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未央
云也遮來霧也擋,清虛仙風道骨長,陳凱歌秘煉三年的大片《道士下山》就一直在這樣高冷的神秘氛圍里跟觀眾捉著迷藏。如今一朝露出真容,果然驚艷不同凡響。左手握一把包括王寶強、郭富城、張震,林志玲、范偉、元華、王學圻、吳建豪等人在內(nèi)的明星大牌,右手又依靠徐皓峰那以詭異的武林奇聞和特有的敘事風格著稱的同名原著,在此基礎之上憑借超炫的動作戲打開一個視覺新世界,如此左右逢源,陳凱歌想要票房不好都難。如果這種款型的《道士下山》票房成績還是不如《泰囧》、《心花路放》和那些“綜藝大電影”,那就不僅僅是中國藝術(shù)電影的悲哀而且是中國商業(yè)電影市場的錯亂了。
我想說的卻不是票房,在今天這樣一個以票房單一指標論英雄的畸形年代,有的是津津樂道于為電影算賬的評論文章。關(guān)于電影《道士下山》,我喜歡的是商業(yè)性“糖衣”包裹下的獨特味道。所謂“一門之隔,兩個世界”,這是電影一開場就交代了的,也是隱然貫穿于這部電影始終的。在山門之內(nèi),是一片丹心、上下求索的“道”;在山門之外,是萬丈紅塵、生死演繹的“情”;這“道”與“情”互為表里,涵蓋著從生活態(tài)度到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萬事一理。
小道士何安下打開了山門,就陷入了萬丈紅塵。道士的“下山”,就像嬰兒的“誕生”,每一個來到世間的人最初都懷揣著一顆赤子之心。剛剛下山的小道士也單純到以“無功不受祿”的高尚名義拒絕了闊太太的“賞錢”,但很快就被生活陸續(xù)推進了“飲食”和“男女”的陷阱。于是,名字意為 “不知該把自己往哪里擱”的何安下不僅努力去尋找到了“把自己往哪里擱”的生計,也看到了滾滾紅塵、癡癡情深,看到了人情險惡、居心叵測。終于選擇了快意恩仇,卻又經(jīng)不起良心的折磨,被老僧當頭棒喝,再入定七日,才重新找回了“該把自己往哪里擱”的答案。
經(jīng)過了這前半部分的言“情”之后,《道士下山》更重的后半部分開始求“道”:趙心川和彭乾吾之間由“禮”開始、以“惡”結(jié)束的師徒之“道”,彭乾吾和周西宇之間因妒生恨、以善釋怨的正邪之“道”,周西宇和查老板之間功練日月、情近同志的兄弟之“道”,查老板和彭乾吾之間仇生仇滅、血債血償?shù)墓碇暗馈保砬岷团砥咦又g舍生求死、舐犢情深的父子之“道”……這一樁樁、一件件全都通過小道士何安下的視角呈現(xiàn)給了觀眾。
幾乎所有關(guān)于《道士下山》的信息都把王寶強飾演的“何安下”列為電影的第一主角,從出場頻率和貫穿始終的角度看,這也許不能算錯。可對于文藝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的重要性,其實不應該如此庸俗化?!兜朗肯律健防镎嬲摹爸鹘恰笔悄惴匠T我登場的那一系列紅塵中的癡男怨女和江湖上的武林英豪,而“何安下”只不過是把這些“主角”依次“安下”在劇情中的串場人物。正像陳凱歌所闡述的那樣:“事奇人也奇,但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像一把珍珠撒出去,有去無回。將珍珠串起來的是下山還俗的道士何安下?!边@個串場人物起承轉(zhuǎn)合、不可或缺,推動劇情、作用關(guān)鍵,更因王寶強出色的表演而活靈活現(xiàn)、喜感十足??墒钦撊宋镄愿?,卻不及那幾位階段性出場的“主角”更鮮明、更生動、更有力量。從推開山門道士下山,到歷盡紅塵回歸凈土,何安下不僅完成了一次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也像一個人來到世間走完了一生,收獲了“你來過我記得便是永遠,你轉(zhuǎn)身我經(jīng)過便是人間”的人生閱歷。
“一門之隔,兩個世界”:走出求“道”之門,進入言“情”世界;閱盡風“情”萬種,重歸大“道”無形。這“道”與“情”的循環(huán)不僅僅可以用來概括《道士下山》的故事,也可以用來形容陳凱歌此番在《道士下山》這部電影中創(chuàng)作風格的蛻變。若依文藝作品創(chuàng)作的范疇而論,這“道”往通俗了說就是“講情懷”,這“情”往通俗了說就是“接地氣”?!暗馈痹陉悇P歌這里一向不缺,早期的《黃土地》和有口皆碑的《霸王別姬》就不說了,近來偶爾重看《荊軻刺秦王》也感覺到那里面飽含很多厚重的歷史觀,歷久而更耐人尋味。但世界上的事情往往難以兩全,喜歡從“講情懷”出發(fā)的陳凱歌,在“接地氣”的問題上就有點兒像金庸筆下段譽的“六脈神劍”功夫——時靈時不靈。不過這一回,《道士下山》論電影的商業(yè)性和觀賞性是足夠“接地氣”了。
《道士下山》也許解決好了“講情懷”與“接地氣”的矛盾,可是放眼中國電影創(chuàng)作,乃至整個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要想做到這“魚和熊掌兼得”還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