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姍
摘 要: 詞塊有利于在寫作中提高輸出的流利性;有利于提高語言表達的地道性和生動性;有利于增強寫作的多樣性。對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中的詞塊研究類型,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中不同類型的詞塊運用頻率,即多次聚合詞塊過度輸出,而短語架構(gòu)型詞塊輸出不足,導致文章出現(xiàn)口語化傾向,從而證實母語對英語寫作存在一定的負遷移。
關鍵詞: 詞塊 過度輸出 輸出不足
一
目前,詞塊習得逐漸成為二語習得領域研究的一個熱點。詞塊(lexical chunk)是“一串預制的連貫或不連貫的詞或其他意義單位,它整體存儲在記憶中,使用時直接提取,無需語法生成和分析”(Wray 1999)。一般認為,詞塊可作為整體單位儲存于心理詞典,或者在語言神經(jīng)網(wǎng)絡中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這樣可以減少大腦處理信息時的負擔,有利于自動識別和提取,有助于提高理解的速度和表達的流利性。詞塊在語言輸出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甚至有人把詞塊水平作為二語水平的衡量標準之一(Cortes 2004)。熟悉應用詞塊有利于增強寫作的流利性;有利于提高語言表達的地道性和生動性;有利于提高寫作的多樣性和生動性(劉旭亮,2010)。
目前國內(nèi)外詞塊類型的研究主要圍繞三方面進行:一是詞塊運用和寫作之間的關系;二是詞塊使用頻率和寫作的相關性;三是詞塊理論方面的研究。
就第一個方面而言,大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詞塊的熟練運用可以增強寫作的流利性,提高語言表達的地道性和生動性,以及提高語言組織的能力。戚焱(2005)認為在英語四六級考試中,無論是何種類型的作文,掌握一些作為過渡語的詞塊,實現(xiàn)作文中的起、承、轉(zhuǎn)、合,可以使文章表達清楚、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嚴謹,有利于學生更快更好地寫作。徐昉(2010)分析學生在思維過程中對詞塊提取方式的特征,研究表明,學生自動提取詞塊的能力越強,語言水平就越高。學生在詞塊存儲方面存在問題(比如記憶的模糊和失?。┘皩W生忽略對詞塊的輸入和積累,導致寫作中無法有效地表達思想。許先文(2010)對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的寫作進行了研究,按照學生使用的詞塊類型從多到少地進行了排序,認為作文類型、寫作語境和寫作者身份會影響詞塊的使用。
就第二個方面而言,研究者考察了詞塊使用頻率和寫作之間的關系。馬廣惠(2009)在英語專業(yè)學生詞塊運用于限時寫作方面進行了探討,將某大學英語專業(yè)學生所寫的期末英語作文和美國出版的英語說明文讀本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表明,有四種詞塊是高頻輸出的詞塊,其中包括寫作題目。劉艾娟(2010)探討了詞塊使用頻率及類別與寫作質(zhì)量的相關性,研究結(jié)果表明,學生作文中的詞塊數(shù)量與作文得分之間呈正相關,并且詞塊類別與作文得分之間呈正相關。王彬(2010)對非英語專業(yè)寫作中詞塊類型進行了相關的討論,發(fā)現(xiàn)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與詞塊運用頻率之間呈正比;并提議教師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詞塊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累、模仿和運用詞塊的習慣。
就詞塊理論研究方面而言,上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學者如Schmitt(2004)組織力量研究留英外國學生掌握和學習英語的情況,未能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在詞塊上有明顯的增長。還有一些學者(Howarth 1998;Nattinger & De Carrico 1992;Pawley & Syder 1983;Weinert 1995;Wray 2000)指出了英語學習者在詞塊知識上的欠缺,倡導高度重視詞塊的學習。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nèi)關于詞塊習得的研究有了長足的進步,胡小穎(2009)和李健民(2007)在詞塊理論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索。
除此之外,文秋芳(2003)通過將中國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寫作語料和本族語的書面語料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中國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寫作中過多使用某種詞匯的問題非常突出,口語化傾向嚴重,通過對不同年級的語料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這種口語化傾向會隨著英語水平的提高而弱化。劉興兵(2005)通過研究認為書面語中口語化傾向同英語水平的提高不同步,應當從教法、學習策略和中介語特點等方面尋找原因,采取對策。
二
