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摘 要 利用自制學具“膳食寶塔拼圖”,開展系列活動,讓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從而能自覺的把膳食原則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輕松設計出營養(yǎng)合理的食譜。
關鍵詞 合理膳食 拼圖 生物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1
1 教材分析
“合理的膳食”是蘇科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五章“人體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于食物”的第三節(jié),是在學生了解了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及其作用后,讓他們進一步掌握膳食原則,學會反思和修訂自己的食譜。本節(jié)課對學生的生活有很重要的意義,能幫助學生認識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何讓學生真正掌握膳食原則呢?筆者尋找了32張比較典型的食物卡片,自制學具“膳食寶塔拼圖”。通過讓學生把卡片分成主副食、粗細糧、葷素菜,再拼裝出膳食寶塔等一系列游戲活動,使他們獲得深刻的體驗,從而能自覺的把膳食原則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輕松設計出營養(yǎng)合理的食譜。
2 教學目標
2.1 知識目標
說出合理膳食的原則;設計一份營養(yǎng)合理的食譜。
2.2 能力目標
在自主學習中,能夠獨立思考、提煉課本信息;在小組活動中,能夠合作分享;在設計食譜中,能夠反思不足,運用新知。
2.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自覺關注自己和家人的飲食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 教學過程
3.1 諧音激趣,導入課題
教師首先提問:你知道每年的5月20日是什么日子嗎?然后介紹:5月20日除了被稱為網(wǎng)絡情人節(jié)外,還是“全國學生營養(yǎng)日”。為什么我國要專門設立學生營養(yǎng)日呢?因為青少年的飲食與健康已成為一個越來越嚴峻的問題。教師再提問:你知道中學生的營養(yǎng)問題主要有哪些嗎?然后在班級里進行小調查,引導學生歸納出肥胖、挑食、偏食等問題。接著引入課題:什么樣的膳食才能讓我們既健康茁壯成長,又不會發(fā)胖呢?
3.2 提綱引領,自主學習
出示自學提綱,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本并找到相關答案:① 科學的食譜要注意什么?② 青少年的膳食主要注意哪五點?③ 主副食、粗細糧、葷素食各指哪些食物?它們各富含什么營養(yǎng)成分?④ 三餐熱量如何分配比較合理?⑤ 你覺得青少年每天攝入的各類食物量約是多少?在學生自學后,再開展2 min的小組交流(這樣可以取長補短、凸顯矛盾,激發(fā)學習欲望)。
3.3 展示反饋,活動體驗
學生都可以找到這五個問題的答案,但是他們否能真正掌握呢?這需要教師對知識點進行引導,再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來反饋和強化。
3.3.1 辯主副食
在學生答案的基礎上,教師用表格歸納出主副食的概念及其營養(yǎng)成分的差異(表1)。同時補充說明:一些根莖類、豆類也可以作為主食,比如紅薯、綠豆等。然后小結:由于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不同,它們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樣,因此青少年要注意的第一條膳食原則是主副食合理搭配;主食為主,副食要多樣化。構建好知識點后,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小組活動——分主副食:取出32種食物卡片,要求學生分成主食和副食2大類。
3.3.2 辯粗細糧
區(qū)分好主副食后,教師帶領學生開展下一個小組活動——分粗細糧:將10種主食卡片,分成細糧和粗糧兩大類。教師提問:細糧和粗糧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學生說不清楚這個問題,教師可以輔助一段網(wǎng)絡視頻“粗細糧巧搭配”,然后以表格的形式歸納(表2)。在此基礎上小結:由于粗細糧在營養(yǎng)上各具特色,口感上也各有千秋,因此青少年要注意的第二條膳食原則是粗細糧合理搭配;少吃過于精細的米和面,經常吃一些粗糧。
3.3.3 辯葷素菜
先開展小組活動——分葷素菜:將22種副食卡片分成葷菜和素菜2大類。這里要提示一下,油和鹽比較特殊,不屬于葷素菜。然后教師提問:葷菜和素菜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以表格歸納后(表3),教師引導學生小結:由于葷菜和素菜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不同,它們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樣,因此青少年要注意的第三條膳食原則是葷素合理搭配。教師可以介紹2014年全國學生營養(yǎng)日的主題是“健康餐盤321”,讓學生猜321的含義?從而使學生得出一餐當中主食、素菜、葷菜的比例要符合3∶2∶1。
3.3.4 定食物量
在學習了食物種類要合理搭配后,教師讓學生知道通常把食物分成這樣5大類:主食類、蔬菜水果類、魚禽肉蛋類、豆奶類和油脂類。然后教師提問:你覺得青少年每天攝入的各類食物量約是多少?并用表格歸納(表4)。歸納豆奶類時,要指出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高峰,每天應多喝一杯牛奶。學生小結:可以就是青少年要注意的第五條膳食原則,飲食要定量。
然后讓學生觀察食物量,得出五類食物量是逐級遞減的,這就構成了一個寶塔形狀——膳食寶塔。再開展拼圖游戲:構建膳食寶塔——將32種食物卡片,放入寶塔的相應位置,構建完整的平衡膳食寶塔拼圖(圖1)。
3.3.5 分配三餐
教師繼續(xù)提問:一天的食物有了,那么對一日三餐的安排有沒有要求呢?引導學生通過分析3幅圖片“你沒吃早餐吧”、“牛奶+面包,并非營養(yǎng)早餐”、“肥胖人與強壯人三餐對比”,得出“早餐很重要”、“早餐要營養(yǎng)全面”、“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的結論。再由此歸納出青少年要注意的第四條膳食原則是三餐合理分配;全天熱量分配以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為宜。最后教師指出、三餐時間也要定時,不能暴飲暴食。那么,為什么不能暴飲暴食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專門探討這個問題。
3.4 歸納原則,修訂食譜
教師首先通過概念圖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圖2),然后提問:反思本章開始時你為家人制定的一日三餐食譜,你覺得科學合理嗎?它符合我們今天學習的膳食原則嗎?請運用所學知識,與小組同學合作修改食譜。最后要求交流食譜,相互點評,共同設計出一份營養(yǎng)合理的食譜。
結束語:如果你每天所吃的各種食物的量符合膳食寶塔,并且三餐定時定量,熱量合理分配,再加上1 200 mL的水,每天1 h的體育運動量,那么恭喜你,你的飲食非??茖W,你的身體也會非常健康。祝我們每位同學都能擁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4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設計源自“做中學”的理念,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深刻的體驗。因此筆者自制學具“膳食寶塔拼圖”,但在一些知識點的構建上,筆者躊躇很久。教材對主食的介紹很籠統(tǒng),僅提到谷類是主食,又提到豆類是副食。豆類是副食嗎?筆者查找了大量資料,說法不一。最終還是決定將主食淡化處理,沒有選擇爭議性食物,但是加入了人們這里經常吃的紅薯。膳食寶塔能夠直觀清晰反應出食物的種類和量,而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的膳食寶塔一般分為2種,包括4層和5層。筆者從自己的教學結構出發(fā),選擇了5層寶塔。豆奶類的量中,很多資料上都放了牛奶300g,但是這樣看起來就比肉類多,不能從直觀上構建出膳食寶塔,因此筆者選擇了教材上的豆奶類50-100g。由于對教學結構的設置比較清晰,對知識點的處理比較謹慎,對食物的選擇比較典型,本節(jié)課獲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文獻標識碼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