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
想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觀,游戲是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大人覺得年味愈來愈淡,春節(jié)卻是孩子最期待的事,有個歷久彌新的游戲適合過年期間玩,那就是“大富翁”。
想當年,大富翁可是響當當?shù)募埳嫌螒?,幾個小毛頭輪流丟骰子,買路蓋房子,期待下一條街當路王。有時擴充太快,房子、路地一處處被拿去抵押,最后淪為拍賣品,心疼得只差沒有掀翻桌子了。
現(xiàn)在,“大富翁”有了電腦版,但是每年過年,我們家還是會把紙上游戲拿出來玩。游戲玩完了,別急著散場,讓孩子想想,剛才的策略好不好?從中又學到了什么?是拼命地冒著現(xiàn)金用光的風險?還是保守過日子最后慘遭付出大筆路費?還是因為機會命運牌,讓人成功或失敗?通過游戲跟孩子講理財觀念,他們的接受度和感受會更深。
我總是這樣告訴孩子:這就像人生,不管你做什么決定,事前要想清楚,事后就不要后悔。最重要的是,這是游戲,失敗了可以重來;人生不一樣,失敗了,你要更努力,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王永慶說過,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節(jié)約,是孩子該學的品德。
記得很久以前,我也曾為了一艘制作精細、比例合宜卻價格不菲的模型戰(zhàn)艦而著迷。父母沒有那種“閑錢”給我,我決定去打工送報紙。
送報要送幾十戶人家,天天送,刮風下雨都得去,一個月有三百多元。媽媽勸我打消念頭,她說我早上一定爬不起來,可是我堅持要去。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還是覺得很驕傲。因為,那段日子,我是為了夢想在工作,咬牙苦撐,有空就去書店探望“我的航空母艦”。
記得存夠錢的那天,打開存錢罐,我滿手捧著零錢去書店換模型,其情其景時至今日依然難忘。
我也鼓勵班上的孩子,想要什么東西,一定要存錢自己去買。班上孩子家里多半務農,周末回去山里幫忙做農活,父母給的飲料錢,便是他們僅有的零用錢。這么少的錢,阿成還是存到八千元,用這筆錢和家人去香港玩了一趟,那是他很想去的迪士尼。
回來后他把相片給我看?!昂芎猛妗!彼詈诘哪樕希切θ?。
我相信存錢是種美德,把錢花在想做的事上,是種幸福。鼓勵孩子,存錢買想要的東西。得來太易的東西不會珍惜,享受流汗的成果,彌足珍貴。
學習轉換心情,欲望不見了
欲望像只大怪獸,轉換心情就能打敗它。
《美夢銀行》這本童書里,有幾個巫師辦了一家銀行。銀行發(fā)行信用卡,有了這張卡,孩子任何愿望都能成真,唯一的小小缺點就是利息較高,聰明的孩子都能看穿巫師的詭計,因為他們明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遺憾的是,這個世界上誘惑人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怎么辦?
班上有個孩子來自單親家庭。她有一個小小的剪貼簿,簿子上貼滿了她最心愛的東西。那是百貨公司、電視購物頻道寄來的商品目錄,也有一些風景照。小女孩很有心,碰上喜歡的東西,她就一個一個剪下來貼,還要加上評語和心情,寫上“如果我擁有它之后會……”的小評語。
她是個很開朗的小孩,因為她說那本簿子是她的夢想簿,只要翻一翻,就覺得夢想即將成真。
那一年過年,難得出現(xiàn)的爸爸給了她一個大紅包。開學時,我問她是不是把最想要的商品買下來了?
她笑著搖頭,說到了賣場才發(fā)現(xiàn),她已經不想要那個商品了。
那陣子美勞老師教他們做紙編袋子,她把錢拿去買了很多的色紙,用色紙編了一個又一個造型獨特、色彩豐富的包包。
“我覺得做這個東西時,心情特別好?!彼F(xiàn)在又有一個簿子,貼滿她設計的包包。
流行像一陣風,有時受到同伴影響,有時被廣告吸引。孩子欲望高漲時,不妨鼓勵他學會轉化心情,也許有別的事能取代消費的快感。懂得轉化心情的孩子,你不必擔心他會成為“購物狂”或“拜金狂”。
以身作則,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新年禮物,比如孝順、節(jié)儉與創(chuàng)意。
每次過完年,問起小朋友,都是拿到了一大筆壓歲錢,但是真能實際使用的不到一半。
“被媽媽拿去了”,小朋友忙著告狀。
“爸爸說要留下來繳學費”,另一群憤憤不平地說。
其實大人也有一肚子苦水呀,父母要包紅包給爺爺奶奶、親戚好友的小孩,大家包來包去,不拿一些回來,怎么填補紅包?
父母的孝心,要讓孩子知道。讓孩子參與到對爺爺奶奶的孝敬之情,給爺爺奶奶包紅包時,也讓孩子參與,讓他們負責寫張卡片放在里面。
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能體諒父母的苦心,動動腦,開源節(jié)流更是全家人的事,因為有創(chuàng)意的生活,才能留下美好的回憶。不過,過節(jié)的物質可以省一點,幸福的感覺可不要打折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