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嬋
新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成為大學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大學生是使用新媒體技術最為廣泛、最為活躍的群體,浸潤于新媒體環(huán)境,成長于新媒體環(huán)境,受新媒體的影響最為強烈。一方面,它為大學生帶來了生機與啟示,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它也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所以探索新媒體對大學生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從某校本科生24348人中抽取210人進行調查,某校大一有6248人,大二有6214人,大三有6060人,大四有5826人。我們從宿管科得到各個年級的人數(年級比例),以及男女比例(各個年級男女比例大致為1:2)。抽樣方法采取分層隨機抽樣方法。
大學生使用的新媒體形式主要是瀏覽網頁、QQ,當前本科生使用新媒體主要的目的是獲取信息、休閑娛樂與交際溝通,所以使用瀏覽網頁、使用QQ的人群明顯多于其他新媒體工具。微博、微信的使用人群明顯多于博客人人網的使用人群。和不良信息的人中,有73.30%選擇立即刪除的方式,有2.62%查找信息來源,投訴發(fā)送者,有1.05%的人回信息進行教訓,有58.64%的對此置之不理??梢娏⒓磩h除和置之不理的處理方式占得比重較大,而查找信息來源投訴的大學生占的比重極少,可見大學生對手機短信污染這一情況的嚴重性認識的還不夠,法律意識薄弱。
2.3.2 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現(xiàn)象的分析
調查樣本中有29%感覺不拿手機不上網無所謂;48%覺得不自在;23%焦慮怕有人找??梢妼κ謾C和互聯(lián)網依賴程度為71%。就某校本科生而言,我們得到手機依賴程度的區(qū)間估計:
表1 大學生新媒體使用狀況
各年級對新媒體的使用偏好有差距,在QQ的使用現(xiàn)狀上,大一使用最頻繁,在電子郵箱的使用上,大四使用的最多,究其原因大一學生使用新媒體主要目的是娛樂、結交朋友和打發(fā)時間。大四學生的使用電子郵箱明顯多于其他年級學生,這是因為找工作是大四學生必須面對的問題,網上求職成為一種趨勢,大學生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在互聯(lián)網上,充分展示自身特色,吸引用人單位的目光。
通過Spearman相關性分析可知,新媒體對學習的影響與是否在上課期間玩手機的簡單相關關系為-0.157,說明兩者間存在著較弱的負相關關系,p值很小,當顯著性水平α為0.05時拒絕相關系數檢驗的原假設,認為兩總體不是零相關。即如果在上課期間玩手機則大學生會認為新媒體會對學習產生消極影響,否則大學生認為新媒體對學習的影響是積極的。
網絡共同體是基于在網絡的 虛擬環(huán)境里由學習者以及助學者共同構成的學習團體,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經驗,增長知識。在有效地205份問卷中,只有31.71%的大學生參加網絡學習共同體。在參加的人數中,為了分享知識、共享資源的占93.85%;61.54%是為了分享團體的智慧和經驗;23.08%是為了自我反思;而為了促進自我創(chuàng)新占40.00%;交流信息、情感、觀念和價值觀占73.85%??煽闯龃髮W生參加學習共同體更傾向于為了分享知識、共享資源和交流信息、情感、觀念和價值觀。
2.3.1 手機短信污染現(xiàn)象分析
我們將收到垃圾和不良信息的頻率分為5個層次:經常、有時、偶爾、很少、從沒有,各個層次的具體分析如下:大學生收到一些垃圾信息、不良信息最多情況的是“有時”,異眾比率達到61.95%。在收到過垃圾信息
即(66.45%,73.15%),可見大學生對手機和互聯(lián)網的依賴程度較大,所以可以推測出新媒體對大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影響。
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主動占領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要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建立主題網站,增強對人學生的覆蓋力和影響力。建立與大學生自身特點相符的積極向上的與大學生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欄目和內容,從而切實推進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從而使大學生學會避免接觸到大量的不健康的垃圾信息。
新媒體時代,微信、微博等已被廣泛應用到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去。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可以通過新媒體例如微博、QQ群等交互平臺進行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溝通與交流,既省時省力快捷,又擺脫了以往傳統(tǒng)的面對面的說教的弊端,增添了彼此之間的平等與信任,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新媒體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齊,而且發(fā)展迅速,被炒作和扭曲的特點,更易于成為重大社會輿情事件的助推器。一是必須加強對校園網絡信息的管理和引導,切實加強網絡輿情的監(jiān)控與引導。二是針對大學生在新媒體影響下過度追求自我,可以通過見習鍛煉等方式引導學生在他人立場,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三是要善于通過新媒體傾聽大學生的心聲,營造良好的校園民主政治生活氛圍。(作者單位:河南工業(yè)大學經濟貿易學院)
[1]弗蘭西斯·巴爾 ,杰拉爾·埃梅里(法).新媒體[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
[2]宮承波.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3]祝建華.網際互動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分析[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5).
[4]尹韻公.中國新媒體發(fā)展報告(2010)[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5]劉振.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23):4
[6]印富貴.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思想政治教育對策[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0,(28):5
[7]李璇.新媒體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J].上海大學理學院學報,2011.
[8]于榮霞.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J].《新視野》,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