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幼錦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笨梢?,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沒有創(chuàng)造,就沒有奇跡,人類的生活將多么單調與蒼白。因此,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新課標指出:在兒童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意境,引導學生多看、多聽、多想,讓他們的頭腦里儲備各種各樣的表象,并且努力創(chuàng)造想象的空間,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像天使一樣翱翔在知識海洋的上空。
一、詩意的語言,喚醒想象
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源于語言魅力的召喚,而最具美感效應的語言莫過于詩的語言。在閱讀教學中,如果缺乏生動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那么即使教學環(huán)節(jié)再嚴謹,教學內容再充實,教學手段再多樣,學生也無法獲得真切的感受。教育的本質在于激勵和喚醒,通過富有詩意的語言,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深化理解文章內容。如教學《春雨的色彩》一課,幾只小鳥爭執(zhí)不下:春雨是什么顏色的?教學時,為了與孩子們一同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雨水是無色的,但老師要說,春雨是五彩的,它很美,給大地披上彩衣。小朋友,讓我們睜開明亮的眼睛觀察春雨吧。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思維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說:“春雨是黑色的,因為春雨落在黑玫瑰上,黑玫瑰就開了?!庇械恼f:“春雨一定是綠色的,因為春雨一下,田里的秧苗綠了,岸邊的小草綠了,山上的果樹也綠了,到處都是翠綠的?!庇械牟贿@樣認為,說:“春雨是透明的,我把雨滴捧在手里,發(fā)現雨水是透明的,沒有顏色?!焙⒆觽兗硬灰?,還有的說:“老師,我認為小燕子、麻雀、小黃鶯和同學們說的都比較片面。只要春雨一來,大地就變得五彩繽紛,紅的花,綠的草,黑的玫瑰……春雨應該是五顏六色的?!?/p>
看到了嗎?這樣的課堂充滿想象的激情,蓄積著創(chuàng)造的欲望,飛揚著智慧的火花。這樣的召喚引導學生思緒自由馳騁,使學生迸發(fā)出詩的靈感,并放飛思緒、大膽想象。置身于這樣的語文課堂,如沐春風,快樂得想飛翔。
二、靈魂的畫面,馳騁想象
如果說多讀能深刻領悟文章內容的話,那由畫面帶來的情境就是深入其里剖析內容的捷徑。語文課本里直觀、生動、形象的插圖將語言文字轉換成豐富多彩的畫面,由此生發(fā)的想象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美的愉悅,便于正確理解和運用學習內容。在教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時,我有此一問:“同學們,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動靜結合的畫面,把景物和人物融為一體。如果要根據詩意作畫,畫面上要畫些什么呢?”孩子們開始學起古人搖頭晃腦的模樣,答道:“籬落疏疏一徑深,要畫籬笆,還要畫得松一些。因為詩中‘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在總結該生的回答之后,我強調:“還可以畫些什么呢?”孩子們得到了地空導彈,暢所欲言。有人說:“我覺得要畫小路,要畫一條細長的小路。因為是‘一徑深’?!庇腥苏f:“樹頭花落未成蔭。要畫一棵樹,樹上有小葉子,樹下要畫些落花。”有人補充說:“還要畫蝴蝶、小孩,不然怎么說明‘兒童急走追黃蝶’呢?”還有人說:“飛入菜花無處尋。是因為菜花是黃的,蝴蝶也是黃的,分辨不清。而且,蝴蝶最好只畫一部分,露出一點翅膀。這才能表現‘飛入’的意思。”學生的思考孕育著想象,最后我提出要求:“大家都是出色的畫家,現在你們能把這幅《暮春力》畫下來嗎?”孩子們興趣濃濃,認真作畫。
這一系列圖畫不僅讓學生認識了美、感受了美、還創(chuàng)造了美。整個教學過程拓寬了學生廣闊的視野,引發(fā)了學生無盡的想象,激活了學生無邊的潛能,同時深刻體悟了古詩的思想意境。
三、巧妙的故事,發(fā)散想象
在閱讀中,學生往往會從課文的一詞、一句、一標點中獲得想象靈感,以想象的情節(jié)豐富文章的內涵和外延。通過發(fā)散想象,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求得多種設想和答案,既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能力,又深入理解了文本、超越文本。如教學《烏鴉喝水》一課時,我找準切入點,讓學生續(xù)編故事,張開想象的翅膀去學習、去探索。我以“烏鴉把一個一個石子丟進瓶子里,讓水位升高,才喝到水”為切入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展開想象:“如果沒有小石子,烏鴉應該用什么辦法才能喝到水?”要求學生把答案都寫在本子上,全班學習,避免只有少數優(yōu)生得到訓練的現象。這樣,學生的辦法可多了。有的設想把瓶子傾斜,用石頭架起就可以喝到水;有的設想找一根吸管放進瓶子里,就能喝到水;也有的設想把瓶口打破,就可直接喝到水;還有的設想直接用石頭在瓶底打個洞,水流出來就可以喝到了……這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發(fā)散想象中增強思維的多維性。通過長期訓練,必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四、突出的中心,拓展想象
語文課本中大多數課文文質兼美、文字凝練、意境深遠,給人廣闊的想象空間,適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如教學《泊船瓜洲》這一首詩時,我提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春風吹拂,江南又綠,作者的家鄉(xiāng)——南京該是怎樣一派春光呢?我讓同學們閉上眼睛,邊聽老師描述,邊想象作者的家鄉(xiāng)——南京的美好春光。南京是座歷史名城,又是一年春來臨,陽光明媚,春風和煦,綠草如茵,繁花盛開,楊柳嫩綠,春水蕩漾,鶯歌燕舞……好一派江南春光。然后請同學們把自己腦海中浮現的春景描述給大家聽。一幅有動有靜、有聲有色的春景圖便在學生腦海中浮現出來。家鄉(xiāng)如此美麗,誰不思念呢?思鄉(xiāng)之情在學生心底油然而生。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想方設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想象空間,全面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孩子成為想象的天使,在藍藍的知識王國上空風馳電掣、振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