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英,單 巖*
(鄭州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微信隨訪對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影響的研究
秦紅英,單 巖*
(鄭州大學護理學院,河南鄭州450052)
目的 分析微信隨訪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健康教育)、試驗組(微信隨訪)各35例。觀察兩組效果,比較自我管理行為。結果 試驗組患者再住院2例(5.7%),無死亡;對照組再住院9例(25.7%),死亡4例(11.4%);經(jīng)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生活管理、用藥管理、情緒管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信隨訪應用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具有積極作用,有利于病情恢復,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質量。
微信隨訪;冠心?。蛔晕夜芾?;護理干預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the application of wechat follow-up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70 cases with the illness in our hospital were research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nursing management,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and test group (micro letter follow-up) possessed 35 cases in each.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and th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2 cases (5.7%)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ereas the 9 cases (25.7%)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s and 4 cases (11.4%) had die. But when they were intervened, the score of life management, medication management and emotion management in the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which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follow-up application of wecha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middle and you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the disease,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elf –manag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Wechat follow-up;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elf-managem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病類型,近年來呈現(xiàn)出發(fā)病率持續(xù)升高、發(fā)病人群年輕化的趨勢,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研究顯示,該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生活飲食方式具有相關性,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治療和預后[1]。為此,本文選取我院患者進行分析,探討了微信隨訪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依據(jù)《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2],患者年齡在60歲以內(nèi),經(jīng)心電圖、冠脈造影檢查后確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能夠積極配合醫(yī)師操作。排除標準:認知障礙患者,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存在嚴重并發(fā)癥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5例。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36~58歲,平均年齡(44.5±2.1)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0.4)年。試驗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35~59歲,平均年齡(43.6±2.5)歲;病程1.5~5年,平均病程(2.3±0.1)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前舉辦健康講座,向患者發(fā)放自我管理知識手冊,采用圖片、文字結合的形式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項,進行用藥指導,解答患者的疑問,并提醒回院復查時間。
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微信隨訪,具體如下[3-4]:(1)組建隨訪小組,成員包括護師和心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要求專業(yè)知識扎實、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且熟練使用微信。根據(jù)冠心病預防指南制定隨訪表,包括飲食、運動、用藥、情感等內(nèi)容。隨訪過程中護理人員和患者進行微信交流,評估患者病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出院后第1個月每周1次,出院后2~6個月每2周或每月1次,當患者提出問題后,護理人員在12 h內(nèi)給出解答。(2)飲食干預。飲食結構不合理是導致冠心病發(fā)病的重要原因,脂肪高、熱量高會提升血脂、血壓水平。為此,要控制飲食熱量,科學規(guī)劃營養(yǎng)均衡攝入,維持體重;多吃水果、蔬菜,減少脂肪、膽固醇、食鹽的攝入量,同時按需補充鈣、鉀元素。另外,中青年抽煙喝酒成為發(fā)病的危險因素,其成分會損傷冠脈細胞、誘發(fā)痙攣,所以要指導患者戒煙限酒。