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綠意
帶領(lǐng)孩子親近大自然,是許多英國家長和教師熱衷的活動。英國人普遍有個有趣的共識:熱愛大自然的人,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英國成年人常常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孩子與大自然親近。
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孩子,滿耳聽到的是噪音,滿眼看到的是光怪陸離的色彩,更不用說吸入肺葉的都是有毒的工業(yè)或交通廢氣了。于是英國家長們便紛紛利用周末或節(jié)假日去山間、水邊走走,讓孩子們親眼觀察田野是如何向人類提供糧食、蔬菜和水果的;森林是如何向人類奉獻木材和更為寶貴的新鮮空氣的;江河湖泊是如何向人類供應水源以及魚蝦等水產(chǎn)的;大山是如何向人類敞開自己的懷抱呈獻上無價的礦藏的……
由此,孩子們不僅會學到許多書本里和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一種對大自然的巨大感恩之情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油然而生。
這也不失為一個滿足孩子熱愛自然的好方法。英國家長會在家里添置一個魚缸呀,養(yǎng)幾盆小花呀,喂養(yǎng)幾只小動物呀等等。孩子們在與動物、植物的親密接觸過程中,自然會對大自然產(chǎn)生越來越親密的感情。
現(xiàn)在,英國家長給孩子買的玩具漸漸變少,而購買的科學儀器卻逐漸增多。英國家庭安裝在房頂上的天文望遠鏡比比皆是,為的是方便孩子探索星空,并由此讓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對浩大繁復的宇宙的構(gòu)成和來源作深刻的思考。英國家長也會有目的地引導孩子閱讀跟大自然有關(guān)的圖書,教會孩子通過書籍來解答疑難、查詢資料,由此也增添了對大自然的崇敬、向往和好奇。
英國家長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有關(guān)大自然的活動。“兒童水鳥畫”比賽則每年都吸引數(shù)以百萬計的英國孩子和家長的熱心參與。當然參賽者在創(chuàng)作之前必須對各種水鳥滿懷愛心地進行耐心、細致的觀察研究。曾榮獲過大賽第一名的約尼爾披露,為了能把蘇格蘭翠鳥畫得栩栩如生,他在父親的幫助下利用長焦距鏡頭相機,花了整整一個暑假的時間,拍攝到了1000余幅翠鳥的照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期間他沒有讓一只翠鳥受到傷害,甚至哪怕受到驚嚇。
英國地處溫帶,本無熱帶雨林,但倫敦23所小學的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家長的鼓勵下,利用一家廢棄的展覽館,成功地“制造”了一片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的熱帶雨林,專供各地同齡人前來參觀。
人造雨林的總設(shè)計師是12歲的布魯卡。他介紹說,雨林中生長的40多種熱帶植物來自南美、東南亞和中非等地區(qū),還有一片300平方米大小的小沼澤地——在人造陽光的照射下,沼澤地騰起陣陣水氣,腐敗枝葉散發(fā)出的氣味迎面撲來。突然一聲悶雷炸響了,瓢潑大雨接踵而至。到了夜間,各種各樣的蛙鳴蟲吟不絕于耳,而舉頭一望,透明的夜空中掛著一輪明月……當然,家長協(xié)助創(chuàng)辦該人造雨林不是為了好玩,而是增添孩子們對大自然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