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星
(江蘇省高郵市臨澤中學)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不竭動力。政治是高中生學習的所有學科中重要的一門學科,也是一個人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
政治課的內容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關系密切,教師應善于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景導入。例如,教師講授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時,要教會學生用辯證的方法看問題,從問題的實際出發(fā),可以將其設置成情景,在課上根據所設定的情景進行教學。將學生分為小組,將設定的情景安排給各組讓他們進行討論分工,排練成小型的話劇,分情景演出。還可以在教授“經濟生活”的課程中,從學生身邊的實際出發(fā),挖掘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從生活中提取材料。設置情景時,語言需精練,意圖要明確,要有新意、有氣勢,使學生產生躍躍欲試的心態(tài)。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知識,從而激發(fā)高中生對政治學習的積極性。
老師是一個班級的核心人物,是一堂課的焦點。上好一堂課不僅需要學生的意志力,更需要老師對課堂的把握度。高中是一個人一生最叛逆的時期,學生不聽老師的管理,在課堂上隨便說話打鬧,直接影響老師的授課情緒。只有老師具有威嚴才能保證課堂的聽課質量。例如,在課上,政治老師嚴格管教學生,將經常說話的學生安排在前兩排,這樣學生就不敢在老師的眼底下說話、打鬧;老師在課堂上應多提問學生,保證學生不走神;在課下政治老師更應履行心理輔導的職責,應多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了解學生的狀況和煩惱,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不僅要做學生的政治老師,更要做他們的好朋友。老師和同學的關系融洽了,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愿意上該老師的課,從而就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要想激發(fā)高中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就要打破應試教育的傳統,創(chuàng)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但長期以來,現在的高中政治課教學仍然處在應試教育的僵化軌道上。在實際教學中,高中政治課經常留給學生的印象是枯燥、乏味、單調,學生毫無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教授“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時,老師不僅要將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學校還應積極組織社會實踐等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當今社會面臨著許多政治問題,學??梢酝ㄟ^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最想了解的政治問題。學生想了解歷史性政治問題,可以組織學生去博物館、抗日戰(zhàn)爭遺址等具有歷史性質的地點進行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參觀完之后寫觀后感,也可以規(guī)定幾個社會實踐的課題,將假期社會實踐作為一項假期作業(yè)讓學生去完成,在開學之后進行社會實踐評比,獲獎的學生給予相應獎勵和綜合素質的加分。
思想政治課是高中教學計劃中的一門主干課程,也是向高中生傳授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的重要課程,更是對他們系統地進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雖然,現在高中政治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學生對高中政治的積極性還不是很高,但是我們堅信只要學生和老師共同努力,就一定會激發(fā)高中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學生一定會在興趣的驅使下愛上政治課。
錢磊.試論高中的政治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才智,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