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 吳玉芝
正是冰天雪地的嚴冬,在美國新澤西的鄉(xiāng)下,每天都可以見到一群群大雁在天上橫空布陣。它們排成整齊的行列飛行,時而組成一個“一”字:時而形成一個“人”字。在國內(nèi)的北方,大雁早已南飛遷徙,而在這里,卻形成了一道奇特壯觀的風(fēng)景線。
誰都知道,大雁對于氣候的變化反應(yīng)靈敏,有年年遷徙的習(xí)性。當(dāng)年唐太宗在山西汾河賦詩云:“不識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唐代杜牧在《贈獵騎》中呼吁:“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因為史上有“鴻雁遷徙傳書”和“箭射飛雁”的故事。在我國的華北農(nóng)村,至今流傳著:“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雁來雁準來”的民謠。雁南飛,雁南飛,“八月初一雁門開,鴻雁南飛帶霜來”。秋去春來,本是大雁遷徒的生活習(xí)性。但是,當(dāng)我在異國他鄉(xiāng),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冬季,第一次在雪后的天上、地上、水上和房前看到拒絕南飛的大雁時,我驚呆了。
看看它們舒服的樣子,仿佛是在沐浴春風(fēng)。開始我以為,是不是天氣還不夠冷,延緩了遷徙的時間。可是,偏偏趕上美國受強冷空氣影響,東部地區(qū)天氣出奇的冷,當(dāng)時氣溫在零度以下。入冬以來連降十場大雪,嚴重時,高速公路關(guān)閉,商店超市關(guān)門,學(xué)校停課,公司職員在家辦公……然而,就是在這種惡劣的環(huán)境下,每天仍然能看到大雁時而在湖邊銜泥弄草,在后院草地覓食,在藍天翩翩起舞,靜臥雪中不動……
作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科考委員會的一名工作者,眼前的景象不禁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大雁為什么不遷徙?難道它們不怕冷嗎?在漫天皆白銀雕玉砌的雪鄉(xiāng)里,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呢?帶著一連串的疑問,我一方面查閱資料,并向當(dāng)?shù)赜薪?jīng)驗的人士請教;另一方面也經(jīng)常在附近觀察記錄并拍攝冬季大雁的生活習(xí)性,漸漸弄清了大雁為什么不遷徙的緣由。
首先是因為氣候變暖。遷徙是鳥類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不僅有遺傳和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是對外界生活條件長期適應(yīng)的結(jié)果,與氣候、食物等生活條件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過去,美國新澤西、紐約的大雁也遷徙,變成留鳥只是近些年的事情,主要原因是氣候發(fā)生了變化。
據(jù)報載,2006年11月~12月,紐約、新澤西州溫暖如春,平均溫度10攝氏度左右,最冷時為0攝氏度。這樣的氣候,雖不能給孩子們帶來打雪仗的快樂,不能給賣冬裝的老板們帶來多少效益,然而,對于天鵝、大雁等候鳥來說,卻是百年不遇的好天氣。氣候變暖,使它們忘記遷徙。
2007年1月7日,《人民日報》發(fā)表評論員文章指出:“1月6日,在美國紐約,兩名身著夏裝的市民在街頭遛狗。紐約今冬遭遇罕見暖冬,2006年11月和12月片雪未下,這是1877年以來首次出現(xiàn)這種情況。氣象專家分析說,厄爾尼諾現(xiàn)象是導(dǎo)致這場暖冬的主要因素?!?/p>
