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俊鋒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必須堅持以新理念為教學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轉換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tǒng)的不合理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勤于思考的習慣,給學生充足的學習自主權,提高他們的實踐技能和探究能力,以達到使全體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目標。主要探究了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關鍵詞:高中物理;自主性;新理念
一、開闊新視野,樹立新目標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現(xiàn)代教育也愈來愈呈現(xiàn)出全民化、終身化、民主化、多元化和國際化的特點,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教育目的除了符合我國實際,也要與世界接軌。教育要以社會主義目標為方向,以當下的新理念為指導,因此在我們的高中物理教學中,自然而然地要樹立這樣的培養(yǎng)目標:
1.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積累知識儲備。
2.學會運用科學方法和研究技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以便將來能夠很好地解決在實際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所產生的問題。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品質。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動手能力以及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5.有目的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高素質的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二、變更新模式,激起新興趣
要想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就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以教師和課程為中心,進行機械的知識灌輸,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下,這使得課程和教學難免枯燥乏味,使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厭惡情緒,從而大大影響課堂和教學的效果。而新理念下的教學則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主要充當引導者的角色,積極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以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目標。因此,在新課程教學中,應當以新理念為指導,做到以下這幾個方面:
1.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學的興趣。雖然高中生與中小學生相比,他們的理性思維能力已趨向成熟,但是,他們仍然對直觀形象的東西表現(xiàn)敏感。我們知道,人的左右腦是分工的,左腦負責理性,右腦負責感性,若能進一步開發(fā)右腦,配合左腦的理性分析和記憶,則可以事半功倍,大大減輕學生負擔,并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從而輕輕松松地學到知識和技能。課堂上的物理實驗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因為它直觀形象,遠比機械的理論講解要有效得多。如,在講解壓強理論的過程中,可以在桌上將幾本書、幾片瓦、幾塊磚和幾個雞蛋按步驟搭好,做好了這些,先向學生賣個關子,問:“如果用錘子去砸,雞蛋會碎嗎?”學生說出了答案后,就接著用錘子來證明了,而瓦碎了,雞蛋卻完好的結果必定讓學生大吃一驚,腦子里不免冒出“這是為什么”的疑問,此時教師就能乘興解釋其中的原理了。又比如,在講解重力加速度的時候,可以適當穿插一些歷史事例,如伽利略的推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以此來說明假設法和實驗法也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探究方法。要實現(xiàn)每堂課的教學目標,首先就要激起學生對每堂課的激情和興致。
2.注重在物理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情境好比劇本,而學生是在教師導演下完成這劇本的演繹,學生身在其中,不知不覺地就深入到了某個神奇的科學地帶,先是產生疑惑,接著提出問題,然后是尋找和探索答案。由此可知創(chuàng)設情境的重要性,因此,教師需要在情境上下一番功夫,逐步引導學生,比如,課前導入就是為了激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帶著懸念進入課程去逐步尋找答案,在情境中,學生興致勃勃,能夠充分發(fā)揮自主性,在研究探索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學生保持對物理學習的熱情。
3.積極培養(yǎng)學生自主研究技能和創(chuàng)新意識。新教材中增設了一個新的環(huán)節(jié)——課題研究,其目的就是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研究的技能和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如何更好地實踐這一環(huán)節(jié)呢?這就需要教師在給學生適當指導的情況下,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權,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他們有目的、有步驟地參與實驗,先是觀察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然后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科學研究方法一步一步地求索答案,最終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方法和研究技能。
4.重視知識的遷移和滲透。由于教育各個方面的改革,高考體制也在變化,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由于對受教育者全面發(fā)展的重視,眾多學科彼此之間不再孤立,而是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會牽涉相應的化學、生物、地理和歷史等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如,在學習“電磁感應”一課時,要想知道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兩側機翼的電勢高低變化,就要聯(lián)系相關的地理知識;學習“原子物理學”,則牽涉化學上的電離、生物上的遺傳和變異等相關知識點。
5.注重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物理中的許多原理都是來自于物理學家們的實驗研究,所以,要想提高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主性,就要注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實驗,學生可以認真地體會物理原理的來源,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從而懂得如何將物理理論和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這樣,他們就會對學習物理更加感興趣,進而更加努力地學習,形成良性循環(huán)。
6.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很高的學科,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學起來并沒有那么的簡單。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保持一個良好的溝通關系,只有這樣,學生在遇見問題時才會主動和教師交流,問題才會很快得到解決。除此之外,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生比較敢于更輕松地回答教師提問的問題。如此一來,學習的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三、改換新面貌,樹立新形象
時代在求新,人也要向前,那么教師自然也要成為新時代下具有新面貌的新教師。新時代的教師應該不同于傳統(tǒng)的“傳教士”,而應該是以平等、民主的姿態(tài)對待每一個學生,新時代的教師應該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課堂教學氛圍好壞跟教師的性格、教學風格有很大關系,幽默風趣的教師往往是課堂氛圍輕松活潑,學生學習愉快,興致濃厚。如,在學生睡意昏沉的時候,適當說幾句玩笑話,耍一點幽默,學生笑過之后頓時睡意全無,馬上便能聚精會神地跟著教師的腳步進入情境之中。當遇到學生難以理解的某個理論或原理時,教師只要換個角度,做一個幽默的比喻,學生便腦門洞開、豁然開朗。而平實風格的教師只要教學方法和言行舉止得當,學生也會保持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比如,一位教師儒雅的外表、溫和的話語、大方得體的舉止也會讓學生倍感舒服,同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斷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在學生言之有理時適當給予表揚,學生便會因為成就感而倍感興奮和愉快。高中生一般已經能夠獨立思考,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教師不能唯我獨尊,而應虛心接受學生的批評和意見,從而不斷總結在教學中的得與失,更正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錯誤,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學生在教師的言行舉止中會受到很多啟發(fā),由此會給他們一定的靈感和力量源泉,從而激發(fā)他們自主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熱情。教師要在自己長期的職業(yè)生涯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己和充實自己,并以自己的職業(yè)精神和人格魅力去教育和影響自己的學生。
總之,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主性對高中物理教學有很大作用,是保證物理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關鍵。由于高中物理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所以,在實際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加強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yǎng)。只有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學生才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物理教學工作才可進展得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周為仲.妙用伏安特性曲線巧解電路計算問題[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10).
[2]浦建軍.物理教學應基于學生的認知建構過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08).
[3]陰建勇.漫談中學物理和數(shù)學:淺談中學物理教學中如何掌握好數(shù)學“度”[J].新課程:教研,2011(10).
[4]韓文娟.巧用數(shù)學小法則解決電學問題[J].中學物理,2010(23).