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蒙
5月27日,美國新任總檢察長羅萊塔·林奇在上任后的首次公訴中,一口氣發(fā)起了對9名國際足聯(lián)官員以及5名公司高管的47項指控。她對此次公訴信心滿滿:“起訴書里已然寫明,美國內外正存在猖獗而又根深蒂固的系統(tǒng)性腐敗。此次公訴正是要向公眾表明,司法部將滌蕩腐敗,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p>
如果只是關注這一事件的邊角八卦,那就是沒有抓住要領。林奇和她的前任埃里克·霍爾德打算要徹底地終結華爾街的錯誤行徑: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的前幾年里華爾街的銀行家、交易商、高管們揮霍無度和不誠實的行為??墒怯衷撊绾巫寷]受過懲罰的華爾街銀行家以及國際足聯(lián)高官接受法律的制裁呢?何況現(xiàn)在讓華爾街銀行家為其欺詐行為付出代價的2008年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了,那么我們不妨問個問題:總體上來看,司法部門這些年都干了些啥?
據(jù)投資銀行Keefe, Bruyette &; Woods的數(shù)據(jù)分析,自2009年以來,49家金融機構支付給政府和私人原告的各類賠款高達1900億美元。這筆錢看上去是個大數(shù)目,不過這錢是股東們掏的,而非哪個銀行家買的單。比如2014年年初,經過司法部的裁決,摩根大通董事會給其CEO直接加薪74%,結果他的薪水一下子漲到了2000萬美元。
更有意義的數(shù)字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有多少位華爾街的高管進了監(jiān)獄,這個數(shù)字是:1個。而在上世紀80年代的儲貸危機中,有1000多名銀行家被投入監(jiān)獄。
在去年2月的全美記者俱樂部晚會上,霍爾德就曾表示,因為缺乏證據(jù),所以很難對這些華爾街之狼定罪:“人們到司法部門來舉報這些案子,但是我們沒有證據(jù),所以你就很難搞定他們?!奔~約南區(qū)檢察官普里特·巴拉拉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在他看來,現(xiàn)有的證據(jù)并不能給哪個銀行家定罪。確實如此,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每天在法律框架允許的范圍內鉆著法律的空子,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行為會帶來魯莽而糟糕的判斷,進而導致金融危機爆發(fā),但是這又不能算是欺詐。不過即便如此,根據(jù)各種告密者的指控,以及銀行家自己達成的解決方案,可以看出其中貓膩眾多。在司法部看來,華爾街的風氣、運營模式以及操作手段都內藏玄機。
任何提及“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問題事實上都有先例可以回答,1999年6月,時任美國副總檢察官就曾撰寫備忘錄警告起訴大銀行的風險性,比如說大銀行“太大而不能倒閉”這一點已成某種潛規(guī)則;霍爾德的備忘錄也提到過起訴大銀行會有“附帶性后果”——比如說造成公司的不穩(wěn)定甚至是倒閉,因此在起訴大型金融機構之前,都得三思而后行。以上說法都在2012年由蘭尼·布魯爾得到印證,這位美國司法部刑事審判庭法官在紐約律師協(xié)會的一次演講中就提過,作為法官,他必須在提出起訴時考慮這家公司、這個行業(yè)乃至整個市場的健康安危。
當然,在金融危機的余波中,美國司法部也沒有完全放棄對金融機構的公訴。2009年,美國紐約東區(qū)檢方對貝爾斯登對沖基金的兩名經理拉爾夫·西奧菲以及馬休·唐寧提起公訴,這二人于2007年春天將16億美元的基金投資煤礦,結果打了水漂;不過2009年11月,陪審團宣布二人無罪。正是這種對經濟易碎的恐懼,導致對銀行家的赦免頻頻上演,對華爾街的公訴在三年里幾乎為零。
直到2012年年中,對華爾街次貸危機的全國性調查才得以啟動,而這距離當初那場糟糕的危機已經過去至少5年了。彼時奧巴馬總統(tǒng)在國情咨文中發(fā)出呼吁,于是對華爾街大銀行的法院傳票也隨之開出。美國司法部犯難的是,針對普通詐騙犯罪的指控期限為5年,不過銀行法規(guī)定,針對銀行以及銀行家個人的民事訴訟可以有10年的期限,因此為時未晚?;魻柕掠谑谴笃煲粨],手下的檢察官們開始展開調查。
比如,加利福尼亞州東區(qū)檢察官本杰明·瓦格納率領的一支調查組對摩根大通的違法行為展開調查。瓦格納的調查套路屬于典型的美國司法部模式:查封大量的郵件、文件、談話紀要和前雇員的證詞,從中挑出漏洞,逼迫摩根大通用罰款達成和解。2013年9月,瓦格納和他的調查組整理出一套針對摩根大通的指控,內容包括摩根大通向投資者兜售不符合標準的劣質抵押貸款證券。調查中,瓦格納和他的調查組策反了一名摩根大通的銀行家阿萊恩·弗萊施曼,讓她變成了污點證人。弗萊施曼不僅告訴了調查組案情的來龍去脈,還詳細講述了在危機爆發(fā)前,她曾警告如果繼續(xù)兜售劣質房屋抵押貸款證券,后果不堪設想,然而她的上司卻無動于衷。在用一封13頁長的郵件向上司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后,弗萊施曼被邊緣化,之后就被解雇了。
2013年11月,作為不讓瓦格納將調查細節(jié)公之于眾的代價,摩根大通最終同意支付130億美元的罰款,而這也成為摩根大通史上最高罰款。霍爾德認為這一處罰協(xié)議具有紀念意義,標志著華爾街為自己的行為贖罪。然而,讓大銀行股東掏錢和將違法者繩之以法并不能等量齊觀。司法部門沒有曝光摩根大通的罪行,相反執(zhí)法者和受法者達成某種媾和,弗萊施曼試圖阻止的東西就此被掩蓋,摩根大通的銀行家也幸免于難。
美國司法部與其他華爾街銀行紛紛達成協(xié)議,這里面有花旗銀行、美國銀行,劇情套路都是相似的:用向公眾曝光相威脅,繼而索要封口費,開出大筆罰單。沒有哪個人會因此受罰或是負責,沒有對公園大道公寓的突擊搜查,沒有人被捕,也沒人顏面盡失。
美國新任總監(jiān)長羅萊塔·林奇
今年2月,在林奇接任前夕,霍爾德給聯(lián)邦檢察官們下了個死命令:90天內發(fā)起對任何一個華爾街銀行家、交易員或是高管的公訴。這個截止日期設在了5月份。而林奇接任以來,一直對華爾街的罪行保持著沉默。她確實在公開場合什么都沒說,這跟她發(fā)誓要把國際足聯(lián)高官送上法庭的表態(tài)有著強烈對比。不過坦誠地講,林奇能做多少都尚不可知,華爾街罪行泛濫的頂峰是在2005和2006年,這已經是10年前的事兒了,這就意味著訴訟時效已經過期,要再動手就得找新案子了。
與此同時,霍爾德跟他的老同事蘭尼·布魯爾一道回到了大律所Convington&;Burling,當初他們正是從這里鍍金后進入美國司法部的。而Convington&;Burling的客戶包括美國銀行、花旗銀行、富國銀行。據(jù)稱,律所一直為霍爾德保留著辦公室。霍爾德在華爾街痛下殺手為他贏得媒體美譽,但是沒有任何人站出來為華爾街制造的金融危機背鍋。相反,如此一個局面向世人傳遞出這么一個信息:司法公正本質上就是一紙空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