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麗
(上海開放大學 信息與工程學院,上海 200433)
按需搭建的教學信息托管平臺中服務的封裝
徐丹麗
(上海開放大學 信息與工程學院,上海 200433)
采用 “積木式”搭建體系架構教學信息托管平臺,為中小型教學機構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建設新途徑,有效避免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盲目性、系統(tǒng)構建的重復性。按需搭建的關鍵在于單元的建立,本文針對教學信息系統(tǒng),研究了平臺運作機理、服務調用方式,重點討論了在不同粒度層面上對服務進行單元劃分、編程、封裝和發(fā)布。
系統(tǒng)設計;服務封裝;按需搭建;應用集成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對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教育的多樣化、個性化、便捷化等方面。這些要求對提供教育的服務機構來說,意味著服務質量的改善、便捷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問題,如何控制辦學成本成為教育機構能否在市場立足的關鍵問題。
自行開發(fā)和維護信息系統(tǒng)的成本極高,除了少數大型機構,絕大部分中小型教育機構沒有能力來承擔相關的成本、風險。依托教學信息托管平臺的服務成為一種有效的解決途徑,本文重點研究服務的提取和封裝問題。
基于服務的教學信息托管平臺,是以功能任務為導向的。盡管教學的內容方面存在千差萬別,但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業(yè)務、操作、信息形式等存在諸多共性,例如學生信息、班級跟蹤等。托管平臺就是分析典型的業(yè)務,找出這些基本業(yè)務的邏輯共同點,并進行提煉,按照不同粒度封裝成不同的服務單元,這些服務單元可以被定義、發(fā)現和調用。按照定義的標準接口協(xié)議或中間轉換組件,可以將這些服務單元組裝成需要的流程、應用,乃至具體的教學信息系統(tǒng)對象。
如圖1所示,教學信息托管平臺將各種教學類業(yè)務、功能、應用等,用服務單元或模塊進行封裝,形成組件查找模型庫、流程組件規(guī)則庫、基本構件庫、負責組件連接的中間件、信息數據倉庫管理等基本的“積木”單元。當具體要求確定后,教學信息平臺的信息系統(tǒng)搭建部分,按照要求進行教學流程重塑,從而生成一個具體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單元。例如,圖1中為不同教育機構單獨生成的信息系統(tǒng)對象A、B、C……,這些對象通過PKCS/XKML安全機制與托管平臺進行信息交互,同時也通過XML/SOAP機制與外界進行信息交互,信息系統(tǒng)對象生成后,平臺用“服務”的方式將其發(fā)布在系統(tǒng)內部或網絡上,并由托管平臺統(tǒng)一維護和管理。
信息托管平臺使得中小教育機構只需投入少量的租賃費用,就可以搭建出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這種模式快速、低成本、低風險。
圖1 教學信息托管平臺
托管平臺將各種教學業(yè)務、管理系統(tǒng)功能、基本應用等封裝成服務,成為服務提供者。這些“服務”發(fā)布在系統(tǒng)內部或外部網絡上,以便被發(fā)現和重用,這個過程稱為注冊,例如在UDDI中心注冊。搭建客服人員可根據用戶的具體需要組織和重用有關服務,成為服務消費者。由此可見,服務消費者和服務提供者之間耦合松散,與UDDI中心之間存在注冊、發(fā)現以及綁定的關系。
這些注冊過的服務通過標準協(xié)議(如SOAP/HTTP等)、遠程過程調用(RPC)和消息傳遞(MQ)協(xié)議等進行訪問。對具體的教育機構用戶來說,其內部實現都是透明的。教學信息托管平臺使用Web服務描述語言記錄針對服務的操作,并用業(yè)務流程執(zhí)行語言定義服務的有效操作序列。
服務之間是通過消息傳遞機制進行數據交互。教學信息托管中新數據傳送頻率高,大部分屬于較小數據集的特點,可以直接采用XML傳輸;部分非文本信息則需要先使用JAX-RPC協(xié)議進行打包,即二進制編碼,再通過SOAP協(xié)議來傳遞。
