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風
軒軒上小學一年級,最近換了新老師。軒軒媽有好多問題想和孩子的班主任李老師交流,比如:軒軒上課聽講怎么樣?有沒有和同學發(fā)生沖突?成績處在班里什么水平?每次接孩子,軒軒媽看著李老師和藹地同其他家長交談,總插不上嘴,她有心想說卻又不知如何開口。而李老師雖然看到軒軒媽就在旁邊,卻沒有主動提及軒軒的情況,自顧自地和其他家長交談。軒軒媽心里有了想法,幾次打熱線電話咨詢此事。她委屈地問:“是不是孩子的班主任不喜歡我?。课也]向?qū)W校告過孩子班主任的狀??!別說班主任了,就是普通老師我也沒去學校告過人家?。〉抢罾蠋煘槭裁床辉敢夂臀医涣髂??”軒軒媽很是苦惱。
是啊,我們經(jīng)常討論和關(guān)注的是,老師喜歡什么樣的學生和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老師,而那些期望和老師有良好溝通的家長一定更想知道:老師喜歡什么樣的家長呢?老師面對自己喜歡的家長,會不會對家長的孩子更好一些呢?
軒軒媽的疑問很有代表性。最近,我們請了相關(guān)老師、學校和教育專家來說說看,究竟什么樣的家長會更受老師的歡迎?
專家篇:
真誠地和老師交朋友
(張華,資深教育專家)
老師無所謂喜歡什么樣的家長,不喜歡什么樣的家長。一方面從工作性質(zhì)來說,老師不能選擇,因為他面對的所有家長都是自己的服務(wù)對象,他都需要耐心、禮貌地回答每一位家長的詢問;另一方面從職業(yè)道德來說,愛護、尊重、欣賞每一個孩子是他的職責,而家長是孩子的監(jiān)護人,老師有義務(wù)、有責任向家長介紹孩子的在校情況。那為什么軒軒媽會有“老師好像不喜歡我”的想法呢?
其實,軒軒媽的疑惑在于,她沒有能夠和李老師進行很好的溝通。軒軒媽有與老師溝通的需求,而老師沒能及時發(fā)現(xiàn)她的需求,結(jié)果兩人之間形成了誤會。這時,軒軒媽完全可以主動找李老師交流,了解軒軒的在校情況或者把自己的想法及時地告訴李老師。這樣雙方消除了誤會,家長可以繼續(xù)安心上班,老師的工作也會做得更好。
不可否認,如今的老師不同以往?,F(xiàn)在老師的工作量、工作壓力都很大,所以老師們都希望從家長那里獲得信任與支持,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夠讓家長滿意,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當工作有所不足時,老師希望家長能夠及時地提出合理化建議,以便及時調(diào)整和改正。說實話,學校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尤其是小學生,在培養(yǎng)獨立性、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和樹立自信心等方面都需要家長的配合,所以作為家長,要相信、支持老師的工作,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學校,然后與老師一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攜手努力。
另外,家長不要想多了。大多數(shù)老師和家長一樣,對孩子是有愛心的。家長不妨以交朋友的心態(tài),真誠地和老師交流,說說心里話。時間久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不僅孩子在學校過得好了,你和老師之間也成了朋友,彼此從對方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家長篇:
首先不要和老師較勁
(鮑霞,13歲女孩的母親,銷售員)
和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一直是家長期待又糾結(jié)的事情。家長如何才能和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真的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我個人的感覺是老師最不喜歡的家長是這樣的:
1. “孩子交給您了,您該說就說該罵就罵。”這句話是家長最常說的,老師卻不一定都能接受。第一,孩子不是老師的,是您家長的,您可以隨便說隨便罵,老師沒這個權(quán)利。第二,全班幾十個孩子都交給老師了,老師管得過來嗎?第三,這句話看似客氣,其實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
2. 滔滔不絕說個沒完。有些家長給老師打電話,本意是想和老師好好溝通一下。但是在說正題之前,家長先說孩子的不是或者先說自己的委屈,結(jié)果越說越生氣或者越說越傷心,滔滔不絕沒完沒了。老師幾次想打斷但都失敗了,干脆閉口不言。這樣的溝通不是溝通,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3. 把教育失敗的原因統(tǒng)統(tǒng)推到老師和學校身上。有些家長一說起孩子有什么不好,就認為老師沒責任心,學校教育不到位。不管老師是不是認真負責,他從感覺上對老師抱有成見,認定問題的出現(xiàn)都是老師沒做好,才導致自己的孩子有了問題。這類家長不知道反省自己,專挑老師和學校的不是。
