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
校園足球不應再是我國足球事業(yè)的“邊角料”,而要成為“脊梁”,把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加大學時比重,強化足球課堂教學效果是主要途徑。
一、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
足球是以腳支配球為主的運動,動作技術和技能比較難于在短時間內形成,學生在參與中不能充分體驗足球運動帶來的樂趣。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在每節(jié)足球課中安排趣味性強,易以組織,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的熟悉球性練習:顛球、左右橫撥球、拖球、拉球等,讓學生增加接觸球的機會,培養(yǎng)球感,體驗足球運動的魅力。選擇的教學內容不宜寬泛,應以足球運動中最基本的傳接球和運球為主,在此基礎上衍生足球運動的意識和戰(zhàn)術。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對一些教學內容可采用簡化、重組、拓展等手段,對教材進行整理加工和再開發(fā),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進行練習,有收獲,有體驗,在身心上都得到愉悅。
二、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
在足球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對足球運動產(chǎn)生興趣,將興趣轉變?yōu)榍槿ぃ罱K形成情感是我們教學追求的目標。在熟練運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時,要經(jīng)常改變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方法,讓學生在每次練習時都能有新鮮感,消除學生技術練習時的單調和機械,提高練習欲望和效果。要注重比賽法的運用。比賽法競爭性強、學生參與熱情高、能最大程度的展示自己的技術和技能水平、能比較好的檢驗學生掌握技術和技能的程度。在使用比賽法時要結合每次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來進行,向學生講清楚比賽規(guī)則和方法,并嚴格執(zhí)行規(guī)則。
三、重視學生學法的培養(yǎng)
在傳統(tǒng)足球課堂教學中,傳授足球技術和技能一般采用教師示范講解,學生模仿練習,單個或集中糾錯等方式。由于課堂教學時間少,學生練習時只能蜻蜓點水,練習的時間和接觸球的機會都比較少,不能較好地掌握技術和技能。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應遵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原理,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脫離教師的情況下,也能夠自主參與足球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觀,這也是中學足球課堂教學的重點。
四、呈示教師的教學魅力
體育教師在教學時簡潔明了、富有色彩的語言;示范時自信、堅定、輕松的表情;自然、準確、協(xié)調、優(yōu)美的示范動作等,能使學生產(chǎn)生完整的視覺印象,萌生積極嘗試練習的欲望。在傳授足球技術時,要充分體現(xiàn)教師傳授者的價值;在學生練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要及時發(fā)現(xiàn),主動關心,及時交流,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充當好家長的角色;在學生練習時,要作為同伴與朋友主動參與。扮演好以上角色,會提高教師的親和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組織的各項足球活動中。要通過自學自修、同行研討、參加各類教研活動和培訓班等形式,不斷提高自身的體育教學特別是足球課堂教學的魅力,才能較好地完成足球課堂教學。
五、注重課堂教學常規(guī)
課堂常規(guī)是課堂效率的有力保障。足球課堂中,在嚴格執(zhí)行體育課所要求的課堂常規(guī)的前提下,根據(jù)足球課堂的特點,還應該注重以下課堂常規(guī):足球運動有著和籃球、排球等其他運動不同的特點,在足球課堂教學中,要考慮足球運動的特點,讓學生穿著適合足球運動的服裝和足球鞋,有條件的可以統(tǒng)一足球服和足球鞋,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夠比較好地進行足球的各項練習,同時,整齊的著裝也能創(chuàng)造很好的練習氛圍;同時要注重足球教學場地器材的規(guī)范。足球門要整潔并裝球網(wǎng),標志物(桶、桿、盤)擺放整齊,顏色繽紛鮮艷,分隊服干凈、尺碼齊全,足球質量好,及時充氣,彈性適中,等等,都能讓學生產(chǎn)生視覺興奮,積極參與練習。
六、加強教學的安全保障
足球運動對抗激烈,身體接觸多,容易發(fā)生安全傷害事故。事故的發(fā)生會讓自身和其他同學對足球運動產(chǎn)生畏懼感,對參與足球運動帶來負面影響。要確保足球課堂的安全,是提高有效足球課堂的重要保障。在平時足球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樹立足球練習安全意識,不做力所不能及的足球動作;練習前,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特別是做好適合足球運動的專項準備活動;積極練習,提高對足球技術技能的掌握和理解,在練習和比賽中合理運用足球技術;加強對學生自我保護技能的培訓,教會學生掌握前滾翻、后滾翻、側滾翻等保護動作,在足球練習和比賽中失去重心摔倒的情況下,能及時做出合理的保護動作。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