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友寶
中國貞德:一二·九運動親歷者陸璀
□楊友寶
陸璀
陸璀,1914年4月13日出生于浙江湖州名門,自幼聰明好學。1931年夏畢業(yè)于蘇州振華女中,后考入東吳大學,1932年入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思想進步,任校學生救國會委員,成為清華學子中的佼佼者。
為挽救民族危亡,北平的愛國學生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八一宣言》的號召,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先于1935年12月9日舉行示威游行,又于16日舉行了更大規(guī)模的示威游行,高喊“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反動當局出動大批軍警大肆鎮(zhèn)壓,但愛國學生無所畏懼,與其展開英勇斗爭。
一二·九運動,是繼五四運動后,中國歷史上又一次非常重要的革命活動。毛主席說一二·九運動與五四運動是同樣偉大的?!耙欢ぞ胚\動是偉大抗日戰(zhàn)爭的準備”,“它準備了抗戰(zhàn)的思想,準備了抗戰(zhàn)的人心,準備了抗戰(zhàn)的干部”。
陸璀繼參加12月9日的游行示威后,又于12月16日下午,參加了清華、燕京等大學的游行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北平城進發(fā),青年學生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輪番沖撞,終于撞倒了西便門,直向天橋進發(fā)。在天橋,匯合城內的部分學校學生、市民,舉行了萬余人的群眾大會。會上群情激憤,“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聲響徹長空。大會一致通過了“反對華北自治”“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要求全國團結共同抗日”等決議。
群眾大會后,學生隊伍向正陽門(前門)進發(fā),只見城門前重兵把守,個個荷槍實彈,似臨大敵。當派出學生代表前往交涉時,帶隊軍官兇神惡煞地說,正陽門內是外國使館區(qū),不準入內。面對示威學生隊伍繼續(xù)聚集城門外、準備隨時進城的態(tài)勢,帶隊軍官則欺騙大家說,只要隊伍分散,即可從多個城門進入。清華、燕京等校學生擬從順治門(宣武門)進城,當游行隊伍到達順治門時,只見城門緊閉,根本無法進入。這時,感覺被欺騙、受愚弄的學生憤怒到了極點,學生們面對兩扇緊閉的大城門,只能望門興嘆,但也無可奈何。
這時,陸璀看到有幾個同學趴在地上往門里張望,她也懷著好奇心趴到地上往內看了看,只見城門下有一條縫。陸璀頓時眼睛一亮,并大聲地對同學們說:“我可以從城門下的縫隙里爬進去打開城門,讓大家進去?!?/p>
同學們當即安靜了下來,看著陸璀從城門下的縫隙里爬了進去。她雖迅速地躍起,拔掉了鐵門閂,但看到門環(huán)還被鐵絲纏著。當她正要用手擰開鐵絲的時候,一二十個軍警蜂擁而來,對她拳打腳踢,個別的甚至用槍托砸,她頓時被打得鼻青臉腫,眼前直冒金星,但仍高喊著:“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有種去打日本鬼子!”她被推推拉拉地押到了警察所,站在靠窗的一個墻角。這時,美國進步記者埃德加·斯諾在警察所里與陸璀用英語聊了起來,陸璀把當天發(fā)生事情的前因后果簡略地告訴了斯諾。不久,警察又將陸璀押上了大卡車,拉到內二區(qū)所,扣押了幾個小時。晚七點又被用敞篷車押回順治門警察所后,才被釋放。她仍從城門下的空隙處爬出去,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當天,斯諾就將他所見所聞所經歷的事,以《中國的貞德被捕了》(注:貞德為十五世紀法國著名的民族英雄)為題,以獨家新聞向世界報道了一二·九運動大量客觀公正全面又充滿激情的史實,從而沖破了國民黨當局嚴密的新聞封鎖,使中國愛國學生抗日救國運動的信息傳遍世界,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廣泛同情和支持。
北平愛國學生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和迅速發(fā)展,引起國民黨當局的強烈恐慌。北平各高校處在一片白色恐怖中。1936年2 月29日,數千名荷槍實彈的軍警兩次包圍清華大學實施大搜捕,陸璀在組織的幫助下安然脫險,并被安排到位于盔甲廠13號的斯諾家避難,斯諾夫婦似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保護她。十多天后,北平學聯派陸璀前往上海籌建全國學聯,斯諾夫婦又親自用小車把她送到火車站。1936年5 月31日,全國學聯在上海成立,陸璀任宣傳部長,并主編學聯刊物《學生呼聲》。
