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 Liu
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害怕和恐懼,很多事情都不去做,或是感到處處受限,心驚膽戰(zhàn)。那么我們到底在恐懼些什么呢?
那年你5歲,剛剛學(xué)會隨心所欲地奔跑,你穿著雨鞋在泥濘的小水坑里嬉戲,臉上印著有泥水的微笑。媽媽生氣地跑過來對你說:“看看你都成什么樣子了!這么臟兮兮的會被別人笑話的!”
從此你開始明白什么叫“被別人笑話”,明白了我們要去關(guān)注別人眼中的自己。
之后你上了小學(xué),你學(xué)東西很快。你甚至在7歲的時候就把霍金的時間簡史或者是曹雪芹的紅樓夢讀完,然后你興奮的告訴老師和全世界說:“我要去學(xué)習天體物理,成為一個科學(xué)家”,或者“我要寫出曹雪芹那樣的作品”。老師看了看你,然后悠悠地說:“孩子如果你選擇這條路很可能會失敗,因為沒有幾個人能成為真正的科學(xué)家/文學(xué)大師”。
從此你知道了什么叫做“失敗”,你開始覺得失敗是一件我們無論如何都應(yīng)該盡量避免的事情:因為“失敗”是對我們能力的否認,所以我們不能失敗。
不知不覺你上了高中,心中也開始萌生了愛情的種子。你很喜歡每天就跟你距離不到一米,永遠穿著白色T恤梳著齊劉海的學(xué)霸同桌。你暗暗在心里想:總有機會我要向她表白??墒呛髞砟惆l(fā)現(xiàn),喜歡她的不止你一個人,而且你從其他男同學(xué)那里聽說有人跟她表白,結(jié)果被她狠狠的拒絕了。
于是你開始害怕了:萬一她不喜歡我怎么辦?如果我被拒絕了,應(yīng)該會很沒面子吧?萬一我跟她表白了之后,跟她連朋友都做不成了怎么辦?
于是你最終決定保持沉默。后來你想起這件事,還總是在想:如果當初我跟她表白了,現(xiàn)在會不會有什么不同?
當你順利地讀完大學(xué),你進入了一家世界500強的企業(yè),有一個漂亮溫柔的女朋友。再一次的,所有人都覺得你很成功很優(yōu)秀。但你總覺得生活中好像缺點什么。缺什么呢?
缺少熱情和活力!
你每天努力工作,因為你害怕在同事和領(lǐng)導(dǎo)眼中,自己是一個懈怠的員工;
你害怕去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和想法,因為你害怕它們遭到拒絕和否認;
你害怕讓自己像孩子般的去玩耍或者天馬行空的想象,因為你害怕別人說你“幼稚”;
你害怕對女朋友“付出太多”,害怕全心全意的去愛她,因為你害怕她不會用同樣的方式來愛你;
你甚至害怕跟父母說“我愛你”,害怕他們的反應(yīng)會讓你失望。
你覺得生活處處不自由,你覺得無精打采!
你以為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讓你不自由,讓你不開心,卻從來沒有想過,你做事情的動機,基本都是出于恐懼。
我們都在恐懼些什么?
在Don Miguel Ruiz寫的一本叫做“四個約定” (The four agreements)的小書中,他提到其實我們本質(zhì)上做事情可以分為兩個動機:愛和恐懼。
當我們以愛為動機做事情時,我們就會充滿能量并且無所畏懼。
當我們以恐懼為動機做事情時,我們就會感到處處受限,心驚膽戰(zhàn)。
那么我們到底在恐懼些什么呢?