(3)運動干預。綜合考慮患者的性別、病情、體質、興趣愛好,制定合理的運動方式,常見的例如散步、慢跑、打拳等。運動時注意循序漸進,確保患者可以耐受,不會出現(xiàn)氣喘、胸悶、心率過快等現(xiàn)象。一般來說,運動量控制在1次/d,30 min/次。由于患者家屬存在的恐懼心理不敢讓患者運動,通過隨訪可以更好的對患者進行指導,保證堅持運動。(4)心理干預。中青年患者發(fā)病后普遍存在焦慮、狂躁等情緒,護理人員要表示理解和體諒,采用親切的態(tài)度面對患者。向患者講解發(fā)病機制和治療方法,提高疾病認知,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操作。隨訪過程中實施心理干預,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疏導不良情緒的影響,保持最佳身心狀態(tài)。另外,邀請患者加入微信群組,交談治療感受,拉近患者之間的距離,增強治療信心。(5)社會支持。研究顯示,社會支持能夠對心理應激反應產(chǎn)生沖擊,從而減輕心理壓力。具體表現(xiàn)為:一方面,得到家人、親戚、朋友的關心照顧,通過督促提高遵醫(yī)行為,降低負面情緒的影響。另一方面,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指導,促使家屬參與到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有利于糾正錯誤的生活方式,創(chuàng)建和諧的家庭關系。
1.4觀察項目和指標
(1)觀察患者的再住院情況和死亡情況,組間進行平行比較。(2)采用CSMS量表評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包括日常生活管理、疾病用藥管理、心理情緒管理三項內(nèi)容,分數(shù)越高代表管理行為越好。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和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再住院和死亡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再住院2例(5.7%),沒有死亡例數(shù);對照組患者再住院9例(25.7%),死亡4例(11.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再住院率、死亡率比較 [n(%)]
2.2自我管理行為比較
由數(shù)據(jù)可知,經(jīng)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生活管理、用藥管理、情緒管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分,±s)
組別 n 生活管理 用藥管理 情緒管理試驗組 35 29.6±3.7 42.3±5.4 14.1±2.2對照組 35 24.5±3.1 38.9±5.0 13.0±1.5 t 6.251 2.733 2.444 P 0.001 0.008 0.017
在快節(jié)奏生活和醫(yī)療技術不斷提高的影響下,人們更加關注自身健康問題,同時保健需求、醫(yī)療服務需求也在發(fā)生變化。微信隨訪作為一種新興的隨訪模式,患者只需要通過移動平臺,就可以實現(xiàn)和醫(yī)護人員的“面對面交流”,通過發(fā)送圖片、資料的形式,促使患者獲得醫(yī)療信息,不受時空限制[5]。微信隨訪的目的在于將護理服務延伸到院外,保證患者能夠接受康復知識和健康教育,從而促進病情恢復。由于該模式操作方便、效果顯著,在中青年患者中受到好評。
研究認為,微信隨訪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一是可以督促患者遵醫(yī)用藥,有利于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二是能夠提高患者的自我生活管理能力,從而改善生活質量;三是豐富了護理服務的內(nèi)涵,有利于保持和諧的醫(yī)患關系[6]。而另一方面,其不足之處也需要在日后進一步完善,常見的如:智能手機價格普遍較高,限制了普及使用;微信依賴于流量的使用,且無線網(wǎng)絡的應用期待普及;保密性較低,用戶管理工作復雜等。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出院后再住院2例,占5.7%,沒有死亡現(xiàn)象發(fā)生。對照組患者再住院9例,占25.7%;死亡4例,占比11.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自我管理行為評分上,試驗組患者生活管理評分為29.6分,用藥管理為42.3分,情緒管理為14.1分,均高于對照組的24.5分、38.9分、13.0分,和姜風華等人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7]。
綜上,微信隨訪應用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具有積極作用,有利于病情恢復,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1] 彭 芳,蔡艷芳.微信隨訪對中青年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為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5,20(8):979-980.
[2] 魏亞懷.延續(xù)護理對冠心病患者疾病相關知識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5(7):1321-1322.
[3] 李曉燕.隨訪教育對冠心病介入術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08(19):1777-1778.
[4] Wang Lingling.Follow up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intervention[J].China Health Nutrition,2014,33(5):3178.
[5] 莊國紅.強化隨訪對于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4):713-715.
[6] 于 水,張光瑋,溫澄非,等.健康教育干預對農(nóng)村居民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效果評價[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3,04(z1):261.
[7] 姜風華,劉理慧,姜光紅,等.電話隨訪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遵醫(yī)行為中的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21):16-18.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18.045.03
河南省高??萍紕?chuàng)新團隊支持計劃(13IRTSTHN015)
單巖,女,E-mail:dandandanyan@163.com
秦紅英(1969-),女,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人,本科,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