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立軍?肖颯
中職學校招收的學生大多是因為成績較差而不能升入高中的學生,造成近幾年中等職業(yè)學生生源質量下降,反映在學生身上表現(xiàn)為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強、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學習方法不正確、沉迷網(wǎng)絡、享樂主義嚴重。另一方面部分中職老師水平不高,造成了老師駕馭課堂失控,還有部分老師傳統(tǒng)教學觀念根深蒂固,普教教學模式占主導地位,教學中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綜合以上原因造成課堂教學無法有序開展,教學有過程無效果,不能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什么是有效教學
不在于你教了多少,而再于這節(jié)課學生掌握了多少,那種“滿堂灌”不管學生是不是有興趣,不管學生能否跟著老師節(jié)奏的教學已與現(xiàn)代教育格格不入,而以學生能夠掌握多少才是評價教學有效的唯一標尺。其核心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收獲,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方面有進步和發(fā)展,學生提高了自己學習的能力,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效教學注重教學目標和學生發(fā)展的全面性,要求老師在一節(jié)課中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學生高效取得提高與進步,所以實施有效教學兩個核心的因素就是教師和學生,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xiàn)有效教學。
二、有效教學的實施
1.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
改變以往的教學過程中以老師為中心、老師主導整個教學活動的教學模式,而改為教學活動是學生的展示舞臺,真正把課堂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把學生的讀、寫、想還給學生,把思考與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尊重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與看法,包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鼓勵學生多層面、多角度的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老師僅僅是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參與者,以學生為本,讓學生用自己的視角、自己的觀點來感悟老師教授的教學任務, 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給他們提供充分的自主、自學、自悟的機會。
2.教學準備工作充分
實現(xiàn)有效教學要求教師有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學實施前應該仔細吃透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了解學習對象。教師備課時,不能僅限于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還應該閱讀與講授知識相關的資料,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照搬書本、大談理論、缺少實習操作、方法單一,就會打擊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內容是能否開展有效教學的基礎。利用先進的網(wǎng)絡讓學生提前接觸教學中的討論話題,制作微課、搜集網(wǎng)絡資源放在校園網(wǎng),讓學生自主學習,提前攻克教學難關,在課堂教學之前就能讓學生參與學習并形成互動。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jù)中職生的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案例。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老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任務驅動、案例教學、分組工作、角色扮演等方法為學生營造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教學活動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學實施前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思考本次教學知識點是不是太多,難度是不是偏大,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能不能跟的上,如果學生跟不上,這節(jié)課即便設計得再精彩也必須放棄,并以現(xiàn)有學生的水平重新量身訂做,因為這是關系到我們所講的這節(jié)課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一個關鍵之所在,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3.教學實施管理
要使教學有效,首先要讓學生的學習有效,要使學習有效,一定要讓學生高度參與教學活動,教學活動中把講授學習與探究學習,自主學習與目標學習,個體獨立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鍛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討論、競賽、操作等形式使學生完全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讓這種主動的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引導學生實現(xiàn)由學會到會學,提高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能力。課堂上學生的實習操作是主線,實習操作組織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師生互動、小組對抗、生生互動等。學習內容的導入、實習操作的競爭、不同觀點爭議的評價等都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途徑。以實習操作去強化課堂的互動,并通過這種實習操作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課堂節(jié)奏隨著學生掌握多少而變化,能夠更好地把握學生對本課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僅起主持人的作用,教師只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進度、難度、激情度的把握與控制,幫助學生進行課堂智慧的抉擇,不僅有助于教學的實施,而且可以更加有效的開展教學和調控學生學習注意力。
4.營造和諧教學氣氛
教學實施中營造和諧課堂氣氛,教師只有成為學生的朋友,要相信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行為投入,還要關心學生的認知投入和情感投入。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結合學生錯誤情況與問題給予針對性的幫助。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的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質疑問難,在課堂上,要盡量讓學生多說,要鼓勵學生說,哪怕學生說的是錯誤的,讓學生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尤其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要給他們說的機會,說的自由。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索、去學習、去領悟,耐心聽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與看法,對學生的反應及時給予正面的回饋,采用多認可、多鼓勵、多表揚的態(tài)度,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要給予及時的關注與指導,通過巡回指導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有效教學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目的有相同的地方,但它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種超越、升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要轉變觀念,同時老師不斷提高自己業(yè)務水平,夯實教學基本功,提高課堂駕馭能力,準確把握其規(guī)律并建立一套合理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與參與積極性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相信從每節(jié)課做起,從每個環(huán)節(jié)做起,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研究,教學有效性就會逐步得到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