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廣闊
2014年9月22日,浙江金華浦江網(wǎng)友“騎小輪的大偉”的一條微博引發(fā)關注:“為了政策,我也算是拼命了!對將來的兒子說一句:放心中考吧,爸已經(jīng)幫你拿到加分了!”微博下面附上了三張圖,一張是自己獻血的照片,一張是自己獻血的8本證書,還有一張是《浦江縣無償獻血優(yōu)惠政策實施意見》的網(wǎng)絡截圖。截圖顯示的內(nèi)容是:無償獻血超過4000毫升,直系子女參加中考可獲得加分。其中,獻血4000毫升加1分,6000毫升加2分,超過8000毫升加3分。
在中國任何一個地方,大凡與孩子升學考試有關的,無論是加分政策還是教育資源的分配,都能牽動每一名家長的敏感神經(jīng)。所以浙江省浦江縣出臺相關政策,把父母無償獻血的數(shù)量和子女的中考加分掛鉤,而且父母獻血越多,子女加分就越多。這一消息馬上引發(fā)了當?shù)毓姷膹娏谊P注,各種議論與爭議也隨之而來。從鼓勵無償獻血的角度來看,政府出臺這一政策的初衷無疑是好的,畢竟這可以讓更多人加入到無償獻血隊伍,保障患者臨床用血的安全。
但是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這項政策卻未必經(jīng)得起推敲與實踐的檢驗,甚至有損害教育公平的風險。
首先,父母是否獻血,獻血多與少,與孩子的學習成績顯然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兩者既沒有可比較性,也無法簡單置換。那么,政府把兩者掛鉤,以父母獻血的數(shù)量來增加孩子升學的分數(shù),在情理和邏輯上都講不通。
其次,公民參與無償獻血是有條件限制的,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功獻血,比如本身有傳染性疾病或本身就是貧血患者,他們是無法參與無償獻血的。那么,對于這類公民,他們的孩子顯然就無法公平地享受當?shù)剡@一中考加分政策,這就有損教育公平。如果有人為了自己的孩子享受到這一政策而勉強獻血,也可能就會對身體帶來傷害。
再有,根據(jù)當?shù)刂锌紦裥J召M政策的規(guī)定,擇校生分數(shù)線劃定以后,擇校費的標準確定為3萬元,一次性繳清。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獻血有加分,那么部分學生的分數(shù)線就可以達到統(tǒng)招分數(shù)線以上,也就不需要出這筆錢了。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部分家長是為了節(jié)省這筆擇校費而參與獻血,豈不是成為“變相賣血”?這與國家無償獻血政策的本意顯然背道而馳。而且,在擇校分數(shù)線內(nèi)的考生,數(shù)以千計,如果考生因為父母獻血一次性加上1到3分,名次就可以提高數(shù)百名之多,即便上不了統(tǒng)招線,也大大增加了可以擇校的機會,這極有可能鼓勵家長不顧自身條件盲目獻血。
此外,從小學到中學,十一二歲的少年,正是茁壯成長的年紀,這個年齡的孩子正是規(guī)則構(gòu)建、道德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是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方面,家庭引導、學校教育固然必要,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卻不可忽視。當我們社會虛弱到需要用“中考加分”一類政策去換取愛心,我們?nèi)绾蜗蚰贻p一代解釋公平有序,如何教會他們懂得愛與善良?
所以,最近幾年國內(nèi)中考、高考的加分亂象,已經(jīng)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公眾的極大不滿,教育部門也開始著手清理一些容易滋生教育腐敗、破壞教育公平的加分政策。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推出新的加分政策,理應慎之又慎才行。所以當?shù)貙τ诟改斧I血,子女加分的政策規(guī)定,在我看來還是要多方考慮,謹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