因此,基于服務的體系架構具有開放標準、松耦合、協(xié)議無關性等明顯優(yōu)勢,能更快速和有效地響應服務變更,使系統(tǒng)滿足當前或甚至未知的業(yè)務需求。
作為一個可以生成多個信息系統(tǒng)的服務平臺,具有可重復使用、靈活組合的服務單元是必不可少的。托管信息平臺的組件劃分一般按照粒度大小來分類,最粗粒度為功能級別,最細粒度可以是一條數據信息,劃分依據中包含單元的使用頻率、訪問速度等參數。根據最粗粒度的功能劃分,本平臺服務單元主要有如下4種類型:
(1)事務處理型。這類服務單元實現常規(guī)的教學活動管理及相關事務,服務可以通過 SOAP/HTTP、消息傳遞(MQ)等協(xié)議進行連接、訪問。
(2)流程處理型。流程處理型服務單元支持常規(guī)托管平臺系統(tǒng)的基本工作流模型,這類單元本身帶有接口,來調用或訪問其他服務。
(3)應用適配型。這是一種輔助型的服務組件,專為托管平臺和服務對象原有的應用,無縫連接開發(fā)的中間服務組件,提供服務會話包,與現有應用的協(xié)議和格式之間進行轉換。
(4)數據操作型。這類服務組件對最底層的數據進行查詢、修改、添加等操作,還負責對不同格式的數據進行清洗、篩選和轉換。
托管信息平臺在組件劃分時,要充分考慮到用戶的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例如,在信息系統(tǒng)對象搭建的過程中,構成模塊根據可選性可分為基本型服務和可選擇項服務兩大類。基本型服務是教學信息系統(tǒng)對象中必須帶有的,主要包括學生信息管理、課程信息管理、教師信息管理、門戶網站管理等;可選服務由教學機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選用,某“手語”培訓機構,整個教學涉及到的人員、服務等相對簡單明了,信息系統(tǒng)搭建時不需要或僅需簡化的功能服務就能滿足需求,例如郵件服務、門戶網站等。
具體服務對象的簡單或復雜可以通過組件粒度的粗細來調節(jié),這也是與教學規(guī)模、運作形式等特點相適應的。如果某專業(yè)需要對近幾年的數據深層分析,可以選用數據挖掘組件和復雜模型分析組件完成此任務。而某個學生的而信息查詢則無需此類復雜程序。
在UDDI中心每種發(fā)布的應用服務存在于抽象的容器中,通過唯一的ID號進行標識。對服務進行封裝一般步驟如下:①為各個功能編寫對應的功能實現代碼,封裝為服務;②為其創(chuàng)建一個抽象的容器,將實現代碼與抽象容器進行邏輯關系定義;③服務容器加載服務的實現代碼,提供到服務總線。
信息托管平臺的開發(fā),是為中小教育機構的管理信息化提供公共技術支撐平臺和相關服務,有效解決了實施信息化存在的資金、人力、技術及風險等問題。本文提出一種面向服務的積木式教學信息托管系統(tǒng),通過對服務在不同粒度層面進行劃分、編程、封裝和發(fā)布,最終實現教學信息系統(tǒng)的動態(tài)集成。
依托教學信息托管平臺,中小型教育機構只需投入少量的租賃費用,就可以快速、低成本、低風險地搭建出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有效避免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盲目性、系統(tǒng)構建的重復性。
[1]韓鈺鈴.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7(28).
[2]徐丹麗.一種面向服務的中小企業(yè)信息托管平臺的研究[J].情報雜志,2010, 29(4).
[3]Mark Endrei.Patterns: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and Web Services[M].SG24-6303-00,2004:47-52.
[4]王玉珍.教學服務信息化研究[J].北方經貿,2006(1):78-79.
[5]孫華林.趙正文.基于 Web Services的面向服務架構(SOA)的探索與研究[J].信息技術,2007(1).
10.3969/j.issn.1673-0194.2015.15.104
TP311.5
A
1673-0194(2015)15-0185-02
201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