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興
未能拿下中國香港隊,僅僅以0比0戰(zhàn)平對手,中國足球隊在世界杯預選賽的前景有些模糊,甚至可能無緣下一階段12強賽。深圳的球場里響起“下課”的喊聲,主教練佩蘭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外界批評的焦點。佩蘭究竟怎么了?中國隊究竟怎么了?
中國隊盡管在香港隊身上丟掉2分,但隨后在與馬爾代夫隊的比賽中還是拿到了想要的3分。不過,圍繞著中國隊的話題卻未平息,包括佩蘭是否應該下課也在網上熱炒。很多人都對中國隊的表現提出批評,甚至質疑“這個佩蘭還是年初在亞洲杯賽上率隊三戰(zhàn)三捷的那個主教練嗎”。其實,佩蘭還是那個佩蘭,發(fā)生變化的并不是佩蘭本人,而是周圍的環(huán)境、心態(tài)以及球員自身目前的狀況。
佩蘭在去年6月份正式接手中國隊,展開第一期集訓之后,各界對于新帥還處于觀察之中,一方面是對佩蘭的情況不了解,不知其深淺,加上對前任卡馬喬的“厭惡”以及對臨時代理主教練傅博的“不信任”,既然來了一個老外,就先接受。另一方面,外界對中國隊沒有奢望,普遍信心不足,不看好在亞洲杯賽上的前景,期望值較低,因而,對佩蘭少有過分的言語及苛求。
在這樣的環(huán)境和氛圍之中,中國隊卯足了勁,渴望打好亞洲杯賽。結果,他們出人意料地三戰(zhàn)三勝,以小組頭名晉級八強,最后只是輸給了東道主澳大利亞隊,這個成績令人欣喜。于是,外界的環(huán)境、球隊氛圍以及心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并逐漸開始神化佩蘭,將其慢慢推上了神壇。至今年4月中旬,世界杯預選賽分組抽簽揭曉之時,國內出現前所未有的盲目樂觀,有輿論甚至認定中國隊進入12強賽“毫無懸念”。
其實,進入亞洲杯八強并不表明中國足球發(fā)生質變,無論球員的質量、優(yōu)秀球員的數量、隊伍的技戰(zhàn)術水準等,中國隊只是回歸到正常,尚未提升到亞洲頂尖。盡管高層重視,足球改革的文件相繼出臺,俱樂部掀起“燒錢”新高潮,中超聯賽的精彩程度有很大提高,但主要是因為外援的質量明顯提升,中國本土球員的技戰(zhàn)術水平并無突飛猛進的變化。頗能說明問題的是在今年上半年的亞冠聯賽中,中超四強只有廣州恒大與北京國安小組出線,只有恒大一家進入八強。與賽季前投入甚至不及中超一家俱樂部1/3的韓國、日本俱樂部相比,中超差距非常明顯。
可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認和面對技戰(zhàn)術水平并沒有實質性突破這一事實,因此產生諸多不切實際的幻想,指望著中國隊能夠進軍俄羅斯世界杯,40強賽尚未開打,就已經在探討12強賽出線的可能性了!在這樣的一種氛圍和環(huán)境之中,佩蘭和中國隊迎來了重要的節(jié)點,在深圳0比0戰(zhàn)平香港隊。
佩蘭受到的質疑,包括排兵布陣、臨場指揮、用人換人等,一無是處。亞洲杯賽期間,佩蘭一場比賽換一套陣容與戰(zhàn)法,曾被外界稱為“用兵如神”。如今一場比賽一套陣容,卻被指責為“戰(zhàn)術打法不確定”、“用人隨意性很強”……
競技足球就是這樣殘酷,一切都是結果說了算。結果好,一切都好;結果不如意,一切都是徒勞!究竟是佩蘭變了,還是環(huán)境與氛圍,抑或是人們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每每成績不盡如人意,外界的第一反應就是質疑教練。但是,一支國家隊的成績好壞,教練員只是一個方面。相比地方俱樂部球隊的教練,國家隊教練面臨的情況和問題更為復雜。就以時間為例,國家隊之所以能夠在亞洲杯賽上表現不錯,很重要一點是在亞洲杯賽之前有一個月的準備時間,佩蘭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有條不紊地調整隊伍狀態(tài),盡管也曾出現過戰(zhàn)平巴勒斯坦隊、險勝吉爾吉斯斯坦隊的情況,但最終能夠在亞洲杯賽上將狀態(tài)調整到最佳。
