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偉
(洱源縣農技推廣中心,云南 洱源 671200)
洱源縣地理氣候條件很適合油菜生長,油菜是主要油料作物,洱源鳳羽油菜產量高,菜籽含油率高,已形成享譽省內外的一個綠色生態(tài)品牌。2013年全縣種植面積1400hm2,平均畝產150kg,總產達3000t。
油菜高產要求土層深厚、肥沃和水分適宜、通氣良好。選擇排灌方便、前作栽種玉米或水稻、無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發(fā)生的中上等肥力土壤進行種植。
油菜主要是水稻后作,土壤經水稻生產過程的長期淹灌致粘韌,透氣性差,整地不易細碎。油菜種子小,落土過深則難以出土。因此,當前作水稻蠟熟時應及時開溝排水。旱地耕作,應注意保墑蓄水,爭取全苗、壯苗。
做畦寬度視土質、地勢而定,畦寬1.5~2m,溝深25~30cm,以利排水。
油菜高產關鍵是品種的選擇,要選擇優(yōu)質、高產、抗性強、高含油率的雙低甘藍型春性品種進行種植,如H045、H090、A35等。實時早播早栽,有利于秋發(fā),也是獲得高產的基礎。結合洱源縣實際,9月25日至10月20日為適宜播種期。
育苗移栽可緩解前后茬口矛盾,有利于充分利用生長季節(jié),便于苗期的集中管理,培育壯苗,是油菜奪取高產的關鍵性措施。油菜移栽的最佳時期是六至七葉期,苗齡35d,移栽時要栽大苗、壯苗,剔除小苗、弱苗和異型苗。
直播油菜的生育特點是根系發(fā)達,主根粗壯,根系入土深,抗性強。
具有增溫早發(fā)、安全越冬、滅草保肥、抗旱節(jié)水、早熟高產等顯著作用,而且能有效解決冷涼地區(qū)種植高產優(yōu)質油菜的難題。
1)品種特性。品種特性與種植密度關系十分密切。首先是品種的株型,對于植株比較高大,單株葉面積較大,分枝部位較低,株型比較松散的品種,種植密度宜偏低;反之,密度大些。其次是生育期特別是營養(yǎng)生長期的長短,生育期短,植株較小的品種,密度宜大。而中晚熟品種,株型大,宜稀。白菜、芥菜型油菜的種植密度宜較大,甘藍型品種宜較稀。
2)氣候條件。氣溫高、雨量足,油菜生長旺盛,營養(yǎng)體大,種植密度宜稀,反之宜密。
3)土壤和肥水條件。土壤肥沃、質地好、施肥多、灌溉條件好、生產水平較高的地方,種植密度稀,反之宜密。
4)播種期。同一品種早播,幼苗期長,株體大,葉面積也大,種植密度稀;反之,晚播的宜密。
合理密植是獲得油菜高產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謂合理就是單位面積上有最適宜的株數、最多的角果數、角粒數和粒重,構成最高的籽粒產量。
洱源縣直播油菜每畝1.6萬~1.8萬穴,每畝基本苗4.5萬~5萬株。育苗移栽每畝1.5萬~2萬株。
作物的生育長短不一,因此,作物需要營養(yǎng)的時期也有差別,又由于作物各生育期的營養(yǎng)特點不同,因此,肥料在不同時期施用,其效果也不同。作物營養(yǎng)期的長短與施肥數量和次數有關,而各生育期的營養(yǎng)特性又與肥料的種類有關。
油菜是需肥量較大的作物,不僅需要氮、磷、鉀(大量元素)、硫、鈣、鎂(中量元素)等元素,而且需要銅、硼、錳、鋅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油菜體內的含量一般以鐵最高,其次是鋅、錳、硼、銅。
油菜的營養(yǎng)特點是對氮、磷、鉀的需要量比其他作物多,特別對氮、鉀的需要量幾乎相等。油菜對磷、硼反應比較敏感,當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小于5×10-6時,出現明顯的缺磷癥狀;土壤里有效硼含量小于0.5×10-6時,油菜表現缺硼癥狀(產生一種叫做花而不實或萎縮不實的生理病害)。油菜吸收的營養(yǎng)元素,向籽粒運轉率高,唯有鎂向籽粒運轉率低。由于油菜產品是種子里的油脂,而油脂是由碳、氫、氧組成,雖然油菜生長中吸收了大量的元素,但可以通過油餅、落花、落葉、莖稈、果殼及殘茬等返回土壤,維持土壤養(yǎng)分平衡,因此油菜是一種很好的“用養(yǎng)結合”作物。加之,油菜根系能分泌大量的有機酸,導致礦物態(tài)磷的釋放,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和植株的磷素營養(yǎng)水平。
1)氮素營養(yǎng)。氮素是營養(yǎng)元素中需要最多的元素,油菜植株含氮量,前期含量高,后期含量低。并且隨著氮素營養(yǎng)水平的提高,蛋白質含量相應提高,而含油量明顯下降,因此,氮肥不易施用過多或過遲,應在初花期結束氮肥的施用。油菜缺氮時,植株矮小,分枝少,新葉出生慢,葉片小,葉色淡,呈黃綠色,下部葉發(fā)紅,嚴重時葉片呈枯焦狀,從而葉片脫落。
