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若蘭
摘 要: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個值得摸索和探討的教育課題,在目前仍然以課堂教學為主的高校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下,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是行業(yè)人士普遍關注的重點。本文以一名本科生的視角,重點關注高校英語教學的外在表現形式,對如何增進高校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分享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英語教學;高效;表現形式
課堂教育仍然是高校英語教學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因而良好的課堂秩序和設計是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保障。只是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而言,新課程主張?zhí)骄渴綄W習,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預定教學程序和教師控制模式,并從中挖掘可供推廣的師生互動形式,這也將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一、低效課堂教學存在的原因反思
在課堂教學開發(fā)上,要想取得長足穩(wěn)定的進步,就必須反思并摒棄一些不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學方式。比如在教育理念上,教師沒有給學生思考、參與、創(chuàng)新的機會,大部分時間是教師控制、主宰,學生被動跟隨,阻礙學生發(fā)展,影響教育目標達成。然后在學科理念上,教學中仍舊強調語言知識,忽視意義,忽視實際情況,忽視語言運用,教學沒有達到運用層面,未能實現“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影響了教學目標達成。另外,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完整也是比較明顯的事實,受學科教學理念的影響,沒有設計語言應用環(huán)節(jié),停留在語言知識層面或理解層面,致使目標達成程度很低,沒有完成課程標準要求,從而導致教學程序不科學,對語言教學規(guī)律錯誤認識或者無知,導致語言教學環(huán)節(jié)紊亂,例如在沒有輸入或足夠的輸入便進行語言表現性活動或語言輸出。即使是強調交際的任務型教學也要輸入在先。受限于老師的專業(yè)素質,部分高校存在課堂任務偏差現象,錯誤地理解交際課堂概念,強調任務型語言活動,忽視對語言知識的處理,造成課堂熱鬧,給人一種交際課堂的假象,沒有完成語言學習和應用的任務,影響了外語教學目標的達成??偨Y來說,低效課堂的原因在于體制和老師,體制過于僵化,老師責任心欠佳,從而導致了惡性循環(huán),所以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從源頭抓起,從如何創(chuàng)新體制,提高老師課堂責任心和積極性開始。
二、有效課堂教學的一些基本要求
有效教學是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最優(yōu)的過程和最大的效率、效益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上獲得整合、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進步和發(fā)展,從而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是具體進步或發(fā)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在設定的時間范圍內,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并獲得預期效益最優(yōu)化,使學生和教師雙方獲得更大的進步與發(fā)展,這就是有效教學。因此,判斷一堂課的教學有效性主要看其是否達成教師預定的教學目標,判斷學生是否能夠掌握既定的教學目標,并能達到一定程度的運用。所以有效教學的要求關鍵在于老師,因為改變體制在短期內實現很難,只有老師隊伍強大了,才能呈現一定范圍內的改觀。
那么涉及到對老師的基本要求,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首先是老師對教材的把握能力,主要表現在對教材的理解和設計上,怎樣讓學生避免進入認知誤區(qū),或者存在偏差性學習思維,是老師應該考慮的問題。其次是老師對學生的研究程度,是否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學生,從學生年齡層次考慮學生所面臨的境地和學習心態(tài),教學是心靈的溝通,不能讓學生適應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再好的教學創(chuàng)新都是毫無價值的一廂情愿。最后是老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學校對教師隊伍的應聘體質和淘汰機制需要完善,要對老師的教學水平進行實時的跟蹤評估,建立合適的獎罰政策,這樣才能讓部分沒有責任心的老師對工作失去興趣。
三、高效課堂教學的表現形式
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除了實現上述有效課堂的一些基本要求,高效課堂還需要學生群體的積極配合和反復的教學實踐摸索才能逐步形成。高效課堂主要表現為新課程背景下教學目標的一次次實現和總結,設立恰當的、實際的具體、可見、可行、有據、可檢測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師要做到:一是了解《英語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二是熟悉年級目標,把部分置于整體中;三是明確課堂教學目標使每一堂課都有的放矢??梢哉f課堂目標是否明確、恰當,是一節(jié)好與不好的課的首要條件。因此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從教材的要求、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來制定。目標制定好后,還要注意在課前展示、課中落實、課后反思目標的達成,進一步提升目標完成的有效性。同時,高效課堂一般都會存在良好的課堂交際,課堂交際指的是在課堂上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的信息、知識交流和思想溝通。第二語言課堂的交際模式由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和使用能力、教師對課堂交際的控制以及學生對課堂交際的認識這三種因素磨合而形成,而如此形成的某種交際模式又反過來影響學生使用語言進行學習,同時決定習得目的語的成效。此外,小組合作學習是部分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新之舉,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使各個小組總體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證各小組開展公平競爭。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和責任分工,培養(yǎng)小組成員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建立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使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價值和意義,更加關注合作學習的過程。最后,高效英語課堂還體現在知識學習與實際應用并重上,高校的四六級、專四、專八考試只是一個固化的檢測工具,實際在高效英語演講和外部交流上學生的良好發(fā)揮才是高效英語課堂獨特的魅力。
四、結語
英語是語言學習科目的重點,應用范圍很廣,行業(yè)競爭壓力也較大,使得高效英語教學的期待度也相對較高。在越來越沒有突出主題的高校英語課堂環(huán)境下,關乎學生求知效率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安密. 對21世紀的學生和課堂教學的認識[J].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年03期.
[2] 胡春洞主編.英語教學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3] 曾葡初,龍愛湘. 英語課堂教學與課堂活動[J]. 課程.教材.教法 200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