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
教育有著自身的使命,從個人的角度來看能夠提高人的素質,使人的潛能得到激發(fā),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可以使社會更加文明,但教育成果的取得關鍵是教師,執(zhí)行教育使命的是教師,所以如果我是教育局長,我采用的辦法是用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激發(fā)教育者的工作熱情,提高對教師的服務質量為突破口,來達到改變教育現(xiàn)狀,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
一、提高身體素質
大力提倡教師參加體育運動,使身體素質達標,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由于教師的職業(yè)特點,他們起早貪黑,終日奔波于家校之間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他們在奉獻自己青春的同時,照亮了別人,也“燃燒”了自己,現(xiàn)在多數(shù)教師的身體狀況都令人擔憂,據(jù)筆者從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了解,一個有二百名教師的鄉(xiāng)鎮(zhèn)中,近幾年有數(shù)名教師沒能堅持到退休,倒在了講臺上。在一次體檢中發(fā)現(xiàn)各種疾病的竟然占半數(shù)以上,居于前幾位的是“三高”、心臟病、肩周炎等,這些身體上的疾病有些是比較嚴重的,使這些教師不得不離開講臺,“專業(yè)”養(yǎng)病,更多的是帶病工作,這樣既拖垮了自己的身體,也使工作難以有突破,不少教師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五十歲以上的教師中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花了眼,他們在批閱作業(yè)時就非常困難。把教師的身體養(yǎng)好是保證教育質量的最重要方面。身體是教育的本錢,雖然多數(shù)教師也知道身體不好,但沒有習慣性地堅持鍛煉身體,如果用制度進行引導,這項制度即使過于嚴苛,廣大教師也會非常支持的,因為這對教師有利。他們會理解上級的良苦用心。鍛煉可以分為早中晚三次,早晨中午課間與學生同時鍛煉,既鍛煉了自己的身體,也在學生面前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晚上可以開展教師活動達到鍛煉目的。
二、促進教師成長
要讓廣大教師在促使學生素質提高的過程中,使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在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才的同時,自己也能夠成功,在過去提倡無私奉獻,現(xiàn)在我們提倡奉獻的同時實現(xiàn)個人的成長,使每名教師即使不能成名成家,但也要達到一定的水準。教育部門育名師,名師建名校。作為教育主管部門,必須為廣大教師提供更多的成長的機會,比如各種培訓和學習,現(xiàn)在有一種趨勢就是凡事總是以領導為先,同樣是學習,領導雖然學習了,但并沒有用于具體的教學中,聽聽而已,這種學習就自然是無用的,相反,有許多基層的教師渴望這種學習的機會卻得不到。在學校中各種資源有時是擺設,如圖書資料,各種教學儀器,并不能為教師所用,這樣不但不能促進教學,還對教師的成長不利,如同有充足的養(yǎng)料,但并不能有效使用,資源的浪費也使廣大教師不能有很多提升的機會。
同時,我們工作中的宗旨并沒有把發(fā)展教師和成就教師當作我們的重要目標,我們平時只盯著學生的學習與學校的管理,這樣就造成為了完成學校的管理和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忽視教師的成長的情況,許多教師終日投入到具體的教學當中去,默默奉獻但許多年過去了,最終還是一名教書匠。廣大教師也沒有提高自己的意識,只是按照上級的安排進行工作,他們最大的愿望莫過于能夠評職晉級,使自己工資提上去,但這都難以使廣大教師在思想境界上有大的提升,業(yè)務水平有明顯的飛躍。
用教師的成長來帶動教學質量的提升,是一種雙贏的選擇,也能與廣大教師的心意相契合,這樣,教師的工作熱情也會更為持久。
三、減輕教師負擔
我們平時總是把減輕學生的負擔放在口頭上,結果越減越重,以至于再也不提減負,其實,學生過重的負擔都是教師負擔過重的轉移,從學生的負擔可以看出教師的負擔,因為學生是教師的影子。廣大教師在具體工作中擔當著多重的角色,比如教學工作是常態(tài)工作,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與廣大教師“不沾邊”的事情,比如在一些地方盛行著不正之風,如強訂校服、交保險等,多數(shù)時候并不是教師的意思,而是一些基層領導的安排,這樣,教師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做一些與教學無關的事情,許多教師心不甘情不愿。
現(xiàn)在多數(shù)管理者雖然是本著素質教育的原則來安排各項活動,但并不能讓學生親自參與,而成了教師代辦的事情,一項活動下來之后,教師忙得不可開交,做計劃訂方案,各種總結等都要記錄在案,但工作并不能落到實處,只能人為地增加教師的負擔。特別是一些鄉(xiāng)鎮(zhèn)中心校,各種檢查名目繁多,一年檢查幾十回,教師做的各種資料比其本身寫的教案都多,如此下去教師總是做一些面子上的事,就不可能全身心鉆研業(yè)務,更不可能提高教學質量。
減輕教師負擔,就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與教學無關的事務,讓教師安心從事教學工作,從事教學研究,同時要減輕教師的心理負擔,不少教師心理焦慮,影響著教師的身心健康,更影響著正常教學工作的開展。
假如我是教育局長,無論出臺什么措施都必須建立在人文關懷的前提下,讓廣大教師感到制度的關愛,從而覺得舒心,這樣,就能激發(fā)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配合制度的落實,提高教師執(zhí)行力,使教師更為積極投入,把教育質量提高上去,完成教育使命。
(作者單位:安徽太和縣桑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