4. 打聽各方消息,第一時間質(zhì)問老師?,F(xiàn)在通訊發(fā)達,消息傳得很快。家長有時看到某名單上沒有自己孩子的名字,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來不及了解具體情況,就找到老師要說法。這種做法不可取。建議家長先了解具體情況,感覺有必要找老師溝通時也要講究策略,不要魯莽行事。
5. 過分在乎分數(shù)和名次。很多家長把分數(shù)看成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其實,同樣的60分,對不同的孩子來說,含義也不一樣。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它意味著剛及格;但對某些學生而言,可能就很不錯了,因為學生的基礎(chǔ)各不相同。家長不能一看孩子的分數(shù)不高,就急著質(zhì)問老師;還有的家長希望老師給自己的孩子開小灶,充分關(guān)注自己的孩子。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有待商榷。我的建議是,鼓勵孩子自己問老師問題,因為只要老師在校,就有義務(wù)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而且一般來說,老師是不會拒絕孩子的提問的。
另外,我感覺家長要想和老師溝通好,首先要和孩子溝通好。
前幾天,我碰到了孩子的外語老師。因為我聽孩子說過,外語老師給他們放了外語動畫片,他非常感興趣。我便以此為契機跟老師溝通,引出想問的問題:看什么樣的動畫片對孩子有幫助,哪些影片老師可以推薦等,并著重講了孩子看完外語動畫片的興奮勁兒。結(jié)果,那天老師和我聊了很多,有問必答。因為他的工作得到了孩子和家長的認可,他很開心,所以就愿意溝通了。而且,良好的溝通讓老師對我的孩子產(chǎn)生了良好的印象,以后多次在課堂上提問并表揚孩子。
我有個朋友,他的孩子剛上小學,比較調(diào)皮,總?cè)抢蠋熒鷼?。老師多次找家長反映孩子上課不專心、考試成績差、作業(yè)馬虎等問題。朋友非常擔心老師會打壓孩子,我給他提了一些建議:首先不要和老師較勁,不要認為老師是專門針對你的孩子的。其次,要明白小學低年級是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時期,雖然老師的要求有些過分,但是對孩子嚴格要求,比如要求書包如何擺放,寫作業(yè)必須用尺子等,是在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規(guī)則,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家長要坦然接受,并對老師表示感謝。
老師喜歡的家長,一般來說是這樣的:
1. 相信他們,對他們的工作表示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2. 遇到問題,能主動和老師交流,真誠地向老師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3. 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主動參與親子活動。要知道,學校教育離不開父母的參與,孩子的教育需要老師和父母的共同努力。
學校篇:
老師喜歡善于溝通的家長
(胡明亮,某中學校長)
近幾年,隨著手機、電腦等信息工具的普及,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也開始步入信息化時代。通過家長QQ群、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等方式,家長隨時可以收到老師的各種信息反饋。溝通的渠道多了,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是否更順暢了呢?似乎并沒有。
在教育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大一部分家長特別害怕接到老師的信息。因為一旦接到,就說明孩子犯錯誤了,所以家長們盡可能地減少和老師的溝通,有的甚至從不主動聯(lián)系老師。因此,家長們對孩子在學校的行為知之甚少。
家長的這種做法讓老師很為難,而家長和老師之間一旦缺乏溝通,受害的自然是孩子。比如,老師打電話給某學生家長,說他的孩子上課好動,經(jīng)常打擾別的同學聽課。家長一聽,也不問問孩子為什么這么做,回家開口就罵,結(jié)果造成孩子更加叛逆。問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更加嚴重。所以說,老師喜歡的家長都是善于溝通的家長,不管是主動溝通也好,遇到老師告狀被動溝通也好,家長都要善于溝通。溝通能夠讓事情解決得更加順利,也有助于建立家長、老師和孩子三方的信任,對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老師眼中,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且平等的,并不會過分偏袒誰。如果家長一開始就心存懷疑,那么再多的溝通也是枉然。家長們應(yīng)該理解老師,老師每天要面對很多學生,真的很難一一關(guān)照到。如果家長因此責怪老師工作不盡力,那老師真的是太冤枉了。如果家長對老師長期抱有不信任的態(tài)度,那么傷害的不僅是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guān)系,也會讓孩子覺得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很不利。
