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犖 曹靜
2006年,馮遠征去橫店拍電視劇《萬歷首輔張居正》 ,在劇中飾演大太監(jiān)馮保,結識了該劇編劇、作家熊召政。有一次閑聊時,熊召政對馮遠征說:“你還適合演一個人,就是司馬遷。 ”馮遠征無比驚詫:“我就是陜西韓城人!”馮遠征告訴熊召政,韓城這個地方現(xiàn)在沒有司馬這個姓。據(jù)說當時司馬家族為了躲避被滅族的災禍,分家隱姓埋名,把司馬這個姓氏拆開。司前邊加一豎變成“同”,馬前邊加兩點變成“馮”。所以在韓城這個地方有個說法就是“同、馮不分”。作為司馬家族的后裔,馮遠征為自己的家鄉(xiāng)韓城感到驕傲。他和熊召政商量,希望他有一天能寫一個關于司馬遷的劇本。
于是就有了話劇《司馬遷》。
由熊召政編劇,任鳴、馮遠征執(zhí)導的話劇《司馬遷》將于9月15日登陸北京人藝首都劇場。作為這部戲最初的策劃者,馮遠征用“十年磨一劍”形容它的誕生過程。2005年,馮遠征回家鄉(xiāng)陜西韓城參加祭祀司馬遷的活動,馮遠征突然意識到很多人從小知道司馬遷,但只知道他遭受宮刑、寫了《史記》 ,除此之外更多的關于司馬遷的信息,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不知道他是陜西韓城人。馮遠征希望能夠做點事情,讓更多人了解司馬遷這個人,了解《史記》是如何誕生的。
到了2014年,熊召政本打算在春節(jié)期間寫兩幕戲,后三幕戲等到當年兩會開完再寫。結果,沒過幾天他就給馮遠征打電話說全寫完了。聽熊召政在電話里講劇本,馮遠征興奮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八抉R遷寫《史記》用了十年,我們準備這個戲也是十年?!瘪T遠征感慨道。
Q:這是二位合作的第二部舞臺劇,余少群有哪些地方進步了?
Y:其實我跟任鳴老師和我?guī)煾敢膊皇堑谝淮魏献髁?,之前在國家大劇院排練《風雪夜歸人》的時候也有合作。排《風雪夜歸人》我的感覺就是“哦!話劇原來是這樣的!”這一次我覺得更融洽了,我自己更能傳達導演的一些要求,還有心態(tài)上我在話劇舞臺上也更自信了。
F:余少群對舞臺并不陌生,他原來就是戲曲演員。但是話劇的發(fā)聲跟戲曲的發(fā)聲是不一樣的,合作《風雪夜歸人》時他最開始一上來簡直就沒有聲音,我們劇組的演員就會想這怎么演啊,雖然表面上沒說但是心里能感覺到有這個想法。大家無形中都會有壓力,因為他如果不行,其他演員也會有壓力,他是主角,要撐著這出戲。下來以后,他就來請教我,教了他一些方法。話劇跟戲曲還是不一樣的,慢慢適應,也不斷在給他調整一些東西。到第一次演出就感覺不一樣了,能撐住了,不過還是硬撐的感覺。《風雪夜歸人》也演了幾年了,越到后面我覺得越好,他不是一個靠著小聰明演戲的演員,他靠拙勁兒,笨鳥先飛,但是拙勁兒用對地方了就能一下有很大的提升。我知道他這個狀態(tài),就會用專門針對他的方法進行調整。這次再排練,就是前天,任鳴導演還說“哎余少群跟之前不一樣了啊,臺詞越來越清楚了?!?/p>
我覺得這就是他不斷的努力、思考收獲的東西,他還是一個比較會思考的演員。當然盡管他師娘有時候會說余少群你這個不對啊,他說師父師娘說他這個不對。我就安慰他沒事,“她是看你著急,是按照成熟的話劇演員在要求你。沒事咱們慢慢來,你現(xiàn)在還夠不到?!?/p>
Q:余少群現(xiàn)在跟師父合作還會緊張嗎?
