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喜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掌握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其推理過程,能應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 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實驗活動的過程,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線的性質推出這一定理并初步學會利用輔助線證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和進行簡單邏輯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定理及推論的分析與討論,發(fā)展學生的求同和求異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與轉化的辯證思想.
【重點與難點】
1. 重點: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理解與運用;
2. 難點: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
【課前準備】
每個學生準備好兩個由硬紙片剪出的三角形、三角尺、量角器.
【教學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
【教學流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景,優(yōu)化導入
【問題1】平角的度數(shù)為多少度?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的和為多少度?
學生很容易回答出正確的結論.為新知進一步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問題2】在△ABC中,∠A+∠B+∠C等于多少度?如何得到這一結論呢?
生: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用量角器測量.小學學習過.
師:小學學習時,老師給出初步結論,具體為什么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還不十分了解.由于測量存在誤差,我們須要用更準確、更嚴謹?shù)姆椒▉眚炞C,用數(shù)學方法進行證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驗證和證明這一結論.
【設計意圖】新課引入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敗,本節(jié)課從舊知識切入,特別是從知識體系考慮引入,使學生感覺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自然合理.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同時讓學生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思考問題方法.
二、積極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活動一:
【問題1】用量角器自主測量準備好的三角形內角的和是多少度?
【問題2】在紙片上畫任意的三角形△ABC,把三個角分別涂色,動手操作剪下內角拼一拼,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學生活動1:
生:自主用量角器測量,得到三個內角之和的大小.有的大于180°,有的小于180°,有的等于180°.
師:實驗測量存在誤差,下面進行另一個活動.
學生活動2:
師:在所準備的三角形硬紙片上標出三個內角的編碼,動手把三角形的兩個角剪下進行拼接,能否得到一個平角或者同旁內角.
生:能.學生開始操作.
師:(動畫演示)下圖是得到180°的思路進行的拼接方法展示圖.
【問題3】如圖甲,直線MN與直線BC有怎樣的關系?它是圖形中原來就存在的一條直線嗎?
直線MN∥BC,它是我們自己添加上去的.
在證明的過程中,須要說明如何添加這一輔助線.
板書探究結論:三角形的三個角之和為180°.
【問題4】由剛才的剪拼辦法,可以想出怎樣的證明方法來說明上面結論的正確性呢?
強調:輔助線的添加.證明思路為將三角形的三個角為180°轉化為一個平角或同旁內角互補,利用平行線的性質進行證明.
【問題5】結合圖乙、圖丙,你能得到怎樣的證明方法?還有其他的證明方法嗎?簡單說明同旁內角互補這一思路的證明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寫出題目的條件和結論,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要讓學生知道“輔助線”是以后解決幾何問題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條件;恰當轉化條件;恰當轉化結論;充分提示題目中各元素間的一些不明顯的關系,達到化難為易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例題解析,深化應用
如下圖,C島在A島的北偏東50°方向,B島在A島的北偏東80°方向,C島在B島的北偏西40°方向,從C島看A、B兩島的視角∠ACB是多少度?
教師給出引領解題思路,學生動筆演練.最后教師給出規(guī)范化解題過程.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fā),結合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給學生提供有針對性、有創(chuàng)意的練習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在做練習的過程中,自主探索來鞏固知識和獲得技能,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感受數(shù)學研究的思想.
四、學以致用,加深理解
1. 在△ABC中,∠A=35°,∠B=43°,則∠C= .
2. 在△ABC中,∠A∶∠B∶∠C=1∶2∶3,則該三角形是 .
3.在△ABC中,∠A=80°,∠B=∠C,求∠C的度數(shù).
4.已知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shù)之比為1∶3∶5,求這三個內角的度數(shù).
通過訓練,讓學生總結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以解決的問題有:
(1)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
(2) 知道兩個角,求第三個角;
(3) 知道三個角的關系求三個內角.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1. 本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1)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
(2) 證明方法:將三角形的三個角為180°轉化為一個平角或同旁內角互補.
(3) 輔助線的添加技巧:圍繞將三角形的三個角為180°轉化為一個平角或同旁內角互補,利用平行線的性質進行證明.
2. 作業(yè)布置.
(1)寫出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能解決哪些問題.
(2)寫出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
(3)教科書P76第4題.
【設計意圖】總結回顧學習內容,初步學會反思.鼓勵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到對數(shù)學問題的討論中來,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尊重理解他人的見解,在交流中獲益.讓學生明白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的重點難點問題,知道關鍵問題如何處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