1. 害怕不被認可和別人的負面評價
我們最常見的恐懼,就是害怕不被認可和別人的負面評價。
因為害怕被人嘲笑,你不敢站在舞臺中央,去學(xué)習你最喜歡的爵士舞;
因為害怕被譏諷,你不敢把自己的攝影作品拿出去,參加你一直關(guān)注的攝影大賽;
因為害怕不被理解,你不敢跟父母分享你內(nèi)心深處對婚姻的恐懼,而繼續(xù)假裝去迎合他們給你安排的相親;
因為害怕不被認可,你不敢在伴侶面前暴露自己的脆弱,繼續(xù)裝作自己可以一個人承擔,壓在肩上的重負;
因為害怕失去自己的權(quán)威,你不敢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以為這樣就可以捍衛(wèi)自己的威嚴……
當我們活在別人的認可和評價中時,我們就無法跟內(nèi)心最本真的自己鏈接,更不要說表達最真實的自己了。
2. 害怕失敗
第二常見的恐懼,就是對失敗的恐懼。
因為害怕重復(fù)你母親的失敗,你決定不走入婚姻;
因為害怕成為你父親那樣的爸爸,你不敢要孩子;
因為害怕自己學(xué)不會,你只選擇那些“最容易”修的課程;
因為害怕再次失去,你決定不讓任何人走近你的內(nèi)心;
因為害怕失敗,你不去嘗試新的方法,而繼續(xù)重復(fù)著你已經(jīng)熟練掌握的方法.....
失敗本質(zhì)上,只是一次不成功的嘗試而已。當我們把它看成是對我們能力,智商和人格的終極審判,我們就用恐懼把自己嚇得癱瘓了。只要你開始探索新的東西,你就不可能不失敗,但每一次“失敗”都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失敗”,意味著我們的勇氣和好奇再一次戰(zhàn)勝了我們的恐懼。
3. 害怕我們被拒絕
因為害怕被拒絕,你不去向喜歡的人表白;
因為害怕被拒絕,你甚至不愿讓對方看到任何你喜歡他的痕跡;
因為害怕被拒絕,你不敢申請自己夢想中的學(xué)校和導(dǎo)師;
因為害怕被拒絕,你不愿去結(jié)交新的朋友;
因為害怕被拒絕,你寧愿獨自探索也不愿意去求助;
因為害怕被拒絕,你寧愿在親密關(guān)系永遠保持被動,而不是勇敢的表達你的需要......
4. 害怕即使自己很努力,也得不到想要的結(jié)果
我們最終極的恐懼,就是害怕自己即使全心全意的投入和付出,但還是得不到想要的結(jié)果。心理學(xué)里有一個現(xiàn)象,叫做自我破壞(self-sabotage)。意思是說我們覺得自己反正不會成功的事情,就用自我破壞的行為,讓自己的失敗看起來不那么丟人。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你覺得這次物理考試你一定考不好,因為你“學(xué)不會物理”。然后你就開始故意不聽課,不完成作業(yè),不認真復(fù)習。因為這樣如果你考得很差,起碼你可以說:那是因為我沒有好好復(fù)習!但如果你很努力很用心的學(xué)習,卻發(fā)現(xiàn)自己仍舊考不好,就會覺得無比的沮喪。
同樣,如果你在內(nèi)心深處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那么你也會用自我破壞的行為來阻撓自己幸福。因為害怕對方不喜歡自己,所以干脆對自己喜歡的人冷漠甚至是遠離,這樣即使對方不喜歡自己,你仍舊可以說:那是因為我表現(xiàn)的很冷漠。但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熱情洋溢充滿愛意的對待喜歡的人,卻仍舊沒有得到回應(yīng),就會感覺很傷心。
設(shè)想沒有恐懼的生活
現(xiàn)在,試著用你的想象,看到自己用一種全新的方式生活。
想象一下毫無恐懼地去表達你夢想的那種生活。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并且知道你什么時候想要它。你能夠自由的用你真正想要的方式改變你的生活。你既不害怕向別人表達你的需要,也不害怕對任何人和任何事情說“好”或者說“不”。
想象一下你不再生活在對別人評價的恐懼之中。你不再根據(jù)別人可能對你的評價去規(guī)劃你的行為。你不再對任何人的觀點負責。你不再需要去控制別人,也沒有人能控制你。
想象一下從此你不再評判別人的生活。你可以輕松地原諒別人并且放棄你對對方的任何評價。你不必必須是對的,你也不需要別人必須是錯的。你尊重你自己和其他所有人,他們也同樣尊重你。
想象一下你的生活中不再有對愛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愛的恐懼。你不再害怕被拒絕,而且你也不再需要被接納。你可以帶著一顆完全敞開的心行走在世間,并且不害怕被傷害。
想象一下你的生活里不再有對冒險和探索生活的恐懼。你不害怕失去任何東西。你不害怕在這個世界上有真正活著并且充滿生命力的感覺。
親愛的你,從此刻開始,讓愛,而不是恐懼,成為你做事情的唯一動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