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哲
(吉林省龍井市龍井中學)
初中勞動技術課程往往以其顯著的實踐性來為學生提供一堂知識豐富的實踐課程,學生在勞動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以及知識的應用能力,進而使自己能夠獲得綜合能力的提高。
傳統(tǒng)觀念下,往往由于升學壓力的驅使,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教師過分地在意語數外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很多時候,例如體育、勞動技術課程等都被忽視或者被別的課程所擠占。而如果過分重視勞動技術課程,又會導致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時間被占用,學生升學考試受到影響。
因此,在初中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地設置好勞動技術課程的時間以及相關的內容,一方面,以恰當的教學時間來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以通過其他課程的聯(lián)系來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例如在大蒜種植這一實踐課程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生物知識應用到課程中來,通過實踐來鞏固自己的所學。
初中階段處于學生成長的初期,對于社會的認知、價值的判斷能力等都還沒有完全的成熟,因此,學生非常需要正確的指導,來幫助他們提高人文素質。人文素質教育從廣義上講即培養(yǎng)一個學生的品格,初中勞動技術課程教育中,教師可以以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互相合作、相互幫助的經歷為載體,來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強調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在為人處事方面的品格,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世界的認知還不充分,因此存在很大的好奇心以及一些不經意的創(chuàng)意,在勞動技術課程中,如果學生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以手工制作、繪畫等形式來表現(xiàn)出其創(chuàng)意想法,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教師要及時對學生提出表揚,并鼓勵學生發(fā)揮其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
初中勞動技術課程要在課程設置時注意與其他課程的協(xié)調,在課程開展時要注意人文素質的教育的同步進行,在課程評價時要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此來使初中勞動技術課程通過實際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
李紅梅.初中勞動技術課堂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5(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