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鰲 楊海慧 屈楠
(西安醫(yī)學高等??茖W校 陜西西安 710309)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社會的進步,再在教育改革的到路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孕育而生。在國外每個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學校均根據自身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實施方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充分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大量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1]。在21世紀新的教學模式改革的浪潮中,我國教育研究者也開始對它進行探索與研究,我們應該清楚我國教育的特點,從中探尋翻轉課堂與我國新一輪課改的契合點,推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發(fā)展。
2007年“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首次被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化學老師應用于中小學課堂上,2011年引起全球教育界的關注[2]。翻轉課堂又名“反轉課堂”是指利用是視頻教學,學生在課外或者家中進行視頻的觀看和學習,課堂上師生之間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討論過程中完成作業(yè)的輔導工作。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相比較有很大不同,從教學理念和方式方面強調學生的重要性,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教學流程也由固定教室改變?yōu)榱鲃咏淌?流動教室可以是課堂也可以是課外,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地點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增多,在反轉課堂中,教師由原來的知識呈現者變成引導者,利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研究表明[3],“翻轉課堂”的實施效益明顯。首先,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進度,增強了自我管理意識;其次,通過網絡視頻教學,學生可以及時反饋問題,教師也隨時可以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及困難,方便做出針對性的輔導;第三,課堂時間用來互動交流,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最后,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故越來越多的學校及教師紛紛加入到了“翻轉課堂”的實踐中來。
目前高等學校教學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學教學模式與中小學教學模式的不同,前者強調自主學習,而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新生恰恰缺乏的就是這方面的意識,研究報告顯示[4],高校學生具有自學、表達、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強;觀看視頻設備條件豐富等特點。因此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應在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重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意識,使學生從根本上轉變學習態(tài)度,為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打下基礎。高校教學中應用廣泛的教學模式是多媒體集中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優(yōu)點是形象直觀、豐富多彩,但是學生無法依照自身的需求把握學習進度,且教學過程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教師的主導作用強,課后學生遇到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隨著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教育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奇跡,反轉課堂在高校教學改革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5]。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1)反轉課堂有利于高校教師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學生視反轉課堂為學習樂園和成長樂土。(2)反轉課堂調整了教學方式,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對教師的高要求推動了教師專業(yè)素質和業(yè)務水平的快速成長。(3)反轉課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發(fā)揮個性化學習方式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4)反轉課堂有利于學校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為同學之間互助、互愛、協(xié)助、創(chuàng)新提供了充足的條件,為增強班級凝聚力,創(chuàng)建積極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高校課堂教學與翻轉課堂教學相比,后者有利于解決目前高校教學問題,在高校教學改革中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廣。
高等學校開展翻轉課堂教學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基本建設,配備相應的教學設施,教學硬件的支持可以使反轉課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對校園寬帶的要求較高,學校應盡量做到校園內無限網絡全覆蓋,為學生觀看視頻提供便利條件;同時應為教師制作視頻提供必要的設備和技術支持,形成系統(tǒng)全面的課程網站及學習資料數據庫。(2)堅定教學改革決心,鼓勵高校教師開展教改工作。學校應針對翻轉課堂對教師的高要求,組織相關培訓,以提高教師的視頻制作、課堂組織等技術水平,還應加大獎勵制度,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讓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到翻轉課堂教改工作中去。
綜上所述, 反轉課堂教學模式能讓學生自主掌控學習,學習過程中的互動性強,學生優(yōu)越性心理易被激發(fā),能夠彌補高?,F行教學模式的不足。同時我國高校學生具有思想成熟、表達能力、自學能力及發(fā)現問題能力強等特點;大部分學生擁有觀看視頻的設備,以上種種符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所有要求。普通高等學校具備應用反轉課堂的硬件條件及,學生適應性條件充分,故普通高等學校教學中應用反轉課堂教學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1]陳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高等院校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科學論,2015,3(6):117-118.
[2](美)薩爾曼·可汗著;劉昱含編;劉婧譯.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互聯時代的教育革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3]畢甸. 高校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適應性探索[J].教師教育論壇,2014,27(11):77-83.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遠程教育,2012,(8):46-51.
[5]卜彩麗,馬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高等院校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 軟件導刊,2013,12(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