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志
胸腰椎骨折采用X線與CT診斷的價值分析
田英志
目的探討胸腰椎骨折采用X線與CT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松原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檢查方式分為X線組和CT組,觀察兩組診斷結果、影像學特點和骨折分型。結果CT診斷準確率高于X線(P<0.05);X線檢查椎體后凸成角的準確率和高度減少準確率明顯高于CT檢查(P<0.05),CT檢查椎管狹窄、椎體骨折線、椎弓根間距加大、附件骨折的準確率高于X線(P<0.05)。結論胸腰椎骨折以X線檢查為基本方法,聯(lián)合CT掃描,能夠準確反映損傷具體情況。
X線;CT;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指T11~L2段椎體突然遭受到強度外力而引發(fā)椎體后緣終板粉碎性骨折[1],是常見臨床外傷。準確評價和診斷骨折分型、脊柱穩(wěn)定性、椎管狹窄、脊髓損傷等對選擇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常用檢查方法是X線和CT檢查。其中X線檢查可以顯示出脊柱彎曲度、椎間隙形態(tài),椎體骨折檢出率較高,CT掃描具有多軸位,分辨率高,可重建多平面,能夠直觀顯示骨折全貌。本文對比分析了胸腰椎骨折應用X線和CT診斷的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06—2014-06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齡18~64歲,平均年齡36.5歲;所有患者有明確外傷史,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運動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脊椎平面以下感覺損失;其中11例重物砸傷,47例交通事故,26例高處墜落傷,6例其他傷。經X線和CT檢查,其中10例T7段骨折,9例T8段骨折,8例T9段骨折,7例T10段骨折,10例T11段骨折,5例T12段骨折,11例L1段骨折,12例L2段骨折,10例L3段骨折,8例L4段骨折。
1.2 方法X線檢查:根據患者臨床特征,攝取胸腰椎雙斜位片和正側位片[2]。CT檢查:患者取仰臥位,對損傷處上下椎體進行掃描,包括掃描椎管垂直和平面,螺距1.0,層厚2 mm[3];觀察軟組織窗和骨窗情況,重建圖像層厚為1.0 mm,對重建后的軸位圖像進行處理,顯示三維表面遮蓋,重建多平面。
1.3 觀察指標觀察檢查方式的診斷效果、影像學特點,判斷胸腰椎骨折的臨床分型。
1.4 統(tǒng)計學處理統(tǒng)計數據資料采用SPSS 10.5統(tǒng)計軟件處理分析,采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并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診斷效果對比X線診斷出48例胸腰椎骨折,診斷準確率為53.33%,CT診斷出74例胸腰椎骨折,診斷準確率為82.22%,CT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X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104,P<0.05)。
2.2 兩組影像學特點對比單純壓縮型胸腰椎骨折的X線平片顯示椎體前部變扁,楔形改變,后部不變;CT檢查結果顯示椎體前側緣及前緣有不規(guī)則骨折線,后壁完整;行MPR重建后可清晰顯示出椎體的壓縮高度超過3節(jié)或1/3;任意旋轉MPR重建,在最佳觀察處可看出2處軸位像不存在小骨折線。脫位型骨折X線平片可顯示出椎體半脫位或脫位以及附件骨折,CT可顯示出骨折線累及三柱中多柱或一柱,椎體雙弧線。爆裂型骨折X線平片顯示椎體變扁,橫徑增寬,棘突間分離,椎弓根間距增大,CT可顯示出三柱、中后柱或中柱,骨折線累及,椎體后壁并不完整,粉碎性骨片或單個骨片突入椎管而壓迫脊髓,部分附件骨折。
本次研究中,X線檢查椎體后凸成角的準確率和高度減少準確率明顯高于CT檢查,CT檢查椎管狹窄、椎體骨折線、椎弓根間距加大、附件骨折的準確率高于X線檢查,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X線和CT診斷胸腰椎骨折分型對比X線診斷安全帶型、爆裂型骨折方面與CT診斷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種檢查方式在單純壓縮性骨折、脫位型骨折方面的診斷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種檢查方式診斷骨折分型對比[n(%)]
DENIS提出對脊柱損傷范圍的觀察可通過三柱結構[4]。其中前柱為椎體、前縱韌帶及椎間盤前2/3,中柱為椎體、后縱韌帶、椎間盤后1/3,后柱為關節(jié)突、椎板、棘突等韌帶和附件?;诖?,脊柱骨折可以分為四種類型:損傷累及前柱的壓縮型骨折,損傷累及三柱、二柱的爆裂型骨折,脊柱水平向解毒屈曲導致的安全帶型骨折以及累及三柱的脫位型骨折。此外,Wolter分類法提出增加椎管受累程度,更加準確地反映了脊柱損傷范圍、椎管受累情況和骨折移位程度。對脊柱損傷進行初檢的主要方法是常規(guī)X線平片,使用劑量少,可以大致觀察到損傷范圍并進行損傷定位。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CT掃描對不穩(wěn)定型脊柱骨折已經逐漸作為X線檢查的補充手段被臨床廣泛接受,避免了平片重疊的影響,方便安全,用來對脊柱損傷是否穩(wěn)定以及合并損傷進行評估。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中的常見類型。其中單純壓縮型骨折并無椎管狹窄,不累及椎管后壁,但仍會累及部分中柱;爆裂型骨折經常伴有骨折線累及椎管后壁、椎管狹窄。通常,骨折脫位在胸腰椎連接位置出現(xiàn),累及三柱,損傷復雜。X線檢查是基本損傷檢查方法,可顯示出損傷節(jié)段以及壓縮程度,診斷準確率較高,價格便宜,患者接受度高,但可能無法反映出骨折實際范圍,附件骨折容易漏診,也無法清晰顯示椎管受累,所以需進行CT檢查。CT掃描能夠清晰顯示出骨折細節(jié),尤其是移位骨折片、脊柱后骨折,能夠觀察出椎管的狹窄程度。冠狀或矢狀重建技術能夠顯示出脊柱的排列情況[5]、水平向骨折線、骨折片移位、椎體壓縮高度等,可以觀察附近軟組織,經1次掃描便可診斷出硬膜外血腫或椎間盤突出;此外,CT掃描可以發(fā)現(xiàn)小關節(jié)絞鎖、脊柱后骨折以及脫位,從而確定胸腰椎骨折是否穩(wěn)定。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CT診斷準確率高于X線檢查,CT檢查對椎管狹窄、椎體骨折線、椎弓根間距加大、附件骨折診斷的準確率高于X線,而X線檢查對椎體后凸成角、高度減少的診斷準確率高于CT,兩種檢查方式各有優(yōu)劣,結合兩者可有效提高診斷準確率,明確胸腰椎骨折分型,充分發(fā)揮各自特點,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可靠依據。
[1]馮雷,劉澤,竇勃.X線與CT診斷胸腰椎骨折的臨床價值[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1):78-79.
[2]林棟.胸腰椎骨折90例X線平片與CT診斷對比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1,32(13):2632.
[3]楊愛東.胸腰椎骨折的CT診斷臨床價值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1):77.
[4]王陽光,倪榮鳳,浦立群.胸腰椎骨折X射線CT及重建技術的應用比較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30(9):1364-1365.
[5]薛祖平,薛晨,蔣磊,等.健康體檢時胸部CT平掃發(fā)現(xiàn)冠狀動脈鈣化的意義[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1,20(12):1109-1111.
2014-12-15)
1005-619X(2015)10-1081-02
10.13517/j.cnki.ccm.2015.10.031
138000松原市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