2)磷素營養(yǎng)。磷能有效地促進根系發(fā)育,增強油菜抗逆力和抗旱力。油菜一生對磷素的吸收薹花期為高峰。從磷肥的利用和增產效果看,以二葉期前施用效果最好。油菜對磷最敏感。嚴重缺磷時,子葉展開后便出現蒼老暗綠、葉片變厚現象,出葉遲,葉面積小,莖與葉柄均呈紫紅色,植株矮小,不分枝,現蕾開花延遲。
3)鉀素營養(yǎng)。鉀能促進氮素的吸收,增強油菜的抗倒性和抗病性。油菜吸鉀量和吸氮量相近,生產上不可忽視鉀肥的施用,特別是施氮水平高的豐產田塊上更應注意鉀肥的施用,否則容易發(fā)生倒伏,造成減產。鉀在植物體內移動性大,缺鉀癥首先表現在最下位葉上。幼苗3~4片真葉時,葉片和葉柄上呈現紫色,接著在下部葉緣可見焦邊和淡暗色至暗褐色枯斑,葉肉組織成明顯燙傷狀。植株明顯缺鉀時,葉片細胞失去“膨壓”而枯萎。
4)微量元素硼營養(yǎng)。硼能促進植物對鈣的吸收,對葉綠素的形成與穩(wěn)定有良好的作用,油菜生殖器官的需硼量大于營養(yǎng)器官,缺硼直接影響產量。油菜缺硼時,前期表現為根系發(fā)育不良,葉色暗綠,葉質增厚易脆,葉緣倒卷;葉片呈紫紅色或藍紫色,最后形成紫斑;莖稈出現裂口或裂斑;后期表現為角果皮和莖稈表皮變成紫色或藍紫色,次生分枝叢生;產生一種叫做花而不實或萎縮不實的生理病害。
1)基肥。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kg、尿素10~16kg、普鈣40~50kg、硫酸鉀5kg,硫酸鋅、硼砂各0.5~1kg或復合肥20~25kg。
2)苗肥。畝施尿素20~30kg。
3)蕾薹肥。畝施尿素10~16kg、硫酸鉀5~10kg。
4)巧施初花肥。這一時期,可采取根外追肥,可噴施1%~2%的普鈣澄清液或0.2%的磷酸二氫鉀2~3次。每畝施硼肥0.2kg,可促使花序頂端多開花、多結果,并能增加千粒重和含油量。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種”是基礎,“管”是關鍵。抓好油菜的田間管理,根據油菜各個生育期的生長發(fā)育特性和對環(huán)境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滿足油菜對養(yǎng)分、水分、溫度、空氣和光照等條件要求,才能保證油菜高產、優(yōu)質,促進農民增收。
油菜苗期(指出苗到現蕾),這一時期,田間管理主攻目標是苗全、苗壯,爭取快出葉、多出葉,為莖稈粗壯、第一次分枝多奠定基礎。
1)及時補苗、定苗。及時進行補種或補栽,保證油菜的合理密植。及時間苗。一般間苗2~3次,每塘留苗2~3苗,控制密度,保證苗勻、苗壯。
2)及時中耕鋤草培土。俗話說:“壯苗先壯根,壯根靠中耕”,通過中耕鋤草培土,就能保持土壤疏松,通氣良好,提高地溫,養(yǎng)分分解快,促進根系生長。
3)適時灌水,及時防治病蟲害。結合實際,一般在施肥時澆水,切忌漫灌。這一時期主要是做好白銹病、蕪菁葉蜂、蚜蟲等的防治。
油菜中期(指現蕾期至初花期),這一時期田間管理的主攻目標是促枝、攻花、求穩(wěn)長。
1)灌水。油菜進入蕾薹期,生長茂盛,生理活動加強,多數時間處于干旱季節(jié),農戶要結合天氣灌好水,保證油菜需水。
2)防凍。采取的措施是培育壯苗,提高植株體內含糖量,使葉增厚、根莖增粗,能增強油菜本身抗寒力。此外,凍前灌水撒灰,人造煙霧,摘除早芽早花,也有一定的防凍效果。
油菜后期(指油菜初花至成熟),這一時期田間管理的主攻目標是養(yǎng)根、護葉,爭取角果多、粒多、粒重,奪高產。
1)科學管理。開花期是油菜一生中的需水“臨界期”,這時如果缺水,花序短,落花嚴重,影響產量。一般油菜花期和角果發(fā)育成熟期各需灌水一次。
2)病蟲害防治。主要防治蚜蟲和油菜白粉病。蚜蟲:根據蟲情,在油菜終花期蚜株率達10%時及早分墑噴施3%啶蟲脒乳油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角果期蟲害嚴重時間隔7d噴施一次,連噴2~3次,農藥應交替使用。白粉?。孩俨捎门浞绞┓始夹g,適當增施磷鉀肥,增強寄主抗病力;②發(fā)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間隔7~10d噴一次,連噴2~3次。
一般在黃熟期收獲,以全田有三分之二的田塊角果呈現淡黃色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