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瑩倩
時光最可怕的敵人
文/馬瑩倩
在一個男人的成長過程中,年齡是一門非常奇妙的學問。20歲的男人青澀,30歲的男人成熟,40歲的男人老道,而50歲的男人則充滿變數(shù)。在很多男人眼里,“50大關”是一道躲不開的魔咒。因為一旦踏入這個階段,就意味著他們不得不開始與身體的各種機能作斗爭,比如說,為頭頂上日益稀疏的頭發(fā)而煩惱,或是隔三差五拿著儀器檢查血壓和心率……這是50歲男人應該有的正常顧慮,但偏偏,湯姆·克魯斯是個例外。與時間賽跑,還能跑贏的人屈指可數(shù),同輩的基努·里維斯和約翰尼·德普已經(jīng)用發(fā)福的身材宣告“失敗”,但身為“變數(shù)”的湯姆·克魯斯卻絲毫沒有這些苦惱。在銀幕上20年不變,憑著過人的膽識拼到如今的阿湯哥已經(jīng)用時間證明,他是時間最可怕的對手。
從“花瓶”到“英雄”的轉變,有時候只需要一部電影那么簡單。在沒有成為“英雄”之前,見到湯姆·克魯斯的第一眼,可能會因為他漂亮的外形,以及“容貌、演技兩難全”的定式思維,認定這個外形出眾的男孩只適合在好萊塢“靠臉吃飯”。當然,他在銀幕上令人驚艷的形象的確不勝枚舉:《夜訪吸血鬼》中的萊斯特、《壯志凌云》中的麥德林……可事實上,湯姆·克魯斯在好萊塢出演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重要角色,并不是得益于自己搶鏡的外表,而是在試戲時“超常完成那些毫無樂趣的體能訓練”。是他對表演的執(zhí)著和熱情打動了導演哈諾·貝克,最終才助他頂替大衛(wèi)·肖恩,拿下《熄燈號》中一個重要的角色,開始在好萊塢發(fā)跡。
容貌確實幫助湯姆·克魯斯在上升期消除了許多阻礙。他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在1983年被《洛杉磯時報》評選為“最熱門面孔”之一,“靚湯”的昵稱隨即街知巷聞。但這個有著漂亮臉蛋的男孩,卻并沒有僅憑青春偶像的光環(huán)來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說起他代表作之一的《壯志凌云》,我們必然不會忘記湯姆·克魯斯嚼著口香糖,戴上墨鏡的帥氣鏡頭??删驮谒髅鬟€可以用容貌征服天下的時候,他卻轉身在幕后開始嘗試更磨人的“體驗派”的表演方式。為了拍攝《壯志凌云》,他考取了駕駛F-14戰(zhàn)斗機的資格證書,電影所收獲的巨大人氣也進一步堅定了他對真實表演的態(tài)度。從那以后,他每拍一部戲都會學到一項新技能。因為拍《金錢本色》迷上賽車,就連專業(yè)教練都承認他完全可以轉行當一名職業(yè)的賽車手;在拍攝《最后的武士》的準備過程中,他閱讀了大量與日本文化相關的書籍,甚至將劍道、日本武術和馬上搏擊術都學了個遍。當然,他還接受過最專業(yè)的實彈射擊,包括遠距離移動靶和近距離固定靶,只是為了拍攝《借刀殺人》。
體驗電影中角色的真實經(jīng)歷,湯姆·克魯斯在“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一欄中,勾中了這項既麻煩又耗時的選項。兜兜轉轉,雖然他已經(jīng)在電影業(yè)闖蕩了30多年,但他對真實的追求始終不曾改變。這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了拍攝《碟中諜5》水下掉包的戲碼,即使已經(jīng)52歲,依舊憑著自己的毅力通過專業(yè)訓練拿到了國際自由潛水資格證。歲月本應帶走的體力,在他身上幾乎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就像他最初堅定的信念:只做“實力派”。然而,真的沒有絲毫影響嗎?當然不是,真正不受時間沖擊的其實并不是湯姆·克魯斯的身體,而是他對表演永不熄滅的熱情和始終堅定的意志力。
在湯姆·克魯斯身上,比他漂亮的臉龐更有話題性的,應該要屬他聰明的頭腦。早年《失貞記》的失利讓他清醒地意識到,青春偶像的發(fā)展道路并不是長久之計。而當他“試圖成為自己主宰”的意識覺醒,真正開始掙脫好萊塢捆綁在自己身上的“偶像”枷鎖,則要從1986年《壯志凌云》剛上映那會兒開始說起。那時,《壯志凌云》收獲的巨大成功,促使派拉蒙想要乘勝追擊拍攝續(xù)集,他們甚至開出了五倍于當時片酬的價碼試圖“徹底鎖定”湯姆·克魯斯。但彼時的阿湯哥已經(jīng)不甘心只成為被別人操縱的“傀儡”。有了“叛逆”意識的他并沒有踏上經(jīng)紀公司給他預設的“成名高速公路”,而是有選擇性的出演一些能夠磨煉自己演技的電影。包括在《金錢本色》中給保羅·紐曼做配角,在《雨人》中與達斯汀·霍夫曼演對手戲,在《好人寥寥》中與杰克·尼爾森抬杠。也許,正是因為這些電影所賦予他的資歷,1996年,他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在新片《碟中諜》中擔綱主演并出任制片人。
