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榮
(江蘇省沭陽縣懷文中學)
提到實踐活動,教師首先想到的是課外活動的開展,也會如數(shù)家珍,津津樂道:不就是借助于網(wǎng)絡資源查詢資料、開展設計活動、組織義演、制作廣告、發(fā)個傳單、寫個通知、調(diào)查、走訪……顯然,同行們對實踐活動的理解和實施都局限于課外,其實,這種理解和做法誤解了實踐活動的真正內(nèi)涵,只是其狹義的概念,實踐活動的真正意義遠不止這些,也包括課堂上的活動。
從英語的工具性語言這個意義上說,英語的實踐活動的意義更加分明,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以拓展知識視野,提高實踐能力,更應該抓住課堂、立足課堂,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在“做”英語中學英語,在學英語中同時也做英語,使“做”英語成為英語教學的最亮點,改變“灌輸”“講授”教學,使教、學、做完美合一,構建教、學、做合一的活躍課堂。
實踐活動包括語言實踐和課外動手操作實踐,那么,實踐活動開展的策略就應該從這兩個方面探討,不僅僅停留在操作的層面上,也不能僅限于課外環(huán)節(jié),應將課內(nèi)外的實踐活動統(tǒng)一起來,注重實踐活動的多樣性和實用性。
英語是一種工具性語言,教學中應體現(xiàn)其交際性和實用性等特點,應創(chuàng)設語言使用的真實情景,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自覺使用語言和運用語言進行交際。
如,學習九年級上冊Star signs 時,在Comic strip 中,借助Hobo和Eddie 的對話,引出本單元的話題“星座”問題以及星座和性格的關系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習Reading 前,教師先介紹自己的星座,并簡單介紹這個星座的人的性格的特點,讓學生說一說老師性格和星座是否有相似之處, 再引導學生依次說說自己的星座,其他學生說出這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如patient,outgoing,easygoing,kind,impolite 等,再讓學生閱讀相關的Reading 章節(jié),根據(jù)星座所給出的具有該星座的人的性格應該是什么,從而更好地理解星座和性格的關系。
又如,學習七年級下Unit 4 Welcome to the unit 時,提出情景,英國交換生來到陽光鎮(zhèn),想去陽光中學、陽光動物園、陽光公園、陽光花園等,展示一張陽光鎮(zhèn)的地圖,讓學生就Where is...?開展問路和指路練習,It is the north/south/west/east of...的表示方位的表達得到充分的練習和鞏固。
“信息溝”和可拉伸的“語言學習”和“語言習得”有許多相通之處。所謂“信息溝”,簡言之,就是人們掌握的信息之間的差異。教學中,巧設信息溝,促使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以彌補信息上的差異。
如,學習shopping 時,教師給A 組學生一張有關物體的信息,如pen,ruler,pencil-case...B 組學生的信息單上是價格,如¥5、¥1.5、¥8.8,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活動,A 組學生提出問題,詢問B 組同學,What is the price of...?而B 組學生提出問題,提問A 組學生,What thing’s price is 5 yuan?最后,兩個小組的學生把自己的信息單都補充完整,完成價格和物品的對應。這樣的活動,更能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又如,學習寫作A day out 時,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如A 組的信息是where to go,B 組學生的信息是what to do,C 組學生的信息是what to bring 等,然后,讓學生互相詢問,設計相關的問題進行不同形式的活動,最后,完善各自的信息,最后,通過將三個信息完美整合,在此基礎上,完成寫作。這樣的活動,似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之范。
課外作業(yè)的布置,抄單詞、寫短語、背課文的方式沿襲了無數(shù)個春秋,學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復習鞏固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為一種思維定式:死記硬背。死記硬背最終導致學生對英語的厭倦。因此,作業(yè)的布置和新授教學一樣,需要創(chuàng)新,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布置學生樂學、有效、高效的作業(yè)內(nèi)容和形式多樣化的作業(yè),真正發(fā)揮作業(yè)的作用,引導學生樂學、樂做。
如,學習七年級下Unit 1 Speak up 后,布置一個特殊的課外作業(yè),同學之間打個電話,那么,打電話的交際英語在學生互相打電話中得到復習鞏固。學習了七年級下Unit 3 的Task,John 作為交換生來到中國北京,來之前把自己在家鄉(xiāng)的生活情況和家居狀況制成了錄像片,啟發(fā)學生利用周末制作一個圖文并茂的海報,寫一篇圖文并茂的導游詞,給這些交換生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介紹家鄉(xiāng)的風景和名勝以及有趣的地方,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利用電腦,制作成幻燈片,或者演示文稿。毋庸置疑,這樣的課外作業(yè)對學生是一個挑戰(zhàn),學生定會樂在其中,通過“做”這個作業(yè),知識得到鞏固,能力得到提高。
英語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徹底變革,關注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更實現(xiàn)了“做中學、學中做”,注重的是知識的運用,利于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的提升和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可以把學生帶進一個妙趣橫生的英語世界,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1]章熙美.牛津初中英語實踐活動教學策略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2(31).
[2]吳雅楠.豐富活動形式,突出互動交際:初中英語實踐活動教學模式探索[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