā)應該是什么樣子?一定少不了大靠背,墊子軟得能把你包起來,最好還有貴妃榻,能躺著就不坐著。這樣就舒服了嗎?正相反。大靠背會讓你的后腦勺和頸部基本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靠不了多久,頸部肌肉就開始發(fā)酸,靠久了,頭都會疼。所以千萬不要迷戀后宮式的奢靡款式,坐在靠背高度80~90厘米的沙發(fā)上,正好可以舒舒服服地仰在上邊,那才是真正地放松。
電視的高度是多少,看電視時眼睛才不會累?
答案是:40~120厘米
如今不把電視掛到墻上,就似乎不夠時尚。但不管電視款式有幾般變化,超薄還是背投,屏幕的高度都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眼睛的需要。高不能超過120厘米,低不能低過40厘米。在這個之間,眼睛和頸椎都只需要花費最小的力氣,便可以看到最好的畫面。
光有高度還不夠,在空間坐標中,距離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這里有個公式:看電視的健康距離=電視屏幕大小x 4。也就是說,你看電視的距離應該是家里電視大小的4倍。比如,客廳里放一臺37英寸的電視(1英寸=2.54厘米),沙發(fā)就應該放在距離電視3.7米左右的地方,這樣眼睛最舒服,視聽效果也是最好的。
床距地面多高,才能擁有一夜好夢?
答案是:離地45~50厘米
追求時髦的人時常會忽略現實的需要,就比如來自日本的榻榻米,放在你家里就未必適合。太矮,容易受潮不說,清掃地板時飄起的灰塵也全跑到了床單上。高床就更不用說了,爬上爬下,還得時刻擔心別做夢翻身掉下來。床的高度是不是也有說法?沒錯,你走到床邊,床墊略高過膝蓋,離地距離45~50厘米就是它的合理高度。
枕頭要多高,躺著才舒服?
答案是:一個拳頭的高度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尺子都省了,直接把你的拳頭立起來,就是這個高度。這個高度才符合你站起來時頸部的自然曲度。顯然,每個人的拳頭大小都不一樣,枕頭的高度也就因人而異。買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枕頭犒勞一下辛苦的自己吧。
床頭燈安在哪,看書的時候才不會有影子?
答案是:高于床頭2.5~5厘米
誰也不希望看書時,大片的文字被黑黑的影子擋住。如果你沒有設計好床頭燈的高度,你的影子就會這么討厭。怎么辦?想辦法讓床頭燈的燈罩底邊和床頭高度差不多,大約高出2.5-5厘米,再試試,影子肯定消失了。
床與窗子之間的最適宜距離是多少?
答案是:40厘米以上
床能直接擺在窗子下面嗎?不能。心理專家早就研究過,將床直接放在窗子邊,睡覺的時候會產生不安全感,特別是遇到壞天氣,會影響你整夜的睡眠。再說,夏天開著窗子睡覺,靠近窗邊還容易受風、著涼感冒。喜歡靠在窗邊賞風景的你,還是趕緊給床換個位置吧,至少距離窗子40厘米以上,才夠保險哦。
馬桶多高坐著才最舒服?
答案是:膝蓋向下3厘米
馬桶雖然不是椅子,可就有人喜歡坐在這上邊一邊看書一邊方便。居家設計就要追求享受無處不在,馬桶當然不能例外。選擇馬桶時,比著自己的膝蓋再向下3~5厘米,坐著一準舒服。大腿不會被馬桶邊緣硌得難受,血液流通順暢,小腿也不覺得吃力,不會因為坐得太久腰腿麻木。更妙的是,大腿與腹部形成的角度剛好給腹部一個壓力,讓你在方便時更加順利。
根據你的身材,多高的廚房操作臺最舒適?
答案是:身高/操作臺高度=16/7
廚房設計得是否合理,只要往操作臺前一站便知分曉。那些太低或者太高的臺面,都會無形中增加大廚們的辛勞程度,本來可以站直身子輕松地切好土豆絲,非得彎著腰,作低頭認罪狀才能搞定??梢?,操作臺不合適,做個家常小菜都可能累得要命。
根據你的身材,多高的操作臺最合適?舉個例子,假如你身高160厘米,操作臺就應該高70厘米。按這樣的比例,你就可以輕松站在操作臺前施展手藝了。不管你的身高多少,只要按照16/7的比例類推,得出的數字就是最適合你的操作臺高度。
不過,你要是個面點高手,這個比例就不合適了。能讓你長時間揉面又不會累到腰酸背痛的高度比例是16/6。不信你試試?
關于操作臺還有一個小小的數字可以讓你的廚房勞動變得更加愜意。將操作臺底部柜子向內縮進3~6厘米。這樣,你就不用傾斜站立了。將柜子底部縮進,腳的進深活動空間大了,你不僅可以站直身體,還可以把膝蓋稍微彎曲,雙腿輪流休息,做飯終于不那么痛苦了。
編輯/譚明
科學養(yǎng)生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