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航,代振濤,孟慶蘭,靳剛強,王培濯
(河北省滄州市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一科,河北 滄州 061000)
不同年齡女性冠心病患者住院臨床分析
尹 航,代振濤,孟慶蘭,靳剛強,王培濯
(河北省滄州市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一科,河北滄州061000)
目的 探討不同年齡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特點及危險因素。方法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心內(nèi)科收治的女性冠心病患者448例,均以完成冠脈造影,根據(jù)患者年齡分為≤40歲組91例、41~50歲組104例、51~60歲組125例、>60歲組128例。比較四組的一般情況、冠脈造影結(jié)果及危險因素。結(jié)果 各組女性冠心病患者在體重指數(shù)、吸煙指數(shù)、冠心病家族史方面無明顯差別,隨著年齡增長,高血壓和糖尿病發(fā)病比例明顯增加?!?0歲組在高血脂、腎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癥方面明顯低于其它各組,且隨著年齡增長,各項危險因素及程度有增加趨勢。不同年齡女性冠心病患者,隨著年齡增長單支病變患者比例降低,多支病變患者比例增大。閉塞病變發(fā)病率明顯增加,76%~99%狹窄發(fā)病率明顯增加,50%~75%狹窄發(fā)病率降低。結(jié)論 對傳統(tǒng)的危險因素進行綜合干預,還需針對女性特有的危險因素進行干預方可有效的降低女性冠心病的發(fā)生風險,改善其預后。
冠心病,冠狀動脈,危險因素,冠狀動脈造影
冠心病是世界各國中老年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之一,死亡率>30%。冠心病是患者發(fā)生猝死,尤其是女性患者病死亡的首要原因。近期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冠心病發(fā)生率呈逐年升高、年輕化的趨勢[1]。有學者對女性的死因進行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心臟病占首位,高于腦卒中和腫瘤。冠心病女性患者受生理病理因素影響,在發(fā)病機制、誘發(fā)因素,臨床癥狀等方面與男性患者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對女性冠心病應得到進一步關注,以利于制定針對性防治措施。本研究采用冠狀動脈造影對冠心病進行診斷,并以此為標準對女性冠心病患者進行研究,按不同年齡進行分組,比較各組的臨床特征和冠狀動脈造影的差異,分析不同年齡段女性冠心病的發(fā)生與傳統(tǒng)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血脂異常、冠心病家族史等)及新的危險因素(C反應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之間的相關性[2],以期獲得更多與女性冠心病發(fā)生相關的防治依據(jù)。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心內(nèi)科收治的女性冠心病患者448例作為研究對象,均已經(jīng)完成冠脈造影,年齡38~76歲,平均年齡(57.0±4.1)歲。入選標準:依據(jù)冠狀動脈造影提示一支或一支以上冠狀動脈直徑狹窄≥50%等明確診斷的患者;可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療者;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伴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或甲狀腺、腎上腺等內(nèi)分泌疾病患者;嚴重瓣膜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患者。根據(jù)患者年齡其分為≤40歲組91例、41~50歲組104例、51~60歲組125例、>60歲組128例。
1.2方法
記錄患者的年齡、體重指數(shù)、高血壓、糖尿病、吸煙指數(shù)、冠心病家族史等一般情況。吸煙指數(shù)=每天吸煙支數(shù)×吸煙年數(shù),吸煙指數(shù)>100為陽性。冠脈造影前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離心獲得血清后測定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肌酐(Cr)、CRP、HCY、UA。觀察冠狀動脈病變特點。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各組一般情況比較
各組體重指數(shù)、吸煙指數(shù)、冠心病家族史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1~50歲組、51~60歲組、>60歲組高血壓、糖尿病明顯高于“≤40歲”組。
2.2各組的相關化驗指標比較
≤40歲組在高血脂、腎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癥方面明顯低于其它組,且隨著年齡增長,各項危險因素及程度有增加趨勢。見表1。
表1 各組的相關化驗指標比較(±s)
表1 各組的相關化驗指標比較(±s)
注:與≤40歲比較,aP<0.05;abP<0.05;abcP<0.05
>60歲(n=128)TC(mmol/L) 4.8±0.7 5.0±0.9a 5.0±1.2a 5.1±1.2aTG(mmol/L) 1.7±0.7 2.0±0.7a 2.3±0.8ab 2.4±1.2abcHDL-C(mmol/L) 1.7±0.4 1.4±0.4a 1.2±0.2ab 0.9±0.3abcLDL-C(mmol/L) 3.1±0.8 3.3±0.7a 3.6±0.9ab 3.8±0.8abcCr(mmol/L) 82.5±17.8101.7±28.6a108.3±52.9a113.2±55.3aCRP(mmol/L) 1.3±0.2 1.5±0.3a 1.7±0.4ab 1.8±0.5abcHCY(mmol/L) 11.5±3.0 14.7±3.6a 16.8±3.3ab18.2±4.0abcHyperuicemia(%) 19(20.8) 35(33.7)a49(39.2)ab75(58.6)ab≤40歲(n=91)41~50歲(n=104)51~60歲(n=125)
2.3各組的冠狀動脈病變比較
女性冠心病患者,隨著年齡增長單支病變患者比例降低,而多支病變患者比例增大。閉塞病變發(fā)病率明顯增加,76%~99%狹窄發(fā)病率明顯增加,50%~75%狹窄發(fā)病率降低。見表2。
表2 各組的冠狀動脈病變比較 [n(%)]
冠心病主要是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堵塞血管而導致心肌缺血[3]。脂代謝異常是冠心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早在上世紀30年代初,就有學者發(fā)現(xiàn)遺傳性黃瘤癥患者好發(fā)冠心病,因此認為大量高脂血癥與冠心病存在相關性[4]。隨后越來越多的相關研究顯示脂代謝異常是冠心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是冠心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對女性冠心病預后的預測價值明顯高于男性。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無糖尿病的冠心病的人群中,男性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明顯高于女性;而在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女性糖尿病患者與缺血性心臟病的病死率顯著相關。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女性患者合并糖尿病更易發(fā)生冠心病[6]。另外腹型肥胖與心血管事件有著密切的關系,高腰圍、高腰臀比與女性冠心病的發(fā)生顯著相關。
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和肥胖通常并存于同一個體,他們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且在冠心病的發(fā)生進展過程中相互促進,這種代謝異常稱為代謝綜合征,是心血管病發(fā)生及預后不良的重要危險因素。另外吸煙、高HCY血癥患者冠心病發(fā)病危險明顯增高。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不同年齡段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險因素有差異,冠狀動脈病變也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既要對傳統(tǒng)的危險因素進行綜合干預,還需針對女性特有的危險因素進行干預,方可有效的降低女性冠心病的發(fā)生風險,改善其預后。
[1] 陶明莉,馬巧紅,張波濤,等.女性早發(fā)冠心病患者的危險因素及冠狀動脈特點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4,12(8):51-52.
[2] 呂 斌,楊 萍.女性冠心病患者臨床表現(xiàn)特點分析[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0,51(3):149-152.
[3] 何 輝.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相關性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67(5):62-63.
[4] 楊進剛,楊躍進.女性冠心病特點及介入治療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1,14(2):141-143.
[5] Yusuf S,Hawken S,Ounpuu S.Effect of potentially modiif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52 countries(the INTERHEART study):casecontrol study[J].LANCET,2004,77(2):937-952.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541.4
A
ISSN.2095-6681.2015.18.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