一二·九運動在海外華僑和留學生中反響更為強烈。巴黎發(fā)行的《救國時報》率先致函表示“海外同胞誓為后盾”。德國、法國、英國、比利時、瑞士、荷蘭等國的中國留學生,積極參與了世界學聯舉行的聲援中國愛國學生的各項運動,聲援中國學生的抗日救亡運動。
1936年8月31日至9月6日,第一屆世界青年大會在瑞士的日內瓦召開。世界學聯多次致信中國全國學聯,要求派代表務必出席此會。全國學聯由于經費短缺,只派陸璀一人前往出席。一切準備就緒后,陸璀獨自一人踏上了遠赴異國的征途。這時歐洲國家的中國留學生、華僑代表早就抵達日內瓦,并組成了20人的中國代表團。由于陸璀是國內派出唯一的參加過一二·九運動的代表,所以就被公推代表中國代表團在會上發(fā)言。
第一屆世界青年大會1936 年8月31日在日內瓦新落成的國際聯盟大廈舉行,35個國家和地區(qū)、11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共700余人出席。當陸璀步上主席臺時,全場掌聲雷動,她慷慨激昂地說:“我們中國人民,特別是中國的青年,是有名的和平愛好者”“我們堅決地為我們國家的獨立與自由而奮斗,同時也就是堅決地為世界的和平而奮斗。我們要和全世界的青年竭誠合作來為世界和平而努力”。當她用“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聯合起來反對侵略者”結束講話時,全場再次爆發(fā)出長時間、經久不息雷鳴般的掌聲。
中國青年學生的抗日救亡運動,就此走向世界,并得到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青年學生的積極支持。會上,陸璀被選為理事。
幾乎在此同時,國際反侵略大會(即國際和平大會)1936年9 月2日至6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特派錢俊瑞、陶行知,旅居海外的愛國將領、愛國人士等14人組成中國代表團參加,并由陶行知任團長。會后,陶、錢抵法國巴黎,陸璀等也奉命前往。兩路人馬在巴黎會合后,由錢俊瑞代表國內組織宣布:由陶、陸二人再赴法、英、美諸國開展宣傳活動。宣傳中國國內結成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在國際上結成反法西斯反侵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主張,進一步推動華僑的抗日救亡運動,并爭取國際支援。
經過精心準備,400余人出席的全歐華僑抗日救國大會于9 月20日在巴黎舉行,陶行知、錢俊瑞、陸璀三人在會上發(fā)了言。陸璀說:“中華民族空前的危機,把學生從課堂召喚到街頭,從書本引導到斗爭?!彼院喴赓W地概述了一二·九運動發(fā)生的原因、發(fā)展的過程和方向,闡述了運動受到的鎮(zhèn)壓和學生不畏強暴的英勇斗爭……提出“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和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一道攜起手來,共同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會議決定成立全歐華僑抗日救國聯合會,并發(fā)表了決議和宣言。
1936年10月中旬,陶行知、陸璀離法赴英,陸璀應邀多次出席了在倫敦、伯明翰、南安普敦和劍橋大學等在英華僑、中國留學生、英國學生和青年的會議,介紹中國學生的抗日救亡運動。
當年11月9日陸璀等乘海輪抵美國紐約,《紐約先鋒論壇報》刊載了《中國的貞德到此尋求援助對日斗爭》一文,《工人日報》報道的標題是《中國的貞德為和平使命來此》。
在愛國華僑和美國朋友的幫助支持下,陶、陸幾乎走遍了美國東、西部各大城市,從而把一二·九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信息傳遍了美國,進一步推動了愛國僑胞的抗日救亡運動。
陸璀1936年6月在上海入團,同年10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8年8月18日至23日,她又出席在美國紐約召開的第二次世界青年大會,并先后三次在大會上講話;1947年,陸璀出席在布拉格召開的世界青年聯歡會,并代表中國解放區(qū)婦女任國際婦聯書記處中國書記;1948年12月,她隨蔡暢出席在布達佩斯召開的世界婦女大會,并被選為國際民主婦聯執(zhí)委;1949年、1950年,她先后出席在法國巴黎和波蘭華沙舉行的世界和平大會,并擔任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
陸璀于2015年2月1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百歲。她是一二·九學生運動的學生領袖之一,是中國婦女、國際婦女、世界青年運動的杰出的社會活動家,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也是不平凡的一生。
(編輯 李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