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云 周鵬飛 王曉玉 黃永麗
723000陜西省漢中市中心醫(yī)院導管室
在導管室管理中手術室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探討
丁小云周鵬飛王曉玉黃永麗
723000陜西省漢中市中心醫(yī)院導管室
目的:運用手術室管理模式對導管室進行獨立管理,科室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工作隊伍專業(yè)化,效益明顯提高。將導管室建設成醫(yī)院的第二手術室,作為一個以介入手術為特色的開放性、綜合性平臺來管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導管室;管理模式;獨立管理
我院介入手術開展于1995年,2011年成立獨立導管室。在此期間,導管室的管理方式經(jīng)歷由影像中心代管、介入科代管直至獨立管理。管理模式的改革,使得導管室逐漸由單一輔助類科室轉變?yōu)橐越槿胧中g為特色的開放性、綜合性手術平臺。
設計建設以手術室為設計標準的導管室。改變介入手術沒有專用場所的局面,建設導管室專用業(yè)務用房,按外科手術室的要求進行3區(qū)劃分,限制區(qū)、半限制區(qū)、非限制區(qū),合理布局[1]。設立清潔走廊與污物走廊,設立更衣室、辦公室、值班室、圖像操作間、材料間、無菌物品存放間、鉛衣懸掛間等功能用房,滿足工作人員需求,規(guī)范工作流程。
配備專業(yè)人力資源:我院導管室按照兩間手術室進行專業(yè)人員配置,其中DSA技師4人、護士8人(含護士長及總務護士各1人),接受護士長統(tǒng)一管理。
更新理念,加強專業(yè)培訓:導管室儀器眾多,手術種類不斷更新、發(fā)展,需要工作人員不斷加強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在培訓中,將介入手術分為心臟介入治療、神經(jīng)介入治療、大血管介入治療、外周血管介入治療、腫瘤介入治療、非血管介入治療等6個維度[2]。靈活運用PBL與C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基礎理論知識融入臨床病例之中[3],使護理人員學以致用,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按相應管理辦法[4],開展放射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培訓,提高防護意識,提升業(yè)務水平,突出專業(yè)性。
建立“二級庫”:將所介入的相關耗材合理放置,統(tǒng)一管理。將耗材從原有的臨床科室中剝離出來,由導管室統(tǒng)一向采供中心申領,儲備于材料間,統(tǒng)一登記,并定時盤存,相關臨床科室不再參與耗材的管理。建立耗材使用登記本、毀形登記本、植入登記本。建立耗材使用清單,保存相應條碼標簽并作為病歷資料的一部分妥善保管,便于記賬與追溯。
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我科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導管室工作制度、導管室安全管理制度、職業(yè)安全防護制度、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預防差錯事故管理制度、導管室參觀制度、導管室值班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查對制度、導管室護理質量評價和考核制度、患者身份識別制度及程序、醫(yī)囑執(zhí)行制度、患者墜床與跌倒報告及傷情認定制度、更衣室管理制度、介入手術分級管理制度等。同時設立質控小組、院感監(jiān)控小組與安全管理小組,由資深護士擔任組長,定期舉行質控活動及護理人員的質控量化考核,定期舉行安全管理會議,對科室的安全管理問題進行分析與總結,提高工作人員對科室運行及醫(yī)療安全的認識程度及工作水平。護士長每周對科室進行檢查,督促各項制度的落實。
規(guī)范手術管理:各科室介入手術按照院內手術管理規(guī)范,在手術麻醉管理系統(tǒng)中填寫手術申請單,由導管室統(tǒng)一協(xié)調安排,充分發(fā)揮導管室的手術管理平臺作用。
手術平臺公共化提高了各科室開展介入手術的積極性,業(yè)務量迅速增長。導管室一度劃分歸屬不明,造成管理相對薄弱與混亂。相關科室欲開展介入治療,不能獨立開展,只能尋求與代管科室合作,業(yè)務收入分配難以協(xié)調,具有內外科交叉性綜合手術也難以形成默契,甚至常常只能從臨床科室臨時抽調跟臺護士,醫(yī)護配合缺少默契。種種問題造成介入手術量增長緩慢,手術種類開展較少。獨立化手術室化管理后,掃清了相關障礙,使導管室成為開放性手術平臺,開展介入手術的科室從3個增長至目前的8個,手術種類涵蓋神經(jīng)腦血管、心臟、外周血管、腫瘤、大血管介入及非血管介入6大類,81種手術,其中以TIPS為代表的外周介入手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手術量由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查的2011年的997臺增加至2014年的2 776臺,成為本院業(yè)務亮點,更多患者得到了安全、有效的治療,取得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工作人員得到了規(guī)范化培訓,提高了專業(yè)水平。通過專科業(yè)務學習、技術演練、外出進修、院內片區(qū)培訓等培訓手段,建立了一支素質較高、能力突出的護理隊伍。