有三位英語教師參與本次實驗,每個老師的學生來于工商管理、財務管理、產(chǎn)品設計、工業(yè)設計專業(yè)的三個不同班級,每個班40人,共計480人。教師要求全體學生寫一篇120詞以上的作文,限時30分鐘。根據(jù)需要,用Wordsmith分別提取其中的多次聚合型詞塊、習慣用語型詞塊、短語架構(gòu)型詞塊及句子構(gòu)造型詞塊,然后用社會統(tǒng)計學研究包對分類后的語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出每種詞塊類型出現(xiàn)的頻率和特點。最后通過對寫作中的詞塊類型的研究,將詞塊出現(xiàn)的頻率和特點與LOCNESS進行參照對比,發(fā)現(xiàn)哪些詞塊類型存在“過度輸出”,哪些詞塊類型存在“輸出不足”的問題。LOCNESS即The Louvain Corpusof Native English Essays,該語料庫收集的書面語料來自美國大學生寫的英語,每篇字數(shù)為1000詞,美國大學生均為成人英語本族語者。
實驗結(jié)果表明,多次聚合詞塊存在過度輸出的現(xiàn)象,導致寫作中有顯著的口語文本特征。這種現(xiàn)象在學生所犯的錯誤中非常普遍,是因為學生對相關詞匯運用不夠,在話語情景中無法激活同義詞、近義詞或反義詞,因而過于依賴某些詞塊。學生最先掌握的常用詞很可能升格為“原型詞”,即由于先入為主的原因,使得其他更符合表述的詞匯變成邊緣詞匯。
實驗還發(fā)現(xiàn)英語本族語的書面中認識情態(tài)的總體使用頻率顯著高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也就是說,學生過多輸出了增強語,很少使用短語架構(gòu)型詞塊,并且在模糊語上使用的頻率低于本族語者,從而證實他們和英語專業(yè)學生一樣,在寫作中偏愛使用開放選擇原則,少用詞塊。原因之一是漢語對英語的負遷移,因為漢語民族的思維往往以人為中心,表現(xiàn)在語言上是采用有生命的人或物總是占絕對優(yōu)勢,所以在寫作中,“you should”“we must”此類詞塊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高。英語民族的思維注重客觀事物對人的作用和影響,他們對主體和客體有著嚴格的區(qū)分,表現(xiàn)在語言上物稱傾向比較普遍,所以多用非人稱主語句和被動語態(tài)。
以上研究表明,語言水平、思維方式及寫作者身份等都會影響詞塊在寫作中的運用,我國學生在詞塊使用頻率方面和本族語寫作者之間存在差異,詞塊的使用頻率和作文得分存在相關性,多次聚合詞塊過度輸出,而短語架構(gòu)型詞塊輸出不足,導致文章出現(xiàn)口語化傾向,從而證實漢語對英語寫作存在一定的負遷移。教師應有針對性地提供大量真實地道的文章,幫助學生了解英美文化,了解英文寫作的特點,注意英漢思維模式的異同,盡量避免母語思維對英語寫作的負遷移,學會四類詞塊的靈活應用,寫出更加地道的文章。
參考文獻:
[1]Biber D,Johasson S,Leech G,ConradS & Finegan E.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2]Cortes V.Lexical bundles in published and student disciplinary writing examples from history and biology[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4(23):397-423.
[3]Nattinger,J.&De Carrico,J.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205-290.
[4]Schmitt N.(Ed).Formulaic Sequences Acquisiton,Processing and Use[M]Amsterdam:John Benjamin,2004.
[5]Wray,A.Formulaic Language in Learners and Native Speakers[J].Language Teaching,1999,(32):213-231.
[6]胡小穎.詞塊教學法與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發(fā)展[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30(4):225-228.
[7]李健民.語塊及其教學研究[J].職教與經(jīng)濟研究,2007(9):41-45.
[8]劉艾娟.中國大學生的語塊使用頻率及類別與寫作質(zhì)量的相關性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29(4):137-140.
[9]劉旭亮.詞塊理論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瘋狂英語,2010(3):76-78.
[10]劉興兵.中國大學英語學習者英語書面語中的口語化傾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5(1):109-112.
[11]馬廣惠.英語專業(yè)學生二語限時寫作中的詞塊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41(1):54-60.
[12]戚焱.預制語塊與大學英語寫作[J].山東外語教學,2005(5):64-66.
[13]王彬.在詞塊運用能力與二語限時寫作水平的關聯(lián)[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10(7):105-106
[14]文秋芳,丁言仁,王文宇.中國大學生英語書面語中的口語化傾向[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35(4):268-274.
[15]徐昉.英語專業(yè)學生二語限時寫作提取語塊的思維特征[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1):22-26.
[16]許先文.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二語寫作中的詞塊結(jié)構(gòu)類型研究[J].外語界,2010.
此論文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校級高教研究課題“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中詞塊類型研究”XXYB1406的結(jié)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