但是,世界杯預選賽打打停停,球員平時在俱樂部征戰(zhàn)聯賽,佩蘭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觀看聯賽,到賽區(qū)了解國家隊隊員表現如何。待出戰(zhàn)世界杯預選賽之前一周多的時間隊伍才集中,馬上應付比賽。換言之,中國隊完全沒有亞洲杯賽之前的那種備戰(zhàn)條件。而且,球員日常都是俱樂部的財產,國家隊征調時,需要顧及俱樂部的情況。尤其在中超聯賽進入尾聲時,冠軍歸屬、保級之戰(zhàn)等,不可能不影響到球員的心態(tài)。
中國國家隊的生存環(huán)境沒有因為足球改革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每次輸球,永遠只是主教練“下課”,或是球員背負罵名,隊內小環(huán)境和生存狀態(tài)在改革之前如此,米盧執(zhí)教期間如此,卡馬喬執(zhí)教時如此,換成佩蘭后還是如此。譬如,近鄰韓、日兩國對于入選國家隊的球員有各種獎勵、補助舉措,包括傷病后的治療、后勤保障等各個方面,但中國隊始終未曾有過實質性的變化。這從一開始就注定中國隊某一時刻、某一階段的閃亮是暫時性的、偶然的,無法成為一種必然。
除了換些球員,換幾任教練之外,中國隊在其他方面并未有改變。確切地說,如今中國隊的內部管理機制、管理方式等已經完全不適應發(fā)展之需要。
目前,中國隊積分落后卡塔爾隊2分,10月8日提前迎來“生死決戰(zhàn)”時刻!一旦輸給卡塔爾隊,中國隊就將陷入前所未有的被動,以小組第一出線不但完全沒有可能,而且還可能無法以成績最好的第二名出線。
雖然馬爾代夫隊放棄了原本主場比賽的機會,中國隊3比0取勝,根據賽程安排,明年3月份中國隊有連續(xù)兩個主場作賽的有利形勢,但是,這樣的“利好”已經隨著戰(zhàn)平中國香港隊而不復存在。4輪戰(zhàn)罷,中國隊所在小組已經沒有其他球隊能阻擊卡塔爾隊了。曾有人幻想中國香港隊能夠在主場阻擊卡塔爾隊,但比賽結果為2比3,卡塔爾隊得勝。隨后,卡塔爾隊將在主場迎戰(zhàn)中國香港和馬爾代夫隊、客場對陣不丹隊,拿足9分毫無懸念。卡塔爾隊從小組中最弱的三支隊伍身上拿滿18分,已是板上釘釘。
人們甚至有理由懷疑中國隊能否在11月17日的客場從中國香港隊身上拿到3分。如果輸給卡塔爾隊,即便能夠取勝中國香港隊,中國隊積分也只有16分。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隊面前只有華山一條路——10月8日客場至少不輸卡塔爾隊,明年3月份在主場擊敗卡塔爾隊。也就是說,只有從卡塔爾隊身上拿到4分,才能以小組第一名晉級。
如果10月8日客場輸給卡塔爾隊,明年即便主場取勝對手,卡塔爾隊也將肯定是小組第一名晉級。中國隊只能以第二名的身份,去和其他小組的第二名比較積分與凈勝球,來確定能否進入4個“成績最好的第二名”之列,參加12強賽。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泰國、伊拉克、越南以及中華臺北所在的小組只有4支隊,在比較第二名成績時,中國隊與同組墊底的隊伍(很可能是不丹隊)之間的比賽成績不計算在內,只計算與中國香港、馬爾代夫以及卡塔爾隊的比賽結果。中國隊至少要從卡塔爾隊身上拿到3分,才有可能跟其他小組的第二名作比較,在凈勝球方面,中國隊恐怕很難占到便宜。
危機已經悄然逼近中國隊。2010年南非世界杯預選賽,中國隊雖然在多哈未輸,但最終還是被卡塔爾隊擋在十強賽門外。2014年巴西世界杯預選賽,伊拉克隊將主場定在多哈,中國隊就是在那里0比1輸給了對手,無緣晉級。事不過三,如今,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預選賽,中國隊能創(chuàng)造奇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