Y:現(xiàn)在不會了,我現(xiàn)在很愿意盯著他看。比如他現(xiàn)在做了導演,在排練廳對一個角色的處理,我其實在心里會有自己的一個構架,看到他是那么處理的之后,從觀察里就會學到更多的東西。然后我還會問他“師父為什么這句臺詞、人物你要這么處理?”這樣學習之后會比教你1+1=2來得更深刻一點,因為把自己的思考帶進去了。
Q:師父評價你不是靠小聰明的演員,是屬于笨鳥先飛的演員。
Y:對,是的。我真的一直都是這樣,包括我學戲曲的時候也是這樣。我當時個頭是我們班最高的,但是我的軟度啊什么的并不是同行里最好的。就是因為我覺得自己每個地方都不夠,就給自己不斷施加壓力,最后就成為我們那一撥同學里最好的了。那同樣這里也是這樣的,我覺得我?guī)煾笇ξ业脑u價很中肯、客觀,我不是天才型的演員。耍小聰明也不是我的風格,我很認可笨鳥先飛。一定是比別人多下了工夫才會做得更好。
Q:簡單評價一下你師父。
Y:他是一個很樂于教學的人。我覺得我都不用問他,他今后如果不做演員肯定是要當老師的。他很愿意把自己的體會、經(jīng)驗分享給年輕的人。他不是嚴厲型的老師,他是親切再加上一些方法,笨學生還是調皮的學生,他都知道該怎么約束你、引導你。
Q:師娘(梁丹妮)是嚴厲派的嗎?
F:其實也不是,因為她性格本身就比較急。實際上我倆風格是差不多的,但是我是覺得我收的這個徒弟不是十八九歲的小孩,畢竟有自己思想、很成熟,不能用家長的那種方法去帶他,有些時候還要給他留點面子。再有就是有些時候有些東西是可以用另外一個方法說通的話,就沒必要訓斥他。他師娘也是好心,就是著急你別落在別人后頭,希望他更好。
Y:師娘也不是嚴厲的人。我覺得她更像是好朋友,有時候像閨蜜。比如有些關于生活的話題,我跟我?guī)煾覆粫牡菚?。我覺得已經(jīng)跳過了長輩的這層隔閡,完全沒有,我們在一起就能很輕松的聊天、分享一些小秘密。因為他們沒有要小孩,所以他們內(nèi)心的一些想法還是很單純年輕的,不太容易跟我們有代溝。
Q:你們都很低調,是不是性格方面也有相似之處?
F:對,我們也是有點像的。要說不是很想的話也不會成為師徒了。拜師之后我也跟他談過,他也很反感炒作這個東西。但有的時候不好拒絕,也就沒辦法。我也叮囑他有些事情千萬不要去做,就比如明明沒有的事情,但是為了戲的效果更好刻意去炒作,不要這樣。人生方面的指導,我覺得不要說那么多,做就好了。師父的為人處世,他會看在眼里,這樣就夠了。我覺得老是去說、訓斥他的話,他會怕我。我要是嚴肅的話,他還是會知道師父生氣了。
Y:很多人說我沒有適應娛樂圈的規(guī)則,我覺得適應規(guī)則要是我由心而發(fā)的愿意,如果是強迫自己的東西會很難受。之前我也一直在糾結,現(xiàn)在不糾結了是因為我找到了方向,而且是一件可以讓我奮斗一生的事情。
Q:余少群所說的找到的奮斗方向是?
