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艷
(長春市雷鋒小學)
故事是低段小學生們的最愛,如果教師能夠把數學問題以童話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的話,既能給數學問題賦予一定的情節(jié)和生命,而且還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教師可以將語言描繪、畫面再現以及音樂渲染等三者有機地結合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教學。讓學生從故事中主動發(fā)現問題,然后再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思考。例如,在教授“分數的基本性質”這節(jié)內容時,在新課伊始,我就為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個故事:“花果山有三只小猴子,這個時候他們都吵著要猴爸爸給他們買香蕉吃;其中,最小的猴子嚷著要很多個香蕉,大猴子則很懂事說:‘我就要一個,但是要最大的那個。’精明的老二這個時候說話了:‘我不要最大的,也不要數量最少的,但是數量要比大哥的多,比弟弟的大一些。’這個時候,猴爸爸沉思了一下,買來了三個同樣大的香蕉,把第一個分給老大一半,將第二個再平均分成了6 段,取出了3 段給老三,最后將剩下的一根平均分為4 段,給了老二2 段。三個猴子都高興極了,他們認為爸爸對他們都是最好的。同學們,猴爸爸這樣分,公平嗎?要想知道原因,咱們學了新知識自便會分明?!睂W生這個時候也會興趣盎然地進入到了新課探究當中。這樣進行新課的導入,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教育心理學理論認為,學生是否能夠得到新的信息,是和他們的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經驗有很大關聯(lián)的。小學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與邏輯性,很多新知識都是建立在舊有的知識基礎之上的。因此,在設置情境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學生舊有的知識,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設置問題情境,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還利于讓學生對學習保持持久的熱情,幫助學生有效的實現知識遷移,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基礎。當學生在學習一些新知識時,已掌握的知識經驗或者是思維方法等暫時不能派上用場時,他們就會產生一種急于探究問題的癥結且又不知從何下手的焦急心理。例如,在教學“異分母分數減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和學生一起去復習同分母分數減法法則——分子相減,分母則保持不變。這個時候,我讓學生試算1/5 -1/8=?時,很多學生都會根據已有的計算經驗(同分母分數相減)進行解題,但是該法則卻不能計算異分母分數減法,學生在探究這個問題時碰壁了。這個時候,就能夠引發(fā)學生激烈的認知困惑,這懸而未決的疑難問題有效地將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出來了,學生們也會在求知欲望的驅使下主動去探究新知,主動去學習新知識。
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夠學以致用。將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用于實際的生活當中,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一種熟悉感和親切感。進而學生也會產生一種迫切解決問題的欲望,他們也就很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了。只有入景,才能生情。讓學生溶入到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當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做到這幾點,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也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超市購物”這節(jié)內容時,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就可以在教室內設置一個模擬超市,模擬生活的場景,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以及消費者,進行買賣交易。設置這樣的模擬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們通過活動,既能鞏固所學的文化知識,又能夠體會到數學知識其實是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與生活的,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利于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欲望。再如,在講授“連加連減”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實際情境,與學生一起做開汽車游戲(假設的情境)。教師可以當司機,讓學生當乘客,先上來6 個學生。汽車開動后,教師可以問學生現在汽車上有多少個人?當某站到了后停車,又上來了4 個小學生,汽車再開動,這個時候,教師問現在汽車上一共有幾個人?又到一站停車后,下去了4 個學生,這個時候,再問現在的汽車上還有幾個人?這樣的游戲反復輪流地多做幾次,讓每個學生都有參加活動的機會,課堂的教學氛圍也會逐漸的活躍起來,學生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一些知識,而且也為新知識的學習埋好伏筆。
有效的情境設計能夠把學生的學習帶入到一個美妙的數學天地當中,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之感,既能加強學生的感知能力,又能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數學知識??偟膩碚f,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法還有很多,且多種多樣,以上幾點只是我在實踐教學中比較常用的幾種教學方法而已。但是,我認為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時,需要做到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要明確,情境教學的形式也要新穎且有趣味性,組織要活,創(chuàng)設的時機也要巧。只有做到這幾點,才能真正地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才能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究知識,活躍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在知識、技能和情感等方面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具體教學中,設置多種有效的教學情境,既能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樂趣,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
[1]應茉芬.情境: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策略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
[2]姚美玲.數學情境也需要打“假”——創(chuàng)設真實、有效的數學情境[J].新課程,2014,(03).
[3]王姬,唐艷霞.情知交融 以情促學——在數學情境教學中的一點體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2).
[4]走出誤區(qū) 提高效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0).
[5]斯琴高娃.“問題鏈”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6]劉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案例分析及微型實驗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