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鑫
一年一度的暑假已經(jīng)到了,學生們好不容易摘下了沉重的書包,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又接踵而來。相比國內較為單一的假期生活,國外的中小學生們又是如何度過暑假的呢?看過世界各國人們對暑假的不同認識,你是否在“如何安排孩子的這個暑假”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呢?
參與社會實踐是美國中小學生很重要的暑期活動。孩子們會去參觀警察局、消防隊等,他們會接觸那里的工作人員,與他們聊天,還會被準許嘗試使用各種工具。通過此類活動讓學生們更好地認識警察、消防員和軍人等職業(yè)。
社會實踐還包括各種社區(qū)公益活動。暑假里,在各個社區(qū)幾乎都可以看到當義工的學生,他們幫助社區(qū)打掃衛(wèi)生、去醫(yī)院照顧病人、到動物庇護所照顧小動物等,也常??吹接袑W生在當?shù)氐牧骼苏呤樟糁行臑闊o家可歸的人做飯,或者用油漆刷陳舊的建筑物。據(jù)統(tǒng)計,美國12歲以上的青少年有60%以上的人參加過各種義務服務活動。
美國家長普遍認為,讓孩子參加這些活動并不在于習得各種技能,而是讓他們從中得到歷練,從小培育對社會的責任感和公益精神,讓他們在未來的個人進取和盡社會責任之間游刃有余。
日本中小學生每年的暑假是從7月底至9月初。幾乎所有的學校會在暑假開始的時候教學生游泳,然后吸引學生參加各種興趣培訓班,如“料理教室”“林山學園”等。此外,還有各種由學生自發(fā)組織的俱樂部,種類涉及足球、爬山、樂器等,每個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參加。這些俱樂部在假期也會組織“合宿”,即集體去海邊或山地旅行,成員吃住都會在一起,孩子們的集體觀念可以由此形成。
為提高抗震技能和意識,暑假期間,一些機構會舉辦模擬地震活動,在社區(qū)布置模擬地震設備,讓學生較真實地體驗地震場景,讓他們從中掌握很多抗震知識。
日本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組織每年都會組織很多社會活動,學生們也可以選擇參加這些活動,比如讓孩子去鄉(xiāng)下農民家庭參觀或者種菜、插秧,讓他們了解糧食是怎么來的;組織學生參觀工廠、科學館等地方;組織學生回收垃圾,進行社會現(xiàn)象和環(huán)境觀察調查等等。
外出旅游是法國中小學生暑假生活的一個重要項目。暑假期間,法國學生們通常都會跟著父母去度假,近一些可以去郊外或周邊城市,遠一些到歐洲其他國家,也可以坐飛機到美國、加拿大。他們通過旅游開闊了眼界而且還掌握了一兩門外語,他們認為旅行能夠幫助他們順便熟悉英語、意大利語或德語,這比在語言學校學習外語來得更有效。
在很多法國家長看來,旅行不完全是消遣,而是與教育聯(lián)系起來,通過放松式的旅游實踐,施行啟發(fā)性的教育,讓學生增長見識,培育他們的能力,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比如盛產葡萄酒的法國西部地區(qū),每年都能吸引大批學生來這里參觀,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們不僅可以在酒廠學習做葡萄酒,還能對法蘭西民族的歷史和傳統(tǒng)進行具體而形象的了解。
法國一些社會團體有時會發(fā)起獻愛心活動,通過募捐收集資金,把沒有外出旅游機會的低收入家庭特別是移民家庭的子女組織起來去做短期的外地旅游。
在德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會在暑假前發(fā)售一種假期證。憑這個證件,中小學生可參加青少年局的所有活動,免費參觀動物園、博物館、天文臺、科技館及各類名勝古跡,購買低價門票參與騎馬場、電影院、音樂廳、體育活動場所以及青少年活動中心提供的各種興趣課程。此外,憑假期證乘坐市內公交車一律免費。
德國的中學生還會選擇利用暑假打工,通過勞動掙零花錢。一些小鎮(zhèn)上居民訂閱的報紙、雜志的發(fā)送,在暑假里全部讓學生挨家挨戶去完成。他們腳蹬滑輪鞋,在大街小巷間來回滑行。有些學生代郵局把商家廣告送到每家每戶的信箱內,也有一些學生去餐廳當服務生,還有一些學生則頂著酷暑賣雪糕等等。他們一個假期里的勞動報酬,可以買一輛簡易、輕便的自行車。通過打工,德國的中學生們對通過勞動獲得報酬有了親身體會,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融入社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俄羅斯的中小學生通常需要和家長共同商議如何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暑假,而家長們也盡量將自己的年休假安排在孩子的暑假期間。在俄羅斯,有一種度假方式比較流行,那就是把孩子送到鄉(xiāng)下或位于市郊的別墅。
每年五月長假一過,莫斯科市民開始到別墅耕作。他們在那里栽花、種菜,盡享與大自然擁抱的快樂。暑假期間,父母們就把孩子送到農村或別墅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兒,比如種菜、收獲水果、照顧小動物、給小鳥安裝過冬的小木屋、修理籬笆和蓄水池等等。有些家長還將孩子帶到森林去采蘑菇,教會他們掌握識路和辨別各種野生漿果的能力。俄羅斯大部分家長的觀點是:勞動能讓孩子們的體格更健壯,同時也讓他們養(yǎng)成愛勞動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