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瑞 ■江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江門 529090
自“信息化”一詞在十一五規(guī)劃中被提出來后,信息化一詞就廣泛出現在現代社會的詞典里。這種以現代通信、網絡、數據庫技術為基礎,對研究對象各要素匯總至數據庫,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學習、輔助決策等和人類息息相關的各種行為相結合的技術就是信息化,它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提供了極大的技術支持和源源不絕的動力?,F代工程項目的管理中已經廣泛使用信息化,但總體規(guī)模小,質量不高。現代工程項目由于工程量大逐步呈現出施工技術復雜、投資規(guī)模巨大、項目參與方眾多、信息溝通難度大以及社會影響面廣等特點,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工程項目的實施必須融入信息化,用信息化帶動產業(yè)化,同時以產業(yè)化推動信息化。
以業(yè)主和項目參與方各自的信息管理任務為主建立工程項目信息管理工作任務是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的主要內容。這是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及充分調動相關工作人員的需要,同時也為實現科學有序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管理效率提供基礎。因此,無論是參與方還是業(yè)主都應共同建立一個透明化、公開化的信息管理任務,明晰各自職責[1]。為了組織項目基本情況的信息收集并實現系統化,雙方可以通過編制各自的信息管理手冊及項目手冊。在實際工作中按照項目實施、組織和管理的過程建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保證工程項目系統的正常運行。此外,文件檔案的收集與管理工作也是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的主要內容,通過文件檔案的管理,可以對工程項目有一個存底,促使參與者雙方明細各自職責。有效的項目管理需要各類影響項目組織和整個項目管理系統的運行效率的工程項目信息,因此,工程項目的信息化管理要從各個方面出發(fā),做到統籌兼顧,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
(1)信息資源的共享性差。信息化開發(fā)與資源之間處于相互封閉的狀態(tài)導致無法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優(yōu)勢,而管理者更多的滿足于表面信息的全面化,常常忽略了對信息的深加工[2]。一般來說,要想實現工程項目信息的共享性,就要從信息的采集、加工、傳播入手,并對采集來的信息進行統一規(guī)劃、編碼以及系統分類管理。
(3)信息資料的整理尚未實現標準化。工程項目的信息化從側面來說就是要實現信息資料積累和整理的標準化,使之與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接軌,而要做到標準化并不易。由于信息的整理在信息采集之初并沒有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分類加工,所以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隨意的、良莠不齊的狀態(tài),由此造成了工程項目在投標報價時較難直接采用,需要根據要求進行不斷調整[3]。因此,為了滿足新形勢下市場定價的要求,實現工程項目信息的標準化,必須根據新形勢對項目投標進行調整,使之與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接軌。
(3)信息網建設有待完善。現有工程項目網多為定額站或咨詢公司所建。網站內容主要為定額頒布,價格信息,相關文件轉發(fā),招投標信息發(fā)布,再者就是相關公司或者企業(yè)的簡介,這些信息的發(fā)布者多半只是僅僅把信息掛出來,缺乏統一的分類與整理。一些信息并不符合官方的要求,并且缺乏分析與指導。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在工程項目的信息化建設方面得到較快發(fā)展,但若是想取得長足發(fā)展,必須從原始資料出發(fā),對原始資料和信息進行整理和深加工,實現與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接軌[4];建立完備的信息網,使之與新形勢下的市場相掛鉤,使工程信息網呈現一個“活”的狀態(tài);此外,還要開展信息資源的交流、融合,增強信息資源的共享性,使各個參與者能夠充分了解該工程的信息并對市場做一個預期。
(1)工程項目信息的收集。工程新消息的收集包括兩方面,一是工程項目建設前期的信息收集,二是施工期間信息的收集。這些信息包括: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文件、招投標合同文件、業(yè)主信息、承建商信息、所開展的會議信息等,只有在工程項目實施以前和實施期間都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才能對工程項目作出預期,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達到預期效果。
(2)工程項目信息的加工整理和儲存:①信息處理的相關要求及方法,要使信息發(fā)揮最大效能,在信息處理的過程中就必須符合及時、準確、經濟的要求。②收集信息的分類,所謂收集信息的分類,就是要從收集的少量信息中得到大量的輸出信息,找出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系及運算公式。③工程項目信息的檢索與傳遞。信息的傳遞借助于一定的載體在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的各部門、單位之間進行傳遞,利用報表、圖表、電信等手段將工程信息不間斷的輸送到工程項目建設的各個參與方手中[5]。此外,還要利用計算機做好信息的加工和存儲工作,為信息的檢索和傳遞提供保障。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個行業(yè)逐步向數字化、信息化、電子化方向發(fā)展,但建筑行業(yè)及基礎設施建設行業(yè)由于自身傳統化的因素,一直落后于其他行業(yè),因此在工程項目施工的時候應更多的結合信息化,用科技化促進信息化,用信息化帶動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使信息處理由傳統的方式向基于網絡的信息處理平臺方向發(fā)展。網絡的信息處理平臺由一系列設施軟件構成,如:數據處理設備、數據通信網絡(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軟件系統等。
工程項目的施工通常在戶外的不同分散點,且具體情況不明確,因此在信息處理是往往采用遠程通信的方式,這樣做可以充分發(fā)揮現代通信的優(yōu)勢,既節(jié)省人力、財力、物力,又可以使工程項目信息高速、有效的交流。遠程數據通信方式有:(1)通過電子郵件收集信息和發(fā)布信息;(2)定期召開網絡會議;(3)通過互聯網實現業(yè)主及參與方的內部交流及文檔管理。
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化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工程項目實施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必將為工程項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強有力的后盾,要想全面提高我國工程項目的發(fā)展必須要建立系統的信息化工程,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結合工程項目管理思想、參與人員素質、管理模式、IT技術以及應用環(huán)境等因素,形成便于管理的信息化工程項目。充分認識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的問題,了解現代信息化發(fā)展的趨勢,運用最新的科技化成果,全面提高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讓現代信息技術為工程項目的管理發(fā)揮積極作用。
[1]徐傳光.重點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研究[J].河南科技,2013(08).
[2]彭開宇.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現狀分析及實施原則淺析[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5(11).
[3]米旭明.基于商務網絡的工程項目信息共享模式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10).
[4]喻頌華.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6).
[5]陶慶,王紅春.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