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敏
一、問題提出
我校處于城鄉(xiāng)結合部,受學生生源的影響,我校數學學科教學“困難”重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數學學習能動性差
大部分學生沒有主動課前預習的習慣,即便教師布置了相關的預習內容或預習作業(yè)也是敷衍了事,不認真對待。課堂上,大部分學生的手和腦能不動就不動,坐等其成。課后完成作業(yè)的情況也很糟糕。對我校2015級288名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進行調查,只有近30%的學生能自覺完成數學作業(yè),近70%的學生都需要在督促下才能完成數學作業(yè),其中有近10%的學生必須在教師的嚴“盯”緊“追”下才能勉強完成。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傳抄作業(yè)風氣盛行。
(二)評價體系不適應時代的要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教育評價在現代教育體系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過去僅用期中、期末考試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的體系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改變原有評價體系變得越加迫切。我們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在新教育形勢下,建立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需要、能促使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評價模式。
因此,我著手對怎樣運用評價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數學學習任務進行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舉措
(一)加強理論學習
以《兒童心理學》《數學教育學》《不良習慣的矯正》、新課程標準等作為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導向。
(二)具體做法
1.建立評價方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結果,更需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感情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我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設定了以下評價策略:
優(yōu)佳積分評分辦法
優(yōu)佳評價分別針對小組表現、個人表現及評優(yōu)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核,各項評分按一定比例計入優(yōu)佳積分。
優(yōu)佳積分=小組表現分值×10%+個人表現分值×10%+評優(yōu)分值
具體考核辦法如下:
(1)小組表現分值
教師針對學習小組成員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及課堂上小組活動的情況給予評價。其中每次小組成員的個人平時表現總分的10%計入小組成績,小組全員參與記2分/次,小組展示滿分5分/次,共計10分/次。
(2)個人平時表現分值
加分:按時交納作業(yè)記1分/次,預習作業(yè)完成記1分/次,知識點默寫正確記1分/次,課堂檢測全對記1分/次。
扣分:作業(yè)(包括改錯)未完成扣1分/次,未做作業(yè)者扣2分/次,抄襲作業(yè)者扣3分/次,拿作業(yè)給別人抄襲者扣5分/次。
說明:①未按時交納作業(yè)視為未做作業(yè)。
②因未看管好自己作業(yè)被人抄襲的視為拿作業(yè)給別人抄襲。
③作業(yè)交給小組長后,因小組長未看管好作業(yè)本被人抄襲的,該小組長則被視為拿作業(yè)給別人抄襲。
④考試作弊情況處理與③一致。
(3)評優(yōu)分值
①成績評優(yōu)分值
A.章章清檢測成績?yōu)闈M分的計5分,若前三名的成績不是滿分的,則第一名記4分,第二名記2分,第三名記1分。
B.期中考試成績?yōu)闈M分的計10分,若前三名成績不是滿分的,則第一名記8分,第二名記5分,第三名記3分。
C.期末考試成績?yōu)闈M分的計20分,若前三名成績不是滿分的,則第一名記15分,第二名記10分,第三名記5分。
②進步評優(yōu)分值
以每次校級以上統(tǒng)考檢測的成績作為依據,按個人的最好成績和最好名次作為標準來確定進步多與少,均取前三名,進步評優(yōu)分值與同等級檢測評優(yōu)分值一致。
另:獲得進步評優(yōu)分值的學生的小老師也將獲得相同的評優(yōu)分值。
③優(yōu)秀獎分值
每月根據個人平時表現獲得的分值計算出分值y,根據分值y的前三名和進步分值的前三名分別評選出優(yōu)秀之星和進步之星。
y=小組表現分值×10%+個人平時表現分值
凡被評為優(yōu)秀之星和進步之星的均記10分。
2.評價時段安排
(1)“糖果”期(七年級):七年級的學生剛剛從小學畢業(yè),還比較幼稚,“孩子氣”很濃,看問題處在直觀和感性階段,容易受外界影響,做好事和做壞事都有從眾心理,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我采用“糖果”獎勵刺激他們,他們不僅樂意接受,而且樂此不疲,為了得到獎勵“糖果”傾盡全力。
(2)“成長”期(八年級):八年級的學生隨著生理、心理的成長,進入“叛逆期”,這時期的學生不信任父母,卻容易受朋友影響,對外面的世界懷有強烈的好奇感,追求流行,崇尚自由。我抓住學生的喜好,將這個時期的評獎方式由原來的每周延長至每月,用集體活動作為獎勵,如,帶每月評出的優(yōu)秀小組成員外出郊游、野炊、社會體驗等,他們?yōu)榇藭趯W習過程中互幫互助,相互督促。
(3)“成熟”期(九年級):九年級的學生面臨升學壓力,競爭意識增強,開始思考人生問題,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相對獨立性。對于該時期的學生,我選擇學期評獎,獎品是他們在規(guī)定金額范圍內自選的獎品。
三、取得的研究成果
1.提高了學生的自信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品嘗到勝利的果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不斷提高。
在我班完成小組建設后,我在學生自我介紹環(huán)節(jié)發(fā)現了一個很文靜的女孩,高高瘦瘦的,低著頭,很靦腆,叫李霜(化名),當她迫于壓力代表他們小組表演的時候,聲音很小,幾乎聽不見,最后她居然放棄說話,用手語熟練地表演了“感恩的心”這首歌。在開學的一段時間里,每次教學活動中,她的語言少之又少,每次說話前要想很久才能表達出來,還有一些詞不達意。
為了改變李霜,每次上課我都會刻意要求李霜負責的小組回答問題,因為她是組長,迫于小組任務必須完成,她不得不在課堂上用較多的時間和語言回答問題,在我和同學們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和包容下,李霜的優(yōu)佳積分常常名列班級前茅。通過半學期的努力,李霜可以在班上大聲說出她的想法了。在一次很重要的新課改公開課評比中,我毫不猶豫地將最重要的發(fā)言機會留給了她,雖然由于她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造成我們沒有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沒有得到一等獎,但是她在全區(qū)領導、全校老師面前展現了自己。從這以后,我開始發(fā)現她有了明顯的變化。原來發(fā)言時有忍不住用手比劃的動作沒有了;語言速度有了明顯提高;上課時常常主動舉手發(fā)言;分派給她負責輔導的同學的成績也有所提高;坐在她周圍的同學也喜歡找她問問題了……
現在的李霜是一個開朗活潑、敢于主動大聲說出自己想法的女孩。我想她在我的評價中得到了自信。
2.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評價使學生學習成為一個主動的過程,能積極參與到學習和實踐中去,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七年級下期,我班學生就可以以學習者主體出現,在沒有教師的課堂上,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自己組織課堂,講課、評價、質疑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學生自主完成,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3.提高了學習成績
該班學生于八年級數學學科各項指標均取得了位于全區(qū)第二名的好成績。
四、問題分析與思考
激勵評價有利于增強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動力和能力。濫用表揚和鼓勵會給學生造成誤導,不利于學生對自己客觀認識。
評價方式的設定應適應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變。好的評價方式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反之,則阻礙學生的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