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忠彬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想和大家首先分享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聚會。面對著許多獲獎者,人們最想知道的是:他們是怎樣走上獲獎的道路的?有人向一位白發(fā)蒼蒼的獲獎者問道:“你在哪一所大學,哪一個實驗室里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里。他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呢?他的回答是:“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齊整,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會的就是這些東西……”
聽完這個故事,我想大家都會有很多的感觸,原來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竟會對一個人的成功產生這樣重要的影響,有的同學甚至會產生這樣的意識:要想獲得諾貝爾獎也不難,這位老科學家所說的事情我們也可以做到。是的,同學們,只要我們像這位老科學家一樣養(yǎng)成關注細節(jié)的品格和習慣,從小處入手,在細節(jié)上做文章,我們的人生同樣可以收獲不一樣的精彩。
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細節(jié)往往被我們所忽視。學校樓梯的每個臺階中間都畫有一條黃色的上下行分界線,樓梯拐角處也寫著“靠右行”的溫馨提示,為的是能讓大家行走時樓道不擁擠、不危險。你觀察到,注意到,又做到了嗎?
近期,各班都在辦展板,有些同學隨手就把上期的作品撕下扔在地上而不清理,讓整潔的走廊變成了一片狼藉的垃圾場,這些同學中有你嗎?還有些同學在擦上期的壁畫時擦出外墻,導致潔白的墻壁上紅一塊、紫一塊。校園墻壁上的“讓書香溢滿校園”“爭做五好少年”等宣傳欄真很漂亮,可卻留下了許多同學的手印或故意刻畫的痕跡。這些同學中又有你嗎?
教室門口,幾把掃帚倒在地上,讓整潔的教室看上去是那么不協(xié)調,你進門時是若無其事地避開它,還是毫無顧忌地踏過去,或當球將他一腳踢開?位于教學樓大廳墻西側有一塊大版面,上面記錄了每個班級的各項得分。這上面的分數(shù)每周一換,你有沒有抽出3分鐘甚至1分鐘來觀察一下本班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哪些地方需要保持?……
同學們,我們古人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不要小看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良好的行為習慣其實就是這些平凡的、具體的、零散的細節(jié),它可能就是一句話、一個動作……細節(jié)很小,容易被人們所忽視,但它的作用不可估量。有些細節(jié)會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愛因斯坦曾說過,“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忘掉學校教育后所剩下的東西”。在老師看來,這剩下的東西就是良好的習慣和行為品格。
作為一名正處于習慣養(yǎng)成關鍵時期的小學生,我們就是要用細心的眼睛來觀察每一處細節(jié),做好每一處細節(jié)。不要隨意踐踏草坪、亂搖小樹;不在教學樓內大聲喧嘩、跑跳、打鬧;升、降國旗時要起立站好敬禮,不能說笑、行走;吃飯時不浪費糧食;不在教室和校園內亂丟垃圾;不欺負小同學,不和同學打架、不罵人……
同學們,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從現(xiàn)在開始,讓我們做一個有心人,注重細節(jié),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讓自己的人生綻放出美麗的精彩吧!
(作者單位:山東滕州市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