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應(yīng)該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礎(chǔ)上。老師說的不一定全對,家長也應(yīng)該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比如,老師為讓孩子盡快趕上班級水平,給孩子布置了較多的課外閱讀,想讓孩子通過多讀來改變現(xiàn)狀。出發(fā)點是好的,但老師可能因為心急忽視了孩子的實際能力,讓孩子不堪重負。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再給孩子施加壓力,無疑是雪上加霜。家長會比老師更了解孩子的能力,所以家長需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給老師提一些意見和建議,減少孩子的作業(yè),以提高學習質(zhì)量來達到老師的目的,這才是真正雙向的、有益的溝通。
如今,每個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卻不自覺地忽視了和老師的溝通。要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只是學校的任務(wù),家長也必須站出來,積極架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橋梁,形成“車來車往”的溝通局面,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受益。
老師篇:
我們不希望您是這樣的家長
(谷豐年,某重點中學班主任)
教師這個職業(yè)很光榮,但是從事教師職業(yè)的人也是普通人,會有自己的喜惡。對某些家長,我們的確會將其拉入黑名單。
一、溺愛型
有些家長溺愛孩子,動不動就給孩子請病假;除了學習,任何勞動都不舍得讓孩子做;一旦孩子犯錯,百般庇護……這類家長評價孩子的標準只有一個——成績,獎勵孩子的方式只有一種——給錢。
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請他來溝通、配合教育時,第一次出于禮貌,他會積極配合。但同時他會強調(diào)孩子以前多聽話,成績多出色,言外之意似乎是:孩子之所以現(xiàn)在出了問題,是老師你沒本事。當?shù)诙握埶麃韺W校,他就不耐煩了,更有甚者公然包庇孩子,指責老師的不是。
這樣一來,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前功盡棄。
二、炫富型
有的家長愛在老師面前有意炫富,“家里又新買了別墅”或“又新開了公司,一天收入好多萬……”最后不忘加上一句“有空來家坐坐”或者“有空出去坐坐”。我還遇到過坐著豪車,帶著司機和秘書,車門也不下,離得老遠就直呼老師姓名的家長。真不知他是來配合老師教育孩子的,還是來炫耀的?教書的是缺錢,但是我不羨慕你的錢,也不喜歡你趾高氣揚的樣子,我有自己做人的尊嚴。
三、擺權(quán)型
這種家長在老師面前千方百計地透露他跟某某市長、某某局長關(guān)系好。最令人討厭的是,他還會暗示他與學校領(lǐng)導是朋友,言外之意是提醒還是警告,老師你自己琢磨去。我一個窮教書的,局長、市長與我何干?我堂堂正正地教書,不獻媚,也不畏權(quán)。
這種家長在暗示老師時,有時會當著學生的面,結(jié)果是他家的孩子頓時囂張許多。遇上這樣的家長,是老師之大不幸。
四、無理取鬧型
這種家長考慮問題,只從個人角度出發(fā),不知道顧及他人。當著孩子和老師的面,張口就指責別人。不是自以為委婉地向老師提建議,就是大批特批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不合理;或者不分青紅皂白地痛罵孩子,讓老師做插不上嘴的聽客。仿佛老師請他來,給他帶來了莫大的恥辱。他無理取鬧、大光其火之后,不僅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導致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更加緊張。
家長不是不可以給老師和學校提意見,老師也不是聽不進去意見,但是家長不要以發(fā)泄情緒的方式來提意見。
五、不聞不問型
有的家長從不與老師主動聯(lián)系,好像把孩子送進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孩子是好是壞,都是你老師的責任。面對這樣的家長,老師往往要為孩子操更多的心。但是老師的精力也很有限,不能為你家一個孩子操碎了心。雖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但更是你家里的花朵,如果你都不想澆水、施肥,我們有照顧不周的地方,也請多多原諒。
家長想和老師保持良好溝通是好事,我們當老師的張開雙臂表示歡迎,只是希望家長們能對照以上,不要當上面的那幾種奇葩家長。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