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珍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使閱讀教學更鮮活,教師必須巧妙地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補白”。補白是對文本的發(fā)展和超越,是激活學生靈感的橋梁,從而提高閱讀實效。
一、補白——誘發(fā)想象
學生在閱讀中借助語言文字在頭腦中建立圖像,進行形象思維,教師如果引導學生進入情景,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進行合理想象,填補空白,則不但能續(xù)接文章思路,而且能培養(yǎng)想象感悟能力。
如教學《狼和小羊》一文,課文寫到狼向小羊撲過去就結(jié)束,沒有直接寫出結(jié)果,給學生留下想象的空間。因此,我在這個疑問處巧設補白:小羊逃過魔掌嗎?誘發(fā)學生想象。在充分討論、合作探究后,學生發(fā)言熱烈:有的說獵人來了,將狼打死了;有的說小羊巧妙地將狼引入陷阱;有的說狼把小羊逼到溪邊時,狼向小羊撲過來,小羊一轉(zhuǎn)身,狼撲空跳進溪中……
又如《田忌賽馬》一文,在學生悟出田忌取勝的原因及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補白:“你有辦法勸齊威王再進行第三次比賽,并有把握取勝嗎?”學生思考片刻紛紛獻策,課堂氣氛熱烈。有的說:“讓田忌先出馬,并借助孫臏的辦法將計就計,只要齊威王不再用第二次的出馬順序,齊威王一定取勝?!庇械恼f:“只要田忌遵守比賽規(guī)則,齊威王也一定能取勝?!庇械恼f:“再變通,想出新的計策?!边€有的說:“加強馴馬,增強賽馬實力……”通過這樣的補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故事發(fā)展具有多樣性,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及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
二、補白——感悟情懷
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不僅可以通過反復朗讀吟誦,通過對語言文字進行替換、變序、刪除等方式進行,而且可以通過補白進行。
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中有一句話:“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教學時,我把帶點部分刪掉,讓學生討論比較,品味出把“石頭”比作“雹子”說明石頭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體現(xiàn)五壯士英勇殺敵的決心和中華民族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帶點部分去掉的話,就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五壯士對敵人的深仇大恨和痛打敵人、與敵人決一死戰(zhàn)的決心。學生通過細細品味佳句,感受到五壯士的戰(zhàn)斗豪情。學習五壯士英勇跳崖后,我又設計了這樣的補白:“此情此景你會對五壯士說些什么?”學生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有的說:“五壯士,你們真不愧為中國人,你們是英雄,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為了能讓群眾安全轉(zhuǎn)移,你們勇于犧牲,不畏死亡。你們那種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zhì)值得我學習?!庇械恼f:“五壯士,你們的英勇壯舉令我敬佩萬分,易水河、狼牙山甚至歷史會永遠記住你們。”有的說:“五位叔叔,你們是那樣機智勇敢,你們那樣英勇殺敵,決心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動人情景將在我腦海留下印記,我會以你們?yōu)榘駱?,好好學習,沿著你們的足跡報效祖國。”有的說:“五壯士,你們在生與死的抉擇時毫不猶豫地選擇犧牲之路,徹底地完成黨交給的任務,在狼牙山頂峰縱身跳崖,你們堪稱英雄,你們那種忠于革命,視死如歸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前進?!薄@樣,學生在理解中感悟,在“補白”中深化,把蘊含在文章字里行間的反映五壯士崇高品質(zhì)的語言,通過“補白”表達出來。
三、補白——深化主題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是膚淺的,停留在表面上的,必須依賴老師的引導、點撥。若在文章中心處巧妙設置并引導學生補白,則不僅能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還能深化主題。
如教學《長城》時,為了使學生從不同角度體會長城的剛毅、莊重與偉大,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我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抓住“成千上萬的參觀者”這個詞組,讓學生感悟整個句子的人文意蘊,巧妙地設計一個補白:你的腦海里浮現(xiàn)登長城的人有誰?他們目睹了長城后有什么感想?這一提示使學生思維的閥門打開了,紛紛欲言。有的(一位雙腿殘疾的人)說:“我雖然雙腿殘疾,可雙手健全,照樣可以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庇械模ㄩ焺e50多年的海外僑胞)說:“母親,您的音容笑貌如此多姿颯爽,神采飛揚,我們?yōu)槟械津湴磷院??!庇械模S頭發(fā)、藍眼睛的外國人)說:“中國在科學技術極其落后的情況下,就能建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真令我們外國人刮目相看,真是Verygood!”有的(年輕媽媽對孩子)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用自己的肩膀和雙手建造出在太空都能看到的長城,我們是華夏子孫,要為中國的崛起而努力拼搏,自強不息……”這些補白,不正是對文章主題的深入領悟和充分拓展嗎?這種情感感悟,使閱讀教學過程成為人的意識、精神的培育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閱讀教學的人文價值,達到了人文教育的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不是單純“教”的結(jié)果,更不是一種終結(jié)狀態(tài),而是必須由學生借助語文課程,將優(yōu)秀的語言文化成果內(nèi)化為生命個體的一部分,內(nèi)化的過程伴隨語文教育過程不斷進行。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高度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積極展開情感體驗,適時巧妙地進行“補白”,試圖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努力讓學生從閱讀中發(fā)現(xiàn)學習語文的樂趣,并從讀書中體會到一種永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