隨著全球氣候不斷變暖,美國東部氣溫也是連年居高不下。大雁逐漸適應(yīng)了這里的氣候,再不必為遷徒而歷盡萬苦千辛。當(dāng)?shù)厝藗円步o了它們最溫暖的擁抱,讓它們在這里快樂地度過嚴冬。
其次是由于吃喝不愁。大雁又稱野鵝,屬天鵝類,品種有鴻雁、灰雁、豆雁和黑雁等,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nèi)壕佑谒?、湖畔、灘涂、草地等地,主食樹葉、細根、種子等等。由于水秀、林多、草密,大雁吃喝不愁,這為大雁從候鳥變成留鳥提供了良好的越冬生存環(huán)境。到了冬季,田野里收割的牧草在原地越冬存放,還有各種農(nóng)作物的秸稈,如玉米秸、大豆秸、花生秧等,都給大雁覓食帶來方便。
在離我們家不到5公里的杜克湖內(nèi),還有紐約的大雁湖,都棲息著成千上萬只大雁。無論你在春夏秋冬何時走進這里,都可以看到數(shù)不清的大雁和一些鷗鳥,或展翅低飛、或競相追逐、或低頭覓食、或高空盤旋,你會被這里的景觀所吸引。這里的人們非常友好,與大雁和睦相處。經(jīng)??吹接腥四檬澄镂顾鼈?,從未發(fā)現(xiàn)有人捕殺大雁的現(xiàn)象。
當(dāng)數(shù)九嚴寒天氣特別冷時,大雁有時會在住戶窗前房后棲息。主人非但不驅(qū)趕,還會熱情地歡迎它們,有時還為大雁備足所需要的食物與飲水。
再有就是大雁自身有御寒羽絨。對于候鳥變成留鳥,春夏秋三季好說,到了冬季怎么辦,這正是我最為關(guān)心和想弄清楚的問題?!疤煊胁粶y風(fēng)云”,偏偏又趕上這次赴美探親,天氣異常的冷,雪又出奇的大,嚴重時積雪的厚度超過半米。到處銀裝素裹,天地一片蒼茫。在這種惡劣的天氣下,大雁是怎樣進食、休息、起飛、降落和睡眠的呢?我向一位在此居住多年的資深教授請教,老人家告訴我,大雁有羽翎、羽絨可防寒保暖,在冬天湖面不結(jié)冰時,它們在湖里自由自在地游泳,感覺好像在泡溫泉。另外大雁在遷徙時,也有禁食功能。幾千公里的漫長旅途,只有起飛、降落和停歇,沒有時間到處覓食。當(dāng)然在入冬前三季,大雁早已把營養(yǎng)儲備好。所以,遇有幾天不吃不喝,是沒有問題的。
真是天賜良機,就在連降大雪的日子里,有20多只大雁由天而降,就落在離我家不遠的斜坡雪地上。之所以降落在這里,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地處高處斜坡,視野比較開闊;二是附近有一塊被鏟雪車師傅特意清理的雪地,為大雁覓食提供方便。好幾只大雁在裸露的野地里覓食,一個多小時后就到旁邊的雪地里趴臥休息。開始我以為,它們休歇一會兒便會飛走,但事實證明,我的判斷是錯誤的。它們從白天到夜晚上就待在這里,第二天依然如此,兩天兩夜不吃不喝,偶爾有輕微地擺動。大雁的警惕性很高,無論是休息還是睡眠,都有大雁輪流負責(zé)警戒,如果遇到襲擊,則會鳴叫報警。而到了第三天的早上,大雁們迎著初升的太陽,飛向天空……
疑問雖已弄清,我還是希望盡快穿過冬天的走廊,讓大雁張開翅膀,迎接百花盛開的春天。
??重要的研究價值。然而,由于氣候的變化、環(huán)境的污染和人為的濫捕濫殺等,越來越多的兩棲動物受到極大的破壞。對此,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組織發(fā)表公報指出:兩棲動物是目前世界上生存環(huán)境最為嚴峻的類群。為了拯救兩棲類動物,當(dāng)前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制定全球保護兩棲類動物行動計劃;二是積極采取措施,阻止對兩棲類動物傳染病的傳播;三是加大力度,保護好兩棲類動物的棲身之所。希望上述措施落實后,能使兩棲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