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83小鐘
深冬進補正當時
◎文圖/83小鐘
民間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這樣的說法,借以說明冬日進補的好處。在中國傳統(tǒng)的周易學說中,有以十二辟卦匹配十二月的說法,用來說明寒熱消長規(guī)律,其中農(nóng)歷十一月冬至前后在辟卦中為復卦,陽氣初生,正是補陽的大好時節(jié)。這個時侯通過調養(yǎng)滋補,將“精氣”儲存于體內,來年身體就不容易得病。和各種民間流傳的滋補膏方相比,用湯煲滋補更簡單也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可為來年身體康健打好基礎。
用料:
烏雞1只,鹿茸片2~3克,紅棗15顆,姜5片,鹽適量。
做法:
1.烏雞處理干凈斬塊,入開水鍋焯水;鹿茸片、紅棗、姜片洗凈。
2.烏雞塊入湯鍋,加入鹿茸片、紅棗、姜片。
3.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燒開后轉中小火煲兩小時,放入鹽調味,即可。
此湯有益氣血、補肝腎,壯陽祛寒的作用,對于怠倦怕冷、手腳不溫、頭暈目眩,或精血兩虧、子宮虛冷等癥狀都有食療功效。但體虛有熱,血壓高,以及感冒未清者,不宜飲用。
用料:
豬瘦肉300克,人參1根,枸杞子15克,鹽適量。
做法:
1.豬瘦肉洗凈切塊放入燉盅中。
2.加入人參,放2~3碗清水,蓋上燉盅。
3.大火燒開后轉中小火,隔水燉2小時左右。
4.加入洗凈的枸杞子,再小火燉15分鐘左右,加鹽調味即可。
>廚房小語:
人參補氣回陽,健脾益肺,枸杞補益肝腎,是常見的冬日補益保健湯品。需要注意的是喝此湯時不宜和破氣的藥物或食物同食,如蘿卜及茶葉等。
編輯/賈馥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