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貞
摘 要:主要從實踐教學方面探究了新課程模式下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中學;信息技術課
新課程模式下,教師必須不斷探究、完善、創(chuàng)新出更多符合教育發(fā)展的教學方式。
一、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由于中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接受能力較為薄弱,因此對于信息技術這門難度較高的課程,學習和接受起來可能比較困難。這就需要教師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來帶領學生掌握這門課程。但是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依舊延續(xù)著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不僅使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逐漸降低,也減少了師生間的交流。
在新課程背景下,為了有效地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必須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多增加師生、生生間的教學互動和實踐課程,多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思維,使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充滿熱情,從而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學習興趣,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如果一味地為學生灌輸書本知識,不免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也大大降低了學習的興趣。因此新課程模式,教師應該多利用學生信息技術的好奇心,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另外,還要在興趣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力,提高學習質量與效率,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三、重視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
學生個性與知識水平的差異,是目前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問題。為了促進學生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必須針對學生間的差異進行分層教學。例如,在學習“設計板報的樣式”一課時,對于高層次的學生,要求其在熟練掌握操作程序和技能的同時,還要設計出不同的板報樣式;對于中層學生,要求其熟練掌握操作程序,并且能夠制作出簡單的板報樣式;對于低層次的學生,要求其只要熟練掌握操作規(guī)范和程序即可。這樣不僅可以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來基礎上得到提高,也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從而實現(xiàn)教學計劃和目標。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對人才信息技術方面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起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從而培養(yǎng)出更多符合社會要求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王野.新課程背景下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2(06).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