最初參與“制片人”的工作,湯姆·克魯斯聲稱自己只是想更全面地了解“電影”這個產(chǎn)業(yè)?!拔议_始擔任制片人是源自對電影的熱愛,我想盡可能多地學習所有與電影相關的知識?!钡苍S他自己也沒想到,制片人這個可以掌控大局的身份在《碟中諜》首部曲一炮而紅后,竟然直接將他推上了事業(yè)的巔峰。他不僅成了一名成功的演員,也是一名有眼光的制片人,更重要的是,他開始對如何運作一部電影的一些行業(yè)細節(jié)了如指掌。當行業(yè)開始關注票房和競爭的時候,兼顧兩種“身份”的湯姆·克魯斯已參與其中。也許是把握住了先機,因此,對演員的薪酬、電影的制作成本以及票房收益之間的博弈游戲,他比其他只盯著一個領域發(fā)展的電影人玩得更得心應手。在《碟中諜》系列成功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后,湯姆·克魯斯把“小預算電影”的前景發(fā)揮到極致,《俠探杰克》《明日邊緣》《遺落戰(zhàn)境》這些小成本影片在全球收獲良好口碑的同時,又一次證明了他獨到的眼光和對市場的精準把握。當然,他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不過,正如與他在《借刀殺人》中一起合作的杰米·??怂顾稳莸哪菢樱瑴贰た唆斔故撬娺^的最有進取心的人,他總能在跌倒后又立馬站起來。
《碟中諜3》在全球總共收獲了4億美元的票房,對別的電影來說,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相當不錯了,但是對湯姆·克魯斯而言,這就是失敗。好在,這并沒有唬住湯姆·克魯斯繼續(xù)前進的腳步。也許是看破了娛樂圈朝夕變換的生存景象,他心里有著一套與眾不同的成功標準:“一部電影做得好不好有太多因素決定了,甚至包括發(fā)布時間和市場氛圍。我對票房游戲非常了解。我過去確實想要促進電影事業(yè)的發(fā)展,這讓工作室和我成了敵人。但是現(xiàn)在,這是我參與的游戲。我想要做能娛樂觀眾的片子,我能控制的只是我能做的,還有我們過去的經(jīng)驗。最后,就成了你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樣子。”于是五年后,《碟中諜4:幽靈協(xié)議》上映了,空前的掌聲抹去了所有人對他的質(zhì)疑,伊森·亨特,或者說湯姆·克魯斯,重回正軌。
如果失敗,就用下一次的成功來彌補,不糾結在過去的漩渦里,湯姆·克魯斯與他自己扮演的伊森·亨特在某些地方確實有相似之處,但他們又是不同的。伊森·亨特的選擇是環(huán)境所逼、情勢所迫,他總是不得不做著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湯姆·克魯斯卻與之相反,他總是在主動地選擇一切,而他精明的頭腦總是會替他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碟中諜》系列拍了差不多近20年,所有人都知道無論這個系列以后拍到第幾部,內(nèi)容依舊是一個“不換湯不換藥”的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但恰恰是這樣一系列“即使猜不中開頭也可以預見結尾”的電影,每次上映都能成功點燃粉絲的觀影熱情??粗鴾贰た唆斔乖阢y幕上跳山崖、爬高樓、趴飛機,誰也不會對他的出現(xiàn)感到厭煩。每次新電影還未落幕,興致盎然的觀眾又會自動把目標鎖定在他的下一部電影,期待下一次他又會去哪里挑戰(zhàn)什么新項目……“拼命三郎”的稱呼就是從《碟中諜》系列開拍的那一刻起,達成共識的。似乎只要一涉及動作戲,湯姆·克魯斯就有用不完的熱情,他熱衷于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也想要把這些刺激的畫面盡可能真實地呈現(xiàn)給觀眾。
湯姆·克魯斯身上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兩個拒絕”。入行30多年來,無論電腦科技如何發(fā)達,在拍攝動作戲時他始終堅持:拒絕特效,拒絕替身。再驚險的動作場面,他也只綁著幾根安全繩就“輕松”上陣了。《碟中諜》第一部曲中那幕經(jīng)典的吊索場面,在該片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看來,如果當時沒有湯姆· 克魯斯的全力以赴,電影基本上無法完成。而在《碟中諜2》中,他更是被稱為“劇組最好的特技演員”,開場那幕徒手攀巖的場景已經(jīng)令人難以呼吸,但當銳利的尖刀以四分之一英寸的距離貼著湯姆·克魯斯的眼睛呼嘯而過時,你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敢拼”。不過,在《碟中諜4》和《碟中諜5》上映后,這些令人心跳不止的鏡頭都只能劃為歷史了。沒有人想到他會爬上世界上最高的迪拜塔,更沒有人想到他會徒手扒上軍用飛機。為了親身上陣拍攝這些危險的鏡頭,湯姆·克魯斯甚至炒掉了劇組原本找來的保險公司。而《壯志凌云2》也是因為湯姆·克魯斯不愿意坐在桌子后面讓電腦特效完成所有的動作場面,而一度被擱置,“我想真正坐在戰(zhàn)斗機上,不用任何特效,像第一部《壯志凌云》那樣,真槍實彈地打一架飛機下來。如果這一切能實現(xiàn),國防部也允許的話,那拍攝就太有樂趣了?!?/p>
《洛杉磯周刊》曾評價湯姆·克魯斯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后的巨星”。顏值高,又有頭腦,還賣力,對工作投以200%熱情的阿湯哥具備了一個明星“長盛不衰”所應有的所有條件。他是“拼命三郎里最帥的,帥哥里身手最好的”,雖然在銀幕上“搏命”的湯姆·克魯斯沒有鋼鐵俠、美國隊長那般神奇的超能力,但在所有人心里,這個名字卻是最真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