提高了工作人員歸屬感:績效計算方式的改革,使護理人員的工作得以量化,收入與付出呈正相關,提高了工作積極性。作為獨立科室,導管室取得院內綜合目標獎、零投訴獎等榮譽,增強了科室人員的集體榮譽感與凝聚力,讓工作人員在科室具有歸屬感。
有效減少工作人員射線接觸,保護工作人員的健康:導管室工作人員均嚴格按照要求接受正規(guī)的放射防護培訓,通過考試取得合格證書,持證上崗,具有放射防護專業(yè)知識和防護器具使用技能。未通過放射防護培訓的工作人員不得上崗,不再出現(xiàn)由于科室歸屬不清,人員配備不固定、流程不熟悉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射線接觸與泄露。
資源得到集約、高效的利用:由導管室統(tǒng)一協(xié)調安排手術,手術接臺時間大大縮短,擇期手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合理安排,同時為急診手術、外請專家手術開辟綠色通道,單間單日手術量可達25臺,縮短患者等待時間,降低機器閑置時間。
規(guī)范了耗材使用與管理,使相關醫(yī)務人員得到保護:材料與臨床科室剝離的管理方式,使臨床科室不再參與到耗材的采購、保管流程中,使醫(yī)務人員的權利在法律層面上得到保護。
提高了院感的控制與管理水平,降低了院感發(fā)生的風險:集束化管理策略的應用[5]、消毒設備與合理的業(yè)務用房等硬件的配套到位以及消毒隔離制度、感染手術管理制度、院感監(jiān)控小組的建立、工作流程的規(guī)范化、護理人員的無菌操作技術的培訓與監(jiān)督等相應軟件的配套與提高,對降低院感的發(fā)生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為醫(yī)院重要的業(yè)務部門,建設一個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的導管室日益重要。從建設伊始,在設計布局上,裝備配置上,均可按照手術室設計要求,按標準做好手術間的放射防護改造。同時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及預案,配備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的護理、技師團隊是導管室正常開展工作的關鍵。獨立化的導管室,具有工作流程規(guī)范化、隊伍專業(yè)化、資源配置集約化、工作質量可控性上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將導管室作為一個以介入手術為特色的開放性、綜合性平臺來建設管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1]邵輝.介入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要點及隱患預防[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5(1):91-93.
[2]放射工作衛(wèi)生防護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第十七號令.
[3]高嵩琴,王馨,毛燕君,等.基于案例教學法構建介入手術室??谱o士的教學案例庫[A].護理管理雜志,2015,15(1):6-9.
[4] 胡文琳,張偉英.PBL和CBL教學法在??谱o士培訓中的應用現(xiàn)狀[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17):2052-2053.
[5]章一寅.集束化管理策略在導管室醫(y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4,26 (2):236-237.
Feasibility study of management mode of operation room in the management of catheter room
Ding Xiaoyun,Zhou Pengfei,Wang Xiaoyu,Huang Yongli
The Catheter Room of Hanzhong City Central Hospital,Shanxi Province 723000
Using operating roommanagement mode gives independent management for catheter room,the department management is more standardized,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is efficiency,the work team is professionalization,and the benefit is improved obviously.The catheter room is constructed into the second operation room of hospital,as an open and comprehensive platfor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to manage.It is a kind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mode.
Catheter room;Management mode;Independent management
10.3969/j.issn.1007-614x.2015.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