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倩
最 近大家開始講究睡眠質量,也陸續(xù)看到這種主題的書上了暢銷榜。仔細想來,睡覺是占據(jù)人生將近三分之一的大事,該當重視。明代李漁說過,“忙人宜睡,閑人可以不必睡”,這跟我平日體驗差不多。我在學校做行政管理,這些年總是很忙,忙到天天都是星期一,幾乎沒有星期五,有時忙里偷閑哪怕睡上個半小時,也覺得睡眠質量極高,醒來后可以繼續(xù)獻身強校夢。有時好不容易消停了準備周五晚上好好補覺,卻又往往陷身于各種聚會各種娛樂,人生不長良宵苦短哪有時間浪費用來睡覺啊。以致前些時候遇到老中醫(yī),說我四十歲的年齡五十歲的身體,再不好好活著就活不了多少年。說得好兇險,我得小心點。
好好睡覺是正事,但很多人喜歡裝睡。裝睡這件事,起源于孩子。就象歌手陳楚生唱的,“你啊繼續(xù)著裝睡的姿態(tài),盼著最后的驚喜,像幼兒園里午睡的小孩”。這一點不假。我家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長期裝睡,回家時經(jīng)常吹他裝午睡時看到聽到的八卦,比如某老師中午吃了漢堡,某老師的老公最近出差了之類。但真要睡覺的時候,他又開始折騰。特別是去游樂場玩得累了,回家路上興奮勁兒還沒過就開始打瞌睡,他媽媽抱著他哄睡覺,但他打呼前還要迷迷糊糊嘟嘟囔囔反抗幾句:睡什么睡,我不要睡,誰說我要睡?他媽媽說:你是不想睡,但有本事你眼皮兒睜開啊。
裝睡其實不容易,這里頭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其核心秘籍在于裝睡的人叫不醒。《三國演義》中有蔣干盜書的情節(jié),毛宗崗的評點最直白:“周瑜詐睡,是騙蔣干;蔣干詐睡,又騙周瑜。周瑜假呼蔣干,是明知其詐睡;蔣干不應周瑜,是不知其詐呼?!毖b睡裝呼之際,必須有人裝作叫不醒,才能讓這幕好戲圓滿收場。而與周蔣裝睡相配套的計中計諜中諜的系列故事,更令人想起那首詩:你在家中打麻將,打麻將的人在樓上等你;上手喂肥了你的清一色,你喂肥了別人的滿貫。《三國演義》中裝睡的故事不少,包括但不限于曹操裝睡殺了近身侍衛(wèi)以立權威,孔明裝睡以試探劉備三顧草廬的誠意,文聘裝睡以擾亂孫權的攻城決心。難怪俗話說“老不看三國”,那一代人的日子難道都過得這么不實誠嗎?
顯然,裝睡的人不止生活在三國,裝睡的目的也不單是為了騙人。北宋初年,偏安東南的吳越王錢俶被迫追隨宋太祖,“嘗假寐于寢廬”以示內心不服。宋太祖卻不動聲色待之以禮,直到那年血戰(zhàn)逼降太原的割據(jù)勢力后,才趁機話里有話地警告錢俶:“卿能自惜一方,以圖籍歸朝,不血于刃,乃為嘉也”。言外之意是,你裝睡的意思我明白,但要不要裝下去你得看著辦。
錢大人當然是聰明人,從此死心塌地全面歸順趙宋王朝??磥?,裝睡有時是表明一種態(tài)度,而裝睡的人也未必叫不醒。
說到錢俶裝睡,裝的無非就是一些事關君臣地位勢力范圍的小事,其實沒有什么趣味。真正有點趣味的還是他爺爺,老一輩的吳越王錢镠,這位武夫出身的錢爺爺偏偏還有一副柔腸。他有一位王妃是臨安人,每年寒食都要回臨安省親。有年這王妃省親遲遲未歸,到了春色將老時,思念心切的錢爺爺就寫信過去催促,說是“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短短兩句,九字而已,白描手法,其心可鑒,歷代文青莫不為之激賞,連蘇東坡也曾寫下三首《陌上花》追述其事。這究竟是高手總在文壇外,還是粗人妙手偶得之?作為當代文青,誰也不要問我這個問題,否則我也裝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