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寶琴
摘 要: 有效教學是每個老師在教學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難題。面對不同的學生,如何打開學生的心門進行有效教學是每個老師必須探討的問題。只有有效教學才能真正達到國家、學?;蚶蠋熛胍_到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是多方面,因為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發(fā)展有深遠的意義。無論學生將來想在哪方面取得成就,語文閱讀能力都是一塊墊腳石,一個不具備基本閱讀能力的人在各方面都會遇到障礙,況且語文作為國學,閱讀能力在語文學習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阻礙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因素分析
1.1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傳統(tǒng)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法通常是在學生閱讀后,按照講義準備的內容,對文章的主旨、各段進行分析,然后劃分段落,對課文中的一些具體字詞句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法是灌輸性教學,以老師為中心,課堂是老師的講解實踐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課堂中很少有自己的聲音。這種本末倒置、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閱讀課中表現不積極,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長此以往,學生甚至認為有一本教材講解可以取代上閱讀課。文章的過度分析會消減學生的閱讀興趣,文章也會失去原有的美感。
1.2學生的閱讀意識有待提高。
學生的閱讀意識不強是阻礙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提高的直接因素,我們從小就學習漢語,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習漢語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但正因為如此,學生反而不重視閱讀能力的提高。因為學生認為閱讀是輕而易舉的事,盲目地自大自然阻礙學生真正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使得學生錯失很多提高閱讀能力的機會。其實學生在每個年齡階段都有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只是缺乏家長或老師的引導,又缺乏閱讀意識,因此閱讀能力得不到發(fā)展。而普遍閱讀意識的缺乏,使得學生閱讀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得不到解決,目前學生閱讀中普遍出現閱讀量不足、閱讀無條理、閱讀盲從,閱讀不主動的問題。正是學生的自大心理,以及閱讀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阻礙了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1.3閱讀環(huán)境有待改善。
在學校中很難發(fā)現學生拿著書本在草坪上或在課后認真地閱讀。整個大的閱讀環(huán)境其實是不利于學生閱讀的,進而不利于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許多家長忙于工作很少和孩子一起閱讀或引導孩子閱讀,所以無論是學校還是家中的閱讀環(huán)境都有待改善。當整個閱讀環(huán)境得到改善,學生能主動閱讀,閱讀能力得到提高時,無疑為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大環(huán)境。
2.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分析
2.1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發(fā)展教學思維。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其實沒有固定的模式,對于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性格的學生,教學方法應隨著學生的變化而改變,而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也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但總體而言多樣的教學法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老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課堂以老師為中心、老師講解為中心調整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發(fā)言為中心。例如在教學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時,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分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對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中的某一印象深刻的段落進行分析,或者討論自己家鄉(xiāng)的冬天和老舍筆下的冬天有何異同,最后讓學生發(fā)出自己的聲音,站到講臺上對自己小組所討論的內容進行展示。只有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才能激發(fā)他們閱讀課文,主動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蛘咴诶蠋熤v解這篇課文時,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段濟南冬天的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老舍在課文中所描繪的濟南的冬天。
在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應學會讓學生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只有讓學生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說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老師才能及時給學生做出反饋,發(fā)現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但老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不應隨意批判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應引導學生,讓學生保留自己的合理觀點,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而不是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只是記住標準答案。其實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不是為了把學生培養(yǎng)為應試教育下的考試機器,每篇課文都能遵照標準答案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而是讓學生愿意閱讀,學會閱讀并且在閱讀中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培養(yǎng)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2.2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使其主動閱讀。
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讓學生主動閱讀,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當然這不能只是口號,所謂視野決定競爭力,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應該讓他們見識到世界各種書籍的廣博,真正意識到浩如煙海的書籍,看到自己的渺小,從而認識到書籍真的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真有黃金屋,也能主動地在各種書籍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書閱讀。在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中興趣有重要的地位,只有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才能發(fā)現閱讀的樂趣,而樂于閱讀才能樂于學習與閱讀相關的知識,才能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學生的主動配合,主動學習無疑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巨大動力。其次,在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中,應該不止著眼于課本中的課文,可以在了解同學的興趣后,推薦一些有趣的書籍給學生。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談談讀完書籍后的感悟,這種平等的交流有利于課堂教學互動,而同學間也可以交談各種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只有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讓學生主動閱讀,發(fā)現閱讀的樂趣與重要性,才能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2.3改善閱讀環(huán)境,營造閱讀氛圍。
改善閱讀環(huán)境,首先要增加學校圖書館的藏書量,有了多種可以選擇的書籍才談得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學校中可以建立一些以自然環(huán)境為背景的遮風擋雨的室外閱讀角落,例如在小花園的附近建立一個小亭子,人們可以在其中閱讀,甚至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到亭子中暢談各種書籍的讀書心得。再者學校也可以開設一些讀書活動,例如校讀書月的開展,但這些活動不能只是形式而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在班級進行投票,選出幾本好書,而大家可以有選擇地對這些書籍進行閱讀,最后在班中進行相關書籍的知識性問答競賽,以游戲的形式對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評估,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寫讀后感,最后成立一本校刊,專門刊登學生閱讀中的體會。而教師可以和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閱讀中,這種讀書氛圍的建立使得閱讀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學生在日常閱讀中遇到的難題可以帶入課堂,學生和老師一起解決這些閱讀中的問題,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3.結語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項長期、繁重的任務,因為影響閱讀能力有諸多因素。要提高初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要關注課堂內的教學還要涉及課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提高,學校家庭的社會大環(huán)境會影響學生的閱讀,因此為了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要多方努力與配合,只有從長遠的角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最終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胡冬芹.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東方教育,2014(6):222-222.
[2]毛婷婷.淺談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46):22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