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飛華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10-0161-01
2013年6月初,中共中央下發(fā)了《中共中央關于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意見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始終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高校學生工作,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的重要組成和保障,應該也需要在工作中堅持并落實群眾路線。
所謂群眾路線,按照毛澤東同志的話,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對應到高校學生工作中,就應該是“一切為了學生、一切依靠學生和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一、 一切為了學生——要明確高校學生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把幫助和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出發(fā)點?,F在,我國的高校出現了過分行政化的傾向,這一傾向也影響到了我們的學生工作。具體表現就是,學生工作隊伍喜歡利用權力而非權威從事工作,喜歡使用行政命令而非規(guī)則道理開展工作。筆者認為要落實群眾路線到學生工作中,就要扭轉并稱帝改變這一狀況,要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要將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我們開展學生工作的目標和依歸。
二、 一切依靠學生——要擴展高校學生工作的推動力和生力軍
胡錦濤同志指出“青年最具創(chuàng)新熱情和創(chuàng)造潛力?!倍咝W生工作面對的對象恰好就是廣大青年。我們在高校學生工作中落實群眾路線,就要充分相信我們的學生,相信他們的創(chuàng)新潛力,相信他們的學習能力,相信他們的實踐精神,堅持“相信學生自己解放自己”,并加以引導和推動,要充分發(fā)揮學生骨干和學生組織的作用,讓學生來管理學生,讓學生來教育學生,讓學生來發(fā)展學生。學生工作者要及時更新觀念,善于做學生成長的“旁觀者”,只要我們充分相信并依靠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學生工作就一定能夠取得新突破。
三、 從學生中來——要找準高校學生工作的工作方向
正如前文所述,當前高校行政化傾向嚴重。盡管很多高校的學生工作部門都有“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等諸如此類的宣傳口號,但在實踐中卻或多或少的存在脫離學生實際的情況發(fā)生。例如,個別高校進行教育教學等改革,從不征求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的意見;在開展學生工作的時候,不顧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靠強制性命令來實施,其結果必然得不到學生的擁護。在學生工作中落實群主路線,就應該深入到學生中間,摸清學生的情況,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要。在從事學生工作,制定相關制度和作出有關決定之前,充分征求學生的意見,尊重他們的合理要求。
四、 到學生中去——要端正高校學生工作的工作態(tài)度
“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是我們落實群主路線到學生工作的方式方法中的一體兩面。到學生中去,指的是我們學生工作要向學生負責,我們的工作成效是否到位需要在學生中得到檢驗,需要由學生們來評判。落實在工作態(tài)度上,就是我們的學生工作要始終面向學生,最終落到學生身上。在工作方法上,我們的學生工作者要與學生打成一片,要勤下班級,勤走寢室;要經常性的通過各種方式接觸學生,了解學生,這既包括了談話談心等正規(guī)形式,也包括了參與學生的各項活動等非正規(guī)形式。在工作成效上,要把學生是否滿意,學生是否收益作為評價我們學生工作的最重要的指標。
綜上所述,將群眾路線落實到高校學生工作者,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路線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內在需要。以學生的成長成才作為我們高校學生工作的出發(fā)點,依靠學生的力量開展工作,一切向學生負責,積極向學生學習,堅持上面的方向和措施,我們的高校學生工作將真正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從而為我們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事業(yè)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的高層次人才。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
參考文獻:
[1]姜家興.用群眾路線從事高校學生工作,現代企業(yè)教育,2013,(1).
[2]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6).
[3]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關于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20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