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欣彤
摘 要:老年癡呆癥因其病起隱襲,發(fā)病周期長,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認知的特點而廣受社會各界關注,作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性障礙疾病,老年癡呆癥也是醫(yī)學業(yè)內公認的極難根治的幾大頑疾之一。本文從一名本科生的角度,通過查閱相關老年癡呆的護理資料,并通過當地醫(yī)院的實地病例調研,對護理干預下老年癡呆的有效緩解治療方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討。
關鍵詞:護理干預;老年癡呆;緩解途徑
老年癡呆癥的病因較為復雜,主要會引起病患長期的高級神經活動障礙,導致記憶衰退、思維分析判斷恍惚、視覺空間辨認受阻等智能損害。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況不容樂觀,病患人員年齡也大幅提前,除了盡快精確研究出具有普適性的老年癡呆癥病理判斷規(guī)律,針對現存的大量老年癡呆患者行之有效的護理治療方案也是刻不容緩。
一、目前具有一定普適性的老年癡呆藥物護理綜述
結合近年來老年癡呆的治療發(fā)展來看,還是處在一個醫(yī)學研究的瓶頸期。主要的原因是雖然科學家已經發(fā)現了老年癡呆癥的病原,但其病因無法完全明確。目前能確定的是,針對重度老年癡呆患者,一些神經類藥物可以適當地減輕病患的病情。目前被國內外廣泛承認的神經類藥物主要有兩類,分別是谷氨酸受體拮抗劑和膽堿酯酶抑制劑,二者的共性都是神經元間的信息傳遞。關于這類藥物的劑量要求,目前業(yè)內有很多說法,具體筆者非專業(yè)醫(yī)學研究人員,在此就不妄加評論。但從護理角度,對重度癡呆的患者每次服藥必須親自喂服,并應確定患者已將藥物吞服,對吞咽功能差的患者可碾碎再喂,對一些可能會產生副作用的抗精神類藥物,要密切觀察病患服用藥物后的身體精神反應。因為患者本來年齡偏大,又是重度癡呆,不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稍有不慎將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傷害。
另外,在重度老年癡呆患者精神和行為出現嚴重失控時,我們也必須及時給患者進行抗精神類藥物治療,或者服用一定量對緩解沖動攻擊性行為有幫助的情感穩(wěn)定劑—--卡馬西平。對于其他沒有病例服用記錄的藥物,一律不得隨意服用。一般輕度或者重度老年癡呆癥患者,不建議采用依賴藥物治療。
所謂的藥物護理,是重度老年癡呆患者的一種無奈之舉。通過病例研究,我們僅有的可用藥物種類很少,而且很容易產生副作用。所以對量的控制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下,只能通過無微不至的護理工作來進行實時監(jiān)測。
二、廣泛采納的老年癡呆癥日常基礎護理綜述
在《內蒙古中醫(yī)藥》醫(yī)學相關資料中,以為闡述中醫(yī)護理老年癡呆的作者指出: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護理和康復訓練對于改善老年癡呆患者的癥狀,提高生命質量是十分有益和有效的,這是中醫(yī)護理的范疇。該作者通過38例老年癡呆患者臨床癥狀的觀察和護理,其中男性患者27人,女性患者11人,分別對患者的以往病史和現存疾病做出分析判斷,并根據不同臨床癥狀將患者分為三組,以基礎護理作為對照,分別突出飲食護理、自理能力引導護理和情志護理,結果顯示三種護理效果均較之對照組有很明顯的效果。對于患者的飲食護理,老年癡呆患者在生理受限下往往不能正常的咀嚼食物,而且老年人咽反射非常遲鈍,沒有很靈敏的咳嗽反應,較容易噎到或者嗆到,所以在患者的進食過程中,必須全程有人陪護,最好是一口一口地喂食,隨時觀察患者的反應。在食材選擇上,飲食要盡量以清淡為主,而且對患者的饑飽情況要控制好,絕對不可使用刺激性食物,更忌煙酒、咖啡、濃茶等。均衡攝取蛋白質、食物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低鹽、低動物性脂肪、低糖飲食,降低血脂,減少動脈硬化。美國康奈爾大學科研發(fā)現果汁中的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阻止有傷害性的物質和毒素進入神經細胞,從而保護神經細胞免遭破壞。含酚最多的是蘋果,其次是香蕉和橙子。乙酰膽堿能增強記憶力,常吃富含膽堿的食物,如豆類及其制品、蛋類、花生、核桃、魚、瘦肉等。維生素B能有效地降低老年癡呆的發(fā)病率,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有貝類、海帶等。在自理能力護理上,著重強調協(xié)調性的鍛煉,同時也要注意患者在鍛煉過程中意外受傷的可能性。鍛煉和勞動能使血液循環(huán)加快,大腦供血量增加,腦細胞得到充足的營養(yǎng)素和氧,大腦細胞活力增強,健腦防癡呆。維持腰部及腳的強壯。活動手指,如經常寫字、繪畫、手工編織、轉動健身球、彈奏樂器等,能直接刺激腦細胞,延緩腦細胞衰老,防止腦退化。而在情志護理上,肯定是要勤動腦的。針對不同程度的老年癡呆患者,設置不同程度的智力游戲,棋牌娛樂,都對患者的思維反應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三、研究并引導患者的心理特征有助于緩解老年癡呆癥狀
老年癡呆患者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活動異常等問題。比如不喜歡與人溝通、具有很強的孤獨感、思想較為偏激等等。對于這類老年癡呆患者,護理人員的言語鼓勵是最直接有效的刺激老人思想活躍的一個方法。大批的老年癡呆患者在未進入重度患病的過程中,極少有人愿意主動去與患者交流,患者長期的獨處和沉默加快了思維的停滯和障礙,這是個非常容易忽視的問題。在與輕、中度老年癡呆患者的溝通上,我們要盡量采用簡單的語句,有力的語氣,可以重復地與其交流,試圖發(fā)現老人感興趣的話題和方向,進行思維式的對話,當然,也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去鼓勵老人去思考,總而言之,盡可能讓患者多融入生活,并具備與老年癡呆相抗爭的心理狀態(tài),這對輕、中度的老年癡呆患者的康復治療大有裨益。
四、結語
雖然現代醫(yī)學在設備和系統(tǒng)研究方法上不斷地進步發(fā)展,但針對老年癡呆患者,在沒有發(fā)現更有普適性的醫(yī)學根治藥物之前,應當加強對患者心態(tài)、起居規(guī)律、生活環(huán)境和康復訓練的護理時間和護理信心。老年癡呆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年齡問題的人體機能退化,與現代老人孤僻的生活方式也有一定的關聯,所以針對老年癡呆的護理研究也是需要更多專業(yè)人士從中參與討論。
參考文獻:
[1] 龐洪梅. 老年癡呆癥的預防和社區(qū)護理[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1(13).
[2] 程兆萍. 老年癡呆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家庭支持舉措[J].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1(16).
[3] 韓黎明. 老年癡呆癥的日常護理[J]. 社會福利.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