Y:我有一個想法,可能說得有點遠,能不能做一個新的舞臺樣式的東西。我是從戲曲走出來的,現(xiàn)在戲曲的舞臺藝術市場確實是比較蕭條的。我在想怎么樣能讓我們年輕的觀眾知道傳統(tǒng)戲曲的優(yōu)點在哪里,我學過我知道它的美在哪里。那對于觀眾來講,有沒有什么舞臺形式、表達方式,可以讓更多人也看到戲曲的美。我也跟師父和任鳴導演說想做一個更接近時代的、更新的戲曲的舞臺形式。他們也覺得這個點子不錯,我說想從《牡丹亭》開始,他們說行,把劇本寫出來看看。因為如果一般的戲曲演員有很多的障礙在,會有老師、更老的老師說你這個不是戲曲,不是京劇,不認同你,就沒法改了。
我回想了一下我這些年的經(jīng)歷,包括排演話劇,我覺得應該是有一種方式可以打破它。曾經(jīng)有一個戲曲的導演就說,如果學戲曲的人還懂得話劇那真是如虎添翼。我現(xiàn)在不敢說如虎添翼,但真的觸動了我那根戲曲的神經(jīng)。我覺得一定有一種方式能把戲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美展現(xiàn)出來的,希望我有機會能跟優(yōu)秀的導演和演員合作。我覺得這會是我今后幾十年,說大一點后半生的追求。我不希望戲曲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沒落了,我覺得戲曲給了余少群那么多的機會、榮譽,演梅蘭芳也是得益于十多年戲曲的學習……說得嚴重一點,這件事情對我來說責無旁貸,不是一味地傳承模仿,一定是推陳出新,用這么多年經(jīng)驗的積累和社會資源一定可以打開戲曲的一個大格局。我每次想到這里都激動不已。
Q:余少群前兩年還去參加了一個相親節(jié)目?,F(xiàn)在個人問題解決得怎么樣了?
F:他跑去參加相親節(jié)目我真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他還是出于無奈,為了幫一下朋友。當時我也挺意外的,還問他:你怎么跑去參加這個去了!他也很無奈說算了回頭再說吧。我也沒有仔細去問過,我不想那么八卦,而且也是他的選擇,出于無奈做了這么一個選擇,他可能就是仗義了一下。
Y:個人問題現(xiàn)在還是個很大問題?。≡瓉砟贻p的時候沒有感覺,現(xiàn)在也不是說多老,但是30出頭的時候確實有個危機感。你的經(jīng)歷、狀態(tài)、規(guī)劃、責任感跟之前是不一樣的,都會分散很多精力。我以為愛情就是隨緣就好,沒來就沒來。但是我覺得就像維生素群一樣,缺少這一塊,其他的東西還是會受影響的。我很渴求愛情,我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很浪漫的人?,F(xiàn)在是欲求不得,那就沒辦法了。我覺得就是尋找一些擴大自己交際范圍的機會,認識更多的人,希望能認識自己的意中人。不過我們這個圈子確實有點小,比如排練就是那么幾個人,回家就休息了,像我就是喝喝茶寫寫字就沒了,所以長此以往就擱下了。我媽今天還為我打電話問我有沒有給情人送我,我說我都沒有情人送什么花。我媽就說你怎么還沒有情人??!
我有時候也會很享受這些孤獨,因為一個人的時候我自己的思考、想法會很活躍。但是矛盾的是,當沒有人分享你的喜悅,或者說分擔你的悲傷的時候,又希望有這么一個人在。就類似的這種情況,完了我不能再多說了,再說就成為一個哀怨的人了。
Q:當師父的會為徒弟個人問題操心嗎?
F:不操心,因為沒必要也沒辦法操心。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我得設身處地。我小時候就不希望我父母什么都干涉,所以我覺得個人方面就只會偶爾說一句:哎這個不錯。這個問題上師娘操心比較多,特著急。我就說她是瞎操心。帶回來喜不喜歡愿不愿意是一回事,但是你別老去催人家,老催人家煩你。人家有自己的思想、選擇,不用操這么多心。
Y:有時我會問師父和師娘那誰誰誰怎么樣,當然是他們也認識的人,然后他們就會給我一些看法和建議,但不會左右我。今天一個朋友還給我發(fā)了一個東西,我覺得還有點準,說是:屬雞的天秤座人最后就是在糾結中失去了所有的機會。我覺得我就是這樣,不只是在感情問題上這樣,在生活模式上也是這樣。所以我說我有時候享受孤獨,有時候又想擺脫這種孤獨,但歸根到底還是寧缺毋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