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伊琳
英語畢業(yè)復習是小學階段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綜合性復習,它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次重要的知識梳理和總結。幫助學生及時地、系統(tǒng)地、全面地復習,從而加深對語言知識的理解,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梳理語言點,完善知識結構
在畢業(yè)復習時,很多老師一般是按單元進行梳理,其實這樣的復習還是點狀的。我們應該整體思考,從不同角度切入,根據(jù)各知識點的前后聯(lián)系將散落于各冊教材中的語言點進行歸納、小結,幫助學生構建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串”。比如,以話題為主線進行梳理,以語言知識重難點為主線進行梳理,以文化為主線進行梳理,以及從學科綜合的角度進行梳理,等等。知識結構的梳理過程是一個“將書讀薄”的過程,與這個“薄”相對應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英語思維和學習力的“厚”。在梳理語言點時,對于一些學生易混淆的知識,教師可重點講解。
二、精心設計練習,培養(yǎng)語言技能
在畢業(yè)復習教學中,教師應進行課堂教學與課后練習的一體化設計,課堂上要壓縮講解與機械操練的時間,有針對性地進行聽說讀寫訓練。課后作業(yè)練習要精選,讓復習課堂教學與課后練習真正形成互補效應,以切實提高復習實效。一般復習教學中,聽的練習可包括:聽句子并選出句子中包含的信息、聽句子寫出單詞完成句子、聽小對話選出問題的最佳答案、聽短文判斷句子是否與短文意思一致,等等。說的練習有:提供主題情景創(chuàng)編對話、改編story time或cartoon time進行表演,等等。讀的練習有:閱讀短文判斷句子是否與短文意思一致、閱讀短文選擇問題的正確答案、閱讀并給句子排序、閱讀短文回答問題,等等。寫的練習有:看圖完成句子、補全對話、看圖或據(jù)實際情況回答問題、按要求寫話,等等。
三、創(chuàng)設主題情境,突出語用功能
進行復習教學時,教師應該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讓學生真正理解某語言點應該在某場合使用。情景創(chuàng)設主要包括圖片實物的運用、場景氛圍的營造、語言上的解釋、文字的說明、角色的扮演,等等。復習“一般將來時”,學生在暢想未來中學生活的過程中就會很自然地使用一般將來時,從而復習鞏固了該時態(tài)知識,而且這種基于情景的復習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他們能清楚地知道談論某個話題、身處某種情境時需要用到哪些時態(tài)、哪些句型和哪些表達方式。
四、適度文化滲透,拓展國際視野
畢業(yè)復習階段,在語言知識方面不能補充很多內容,否則會增加學生的負擔,但是我們可以考慮通過文化知識的滲透來拓展學生的視野。一方面,可以指導學生圍繞教材以文化為主線梳理相關知識點。另一方面,可以進行文化拓展,這能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圍繞“旅游及假日活動”主題復習時,除教材中出現(xiàn)的國家和城市之外,還可引入目前比較熱門的出境游勝地,還可以將教材中只是簡單提到的臺灣、香港進行具體介紹。另外,可以讓學生先找出教材中關于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相關信息進行交流,然后通過相關的拓展閱讀讓學生對這些國家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適度文化對比,拓寬國際視野,強化對于異域文化的理解。
五、突出學法指導,激發(fā)復習自主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加強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指導。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學法指導往往是教師在開展復習教學時比較容易忽略的,很多教師往往會采用一張考卷一節(jié)課、一次講評一節(jié)課的方式推動復習。事實上,在復習階段,學生在知識點的掌握、學習策略的建構、文化意識的形成方面都有自己的經(jīng)驗,因此,復習教學更應該是教師基于對本班學情的分析,將薄弱點或重難點等用主題式、任務式等方式串起來,對于話題、內容,或某種能力的建構進行聚焦,引發(fā)學生的討論,推動學生通過對于彼此所掌握的信息的交流與分享,逐步完善知識結構,進而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畢業(yè)復習是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應該基于學生實際,采用有效的復習方法和策略來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他們后續(xù)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市覓渡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