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咀嚼光陰》是美籍華人作家劉荒田寫的一篇生活化的哲理散文。他的散文散發(fā)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在幽默中融著智慧,在細節(jié)中透著鄉(xiāng)愁。
1.個性化的行文
一是平鋪直敘,淺中見深?!毒捉拦怅帯窂钠匠5摹跋囱馈遍_始敘述,但是,在平靜的鋪墊后,作者卻將思緒延展到了對生活的感悟,以及對生命的感喟。
洗牙時,他感覺時間過得特別慢。但是,在緩慢的等待中,他卻生發(fā)出一些獨特的體驗:這緩慢是命運之神要“讓人在最好的風景中停留得長久一些,促使你運用從來沒有如此細膩和敏銳過的感官,去感受生活的好意”。清理牙垢時,緊承上文,作者將日子比作咀嚼食物,應該細嚼,“一一品咂,無一遺漏地捕捉其品質,發(fā)掘佳處”。并且進一步指出牙齒一生所咬嚼的,是食物,也是光陰,“更是甜酸苦辣,悲歡離合,喜劇悲劇,全部人生”。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對生命價值的徹悟:保持平靜心情,放慢生活腳步,細細品味和享受平靜生活。
二是雙線并進,沉穩(wěn)有序。全文圍繞洗牙展開,由洗牙前的準備,到洗牙中,到更新牙齒檔案,至洗牙結束,這是文章的主線。而對周圍環(huán)境的觀察,在皮椅上等待時的體驗,對光陰的咀嚼,對生命的體悟等等內容構成另一條情感線索。雙線并進,可以連接現(xiàn)在與過往,也可以溝通過去與未來。特別是由洗牙的某一環(huán)節(jié)引發(fā)的感悟或思考,有著意識流小說的意味。這種突然靈思一轉,驚鴻一現(xiàn),給人一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一個別具一格的啟示的筆法,在《老而快樂的容顏》《歲月多情》等作品中都有鮮明的體現(xiàn)。
三是戛然而止,回味無窮。文章結尾,以“‘好了!楊牙醫(yī)遞來一面鏡子。鏡中的牙齒,白得耀眼,我滿意地道謝。走出診所,依然是藍天麗日”干凈利落地結束文章。戛然而止的結尾似乎讓我們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回味過后,卻對作者的感悟或體驗充滿了更多的體味和期待。
2.生活化的選材
寫眼前景,說身邊事是作者選材的基本特點。生活中,周遭見聞,街頭人事,生活場景,風物奇趣,乃至家長里短,內心波瀾……都能流諸作者的筆端,一次平常的洗牙也能讓作者生發(fā)出獨特的體驗。躺在洗牙的皮椅上該有多無聊:后院熟悉的花木,匆忙過往的鄰居,只負責把嘴巴張成大窟窿,隨搬家的螞蟻緩緩移動的日影,外孫女吃了半個早上的藍莓麥片粥……這些生活片斷零碎而瑣屑,卻在作者的筆下氤氳成了一篇溫情而動人的散文。
光陰易逝,歲月如水。對于時間的理解和把握,作者在文中用了比喻性的說法——咀嚼光陰。那么,我們如何理解“咀嚼光陰”的內涵呢?
“咀嚼光陰”,是作者感嘆生活的不易,“過去,飽肚是唯一宗旨,狼吞虎咽,多少美食洶涌而下,不留痕跡”;是作者感嘆時間的流逝,“那時,有許多‘以后,如今,只剩眼前”;是作者感嘆人生的無常,“牙齒所咬嚼的,是食物,更是光陰……更是甜酸苦辣,悲歡離合,喜劇悲劇,全部人生”;是作者對生活的達觀,“過去的忙迫,是因為欲望的鞭子在催;如今,荷爾蒙的波濤平復了,對金錢和權勢的渴望遠去了,你終于拿到進入佳境的門票——平靜的心情”;是作者對生命的透徹領悟,“此生終于有這么一段,摒除欲望加諸身上的短視和偏見,力求透徹地體驗生命”;直至,“走出診所,依然是藍天麗日?!?/p>
“咀嚼光陰”,更是作者久居舊金山后的平靜和淡然。這種平靜的生活與其說是享受當下,不如說是懷念過往。作者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客居舊金山,飽嘗艱辛,歷盡坎坷。這種過往可能是苦難的過去,也可能是遠離的家園。你看,后院的陽光,水洗似的藍天,慵懶的扶?;ǎ甙恋鸟R蹄蓮,老成的日本楓,潔凈的花圃,都一如往常;熟悉而多年不曾更換的華人牙醫(yī)、華人會計師,收款的是同鄉(xiāng),多年未變的鄰居,以及對“花徑不曾緣客掃”的古典聯(lián)想……這些看似隨意而平常的人或事,不僅是客居的生活寫照,還彌漫著一種濃濃的鄉(xiāng)愁。2011年,作者回佛山定居時說:“我的人生就像一個圓,在中國與美國生活的時間各一半,現(xiàn)在又歸來了。”或許,這也可以當作“咀嚼光陰”的一個注腳吧。
1.如何理解“咀嚼光陰”的內涵?
2.試分析文章結尾的妙處。
附:參考答案
見“美點賞析”與“難點指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