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曹利
摘 要: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種起源于美國哈佛大學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得到了整個教育界的重視,這種生動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應用在各科教學中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條件、民風民俗都有其特殊性,導致本地學生的學科知識薄弱,知識面狹窄,在民族地區(qū)的學校教育中,高中課堂上使用案例教學法非常必要。高中政治理論性強,趣味性不足,恰到好處的案例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高中思想政治課 案例教學法 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加深認識、提高參與當代社會生活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想政治素質(zhì)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政治課就是死記硬背的“背多分”的老思想。綜合運用各種手段,采用多重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把課本中的馬克思主義觀點同時代特征相結(jié)合,加強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導與注重學生特點相結(jié)合,建構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引導學生運用政治理論解讀和分析時事材料,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并用于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實踐。
少數(shù)民族學生由于本土宗教觀念、民風民俗及語言文字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對于世界、人類、社會都有深刻理解和認識,反映于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導致很多基本概念復雜化,簡單原理深奧化,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進行講解、分析、論證,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把握基本概念,運用基本原理,解答相關題目。現(xiàn)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試述案例教學在政治課堂上的作用。
一、理論基礎
案例教學法古已有之,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學記》中就有“罕譬而喻”的教學思想,即通過講解、分析例子,讓學生明白一定的道理。在西方,案例教學法課追溯到古希臘,蘇格拉底“啟發(fā)式問答法”,把自己比喻成是“助產(chǎn)婆”通過舉例和提問,促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yǎng)學生能力。案例教學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師資培育的重視,尤其是1986年美國卡內(nèi)基小組(Carnegie Task Force)提出《準備就緒的國家:二十一世紀的教師》(A Nation Prepared:Teachers for the 2lst Century)的報告書中,特別推薦案例教學法在師資培育課程中的應用,并將其視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教學模式,而國內(nèi)教育界開始探究案例教學法,則是1990年代以后之事[1]。
二、實踐探索
在進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課題的講解時,我首先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小段選材自電影《康定情歌》的錄像。該片段講述了在修建川藏公路時,一名來自江蘇的工程師,救了康定縣城里的藏族頭人,頭人向工程師許諾給予一樣物品以示感謝。工程師看到頭人身后跟著的奴隸達娃雙腳套著沉重的鎖鏈,就提議頭人將達娃解放。工程師滿以為將達娃解放幫助其得到了自由,自己也算幫了大忙。但是幾天后,達娃找到工程師,表示自己無家可歸,希望能被收留,得到一個容身之所。工程師陷入了沉思,答應了達娃的要求,并拿出大錘,砸斷了達娃腳上的鎖鏈。故事到了這里,響起了一個驚天大雷,在雷聲轟鳴中,我按下了停止鍵,畫面停在了此處。
學生們還沉醉在故事情節(jié)中,我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藏族頭人和達娃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這種關系能改變嗎?
2.達娃得到了自由,為什么反而無家可歸了?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工程師,你打算怎樣幫助她?
3.為了解決故事中的問題,如果你是國家領導人,覺得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政策對待不同民族之間的關系?
4.對比我們現(xiàn)在和過去的生活,討論我們的家鄉(xiāng)在新中國成立后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班上的學生都是少數(shù)民族,所以他們對這個影片都有很深的感觸。學生分為四個小組進行討論,學生在激烈的爭論之后,綜合得出了以下結(jié)論。
1.達娃和頭人之間的關系可以改變,而且必須改變,因為人生而平等,必須打破階級觀念,建立新的制度,才能徹底改變達娃的地位。
2.達娃自由后,應該建立后續(xù)相關的制度保障她的各項權利。
3.不同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全國各民族應該團結(jié)、互助、和諧生活。
4.在黨的領導下,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享受了很多優(yōu)惠政策,經(jīng)濟發(fā)展,政治文明,雖然與發(fā)達國家有一定差距,但是比起新中國成立前,老百姓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文化教育醫(yī)療也進步了很多。
雖然學生是在我的引導下得出這些結(jié)論,但是這個案例給他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而且他們在討論過程中對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有了深刻理解。接著我?guī)ьI同學們進入新課學習,效果極佳。
三、教學反思
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特殊民風民俗、生活習慣造就了本地學生特殊的思維模式,對他們一味灌輸枯燥的理論知識,不僅毫無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傷害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應多收集他們生活中的實例,運用案例教學法讓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思考,讓學生在學生群里內(nèi)部爭論,各種不同的思想碰撞。在學生爭論過程中,老師從中點撥,分析,引導他們得出理智的結(jié)論,并與教材知識相結(jié)合,和學生共同梳理出知識框架結(jié)構和理論體系。
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常規(guī)教學方法,在操作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完善,增強所選案例的趣味性和時效性,以期切合考試熱點,幫助學生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編訂.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
[2]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2.
[3]靳玉樂.案例教學原理[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